一种行车吊钩保险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9229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车吊钩保险扣装置,包括一卡箍件,卡箍件套装在吊钩的上方;一保险扣件,保险扣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卡箍件的外边缘,保险扣件包括置于吊钩开口处倾斜设置的U型状挡杆,挡杆的下边缘与吊钩的内侧壁相接触,卡箍件的外边缘处设有一前一后对应设置的两个卡环,卡环的中心轴延伸方向与卡箍件的中心轴延伸方向垂直设置,贯穿两个卡环设有一转动杆,转动杆可绕着卡环内壁转动设置,挡杆的两端与转动杆连接,转动杆的前端设有U型状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嵌入转动杆内设置,连接杆的另一端置于吊钩的外边缘且该端设有配重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避免结构损坏、实现可拆卸的优点。

A Safety Buckle Device for Travelling Crane Hoo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车吊钩保险扣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车吊钩保险扣装置。
技术介绍
:行车是船舶企业车间的必不可少的设备,行车属于起重机械,而吊钩是行车的吊具,常借助于滑轮组等部件悬挂在起重机构的钢丝绳上,主要用于吊装各种货物,比如大型塔筒等。现有的吊钩在吊装时,钢丝绳容易从吊钩上脱落,为避免钢丝绳脱落,现有操作人员在吊钩的开口处设置可转动的挡杆,钢丝绳可迅速落入吊钩内,却无法脱离吊钩,但是这种挡杆很容易受到摩擦损坏甚至折断,而且当挡杆转动失灵时,便影响行车吊钩的正常使用,需要对挡杆进行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避免结构损坏、实现可拆卸的行车吊钩保险扣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行车吊钩保险扣装置,包括一卡箍件,卡箍件套装在吊钩的上方;一保险扣件,保险扣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卡箍件的外边缘,保险扣件包括置于吊钩开口处倾斜设置的U型状挡杆,挡杆的下边缘与吊钩的内侧壁相接触,卡箍件的外边缘处设有一前一后对应设置的两个卡环,卡环的中心轴延伸方向与卡箍件的中心轴延伸方向垂直设置,贯穿两个卡环设有一转动杆,卡环内设有轴承且转动杆可绕着卡环内壁转动设置,挡杆的两端与转动杆连接,转动杆的前端设有U型状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嵌入转动杆内设置,连接杆的另一端置于吊钩的外边缘且该端设有配重杆,该配重杆与吊钩的外边缘相接触设置,配重杆的延伸方向与转动杆的延伸方向一致,挡杆与配重杆以转动杆与卡环之间的铰接点转动。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卡箍件可拆卸地套装在吊钩的上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卡箍件包括一体式折弯成环形结构的卡箍体,卡箍体的两端通过调节组活动连接,卡环置于调节组的外侧边缘。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调节组包括置于卡箍体一端固定连接的连接罩,贯穿连接罩设有一螺杆,螺杆的外表面沿着螺杆的延伸方向设有斜螺纹,同时连接罩为空腔式结构,连接罩置于螺杆的两侧端为敞开式结构且该两侧端均向下设有卡止螺杆两侧斜螺纹的卡板,螺杆的外侧端设有把手,同时卡环置于连接罩的外侧端面,卡箍体的一端与连接罩固定连接,卡箍体的另一端上沿着卡箍体的延伸方向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限位孔,限位孔的倾斜方向与斜螺纹的倾斜方向一致且斜螺纹卡合设置在对应限位孔内。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包括卡箍件以及保险扣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保险扣件可沿着保险扣件的外侧可转动设置,卡箍件套装在吊钩上,避免保险扣件与吊钩连接性接触,防止长期使用对吊钩造成摩擦损坏,保险扣件的挡杆抵在吊钩的开口处,当钢丝绳嵌入吊钩内时,抵在挡杆上可迅速滑落至吊钩内,此时挡杆没有任何受力时,随着配重杆自身的重力抵在吊钩的外侧端面,实现挡杆对钢丝绳的锁止,避免钢丝绳发生脱落。2、卡箍件可拆卸地套装在吊钩的上方,可实现卡箍件的可拆卸,使用灵活方便。