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救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9100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搜救车,包括车身和车轮,所述车轮设置于所述车身的两侧,所述车身上设有摄像头和照明灯,所述摄像头通过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车身上,所述车身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组件贯穿所述车身的外壳伸入所述车身的内部,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外壳转动配合,所述车身后部的所述车轮通过驱动轴连接,所述驱动轴上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转动组件,当所述驱动轴转动时,所述转动组件驱动所述支撑组件转动,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外壳的连接处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用于使所述支撑组件复位。通过转动组件能改变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再利用扭簧使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复位,重复上述过程即实现了摄像头的拍摄角度的反复调节。

Search and rescu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搜救车
本技术涉及搜救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搜救车。
技术介绍
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的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频发,灾害发生后,救援队需在最短时间内搜救幸存者。目前,搜救车成为搜救幸存者的首选装置,搜救车可进入狭小的空间,在搜救车上安装摄像头,摄像头拍摄的画面上传至服务器终端,操作者即可通过远程控制搜救车的行进方向。此时搜救人员无需进入现场,当发生幸存者时,即可借助搜救车定位幸存者的位置,出动搜救人员准确进行救援。现有的搜救车上安装的摄像头多为固定安装,无法转动,则只有在搜救车行驶的方向改变时摄像头所拍摄的角度才发生改变,若搜救车一直朝一个方向行驶,极有可能忽略位于搜救车一侧的幸存者,导致幸存者无法获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搜救车,该搜救车行驶时,设置于其上的摄像头会反复转动。一种搜救车,包括车身和车轮,所述车轮设置于所述车身的两侧,所述车身上设有摄像头和照明灯,所述摄像头通过所述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车身上,所述车身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组件贯穿所述车身的外壳伸入所述车身的内部,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外壳转动配合,所述车身后部的所述车轮通过驱动轴连接,所述驱动轴上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转动组件,当所述驱动轴转动时,所述转动组件驱动所述支撑组件转动,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外壳的连接处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用于使所述支撑组件复位。根据本技术提出的搜救车,通过转动组件能改变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再利用扭簧使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复位,重复上述过程即实现了摄像头的拍摄角度的反复调节。另外,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搜救车,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设有转动槽,所述支撑组件通过凸块伸入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凸块与所述转动槽滑动配合,转动槽为弧形结构,便于配合支撑组件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凸块和所述转动槽的数量均为两个,并以所述支撑组件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则凸块和转动槽能形成横向的定位结构,使得凸块和转动槽之间只能发生相对滑动,支撑组件和外壳之间只能发生相对转动。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板和所述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和所述第二转动板分别位于所述凸块下方,所述第一转动板和所述第二转动板均用于推动所述凸块,且所述第一转动板和所述第二转动板为点对称设置,可以理解为,当第一转动板位于驱动轴的上部时,第二转动板位于驱动轴的下部,则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能分别交替推动凸块,且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所推动的凸块分别位于支撑组件的两侧,会使支撑组