3、卡箍体的两端通过调节组活动连接,调节组的设置使卡箍体适应不同大小尺寸的吊钩,根据吊钩的大小可对卡箍体进行直径的调节,通过拧紧把手,使连接罩内的螺杆不断转动,螺杆的斜螺纹可卡合设置在不同的限位孔内,实现卡箍体的直径大小调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行车吊钩保险扣装置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行车吊钩保险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卡箍件、2-吊钩、3-挡杆、4-卡环、5-转动杆、6-连接杆、7-配重杆、8-卡箍体、9-连接罩、10-螺杆、11-斜螺纹、12-卡板、13-把手、14-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种行车吊钩保险扣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一卡箍件1,卡箍件1套装在吊钩2的上方;一保险扣件,保险扣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卡箍件1的外边缘,保险扣件包括置于吊钩2开口处倾斜设置的U型状挡杆3,挡杆3的下边缘与吊钩2的内侧壁相接触,卡箍件1的外边缘处设有一前一后对应设置的两个卡环4,卡环4的中心轴延伸方向与卡箍件1的中心轴延伸方向垂直设置,贯穿两个卡环4设有一转动杆5,卡环4内设有轴承且转动杆5可绕着卡环4内壁转动设置,挡杆3的两端与转动杆5连接,转动杆5的前端设有U型状连接杆6,连接杆6的一端嵌入转动杆5内设置,连接杆6的另一端置于吊钩2的外边缘且该端设有配重杆7,该配重杆7与吊钩2的外边缘相接触设置,配重杆7的延伸方向与转动杆5的延伸方向一致,挡杆3与配重杆7以转动杆5与卡环4之间的铰接点转动。优选的,卡箍件1可拆卸地套装在吊钩2的上方,可实现卡箍件的可拆卸,使用灵活方便。卡箍件1包括一体式折弯成环形结构的卡箍体8,卡箍体8的两端通过调节组活动连接,卡环4置于调节组的外侧边缘。调节组包括置于卡箍体8一端固定连接的连接罩9,贯穿连接罩9设有一螺杆10,螺杆10的外表面沿着螺杆10的延伸方向设有斜螺纹11,同时连接罩9为空腔式结构,连接罩9置于螺杆10的两侧端为敞开式结构且该两侧端均向下设有卡止螺杆10两侧斜螺纹11的卡板12,螺杆10的外侧端设有把手13,同时卡环4置于连接罩9的外侧端面,卡箍体8的一端与连接罩9固定连接,卡箍体8的另一端上沿着卡箍体8的延伸方向设有多个倾斜设置的限位孔14,限位孔14的倾斜方向与斜螺纹11的倾斜方向一致且斜螺纹11卡合设置在对应限位孔14内。调节组的设置使卡箍体1适应不同大小尺寸的吊钩2,根据吊钩2的大小可对卡箍体1进行直径的调节,通过拧紧把手13,使连接罩9内的螺杆10不断转动,螺杆10的斜螺纹11可卡合设置在不同的限位孔14内,实现卡箍体1的直径大小调节。本技术包括卡箍件1以及保险扣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保险扣件可沿着保险扣件的外侧可转动设置,卡箍件1套装在吊钩2上,避免保险扣件与吊钩2连接性接触,防止长期使用对吊钩2造成摩擦损坏,保险扣件的挡杆3抵在吊钩2的开口处,当钢丝绳嵌入吊钩2内时,抵在挡杆3上可迅速滑落至吊钩2内,此时挡杆3没有任何受力时,随着配重杆7自身的重力抵在吊钩2的外侧端面,实现挡杆3对钢丝绳的锁止,避免钢丝绳发生脱落。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车吊钩保险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卡箍件,所述卡箍件套装在吊钩的上方;一保险扣件,所述保险扣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卡箍件的外边缘,所述保险扣件包括置于吊钩开口处倾斜设置的U型状挡杆,所述挡杆的下边缘与吊钩的内侧壁相接触,所述卡箍件的外边缘处设有一前一后对应设置的两个卡环,所述卡环的中心轴延伸方向与卡箍件的中心轴延伸方向垂直设置,贯穿所述两个卡环设有一转动杆,所述卡环内设有轴承且转动杆可绕着卡环内壁转动设置,所述挡杆的两端与转动杆连接,转动杆的前端设有U型状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嵌入转动杆内设置,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置于吊钩的外边缘且该端设有配重杆,该配重杆与吊钩的外边缘相接触设置,所述配重杆的延伸方向与转动杆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挡杆与配重杆以转动杆与卡环之间的铰接点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车吊钩保险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卡箍件,所述卡箍件套装在吊钩的上方;一保险扣件,所述保险扣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卡箍件的外边缘,所述保险扣件包括置于吊钩开口处倾斜设置的U型状挡杆,所述挡杆的下边缘与吊钩的内侧壁相接触,所述卡箍件的外边缘处设有一前一后对应设置的两个卡环,所述卡环的中心轴延伸方向与卡箍件的中心轴延伸方向垂直设置,贯穿所述两个卡环设有一转动杆,所述卡环内设有轴承且转动杆可绕着卡环内壁转动设置,所述挡杆的两端与转动杆连接,转动杆的前端设有U型状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嵌入转动杆内设置,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置于吊钩的外边缘且该端设有配重杆,该配重杆与吊钩的外边缘相接触设置,所述配重杆的延伸方向与转动杆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挡杆与配重杆以转动杆与卡环之间的铰接点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行车吊钩保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长风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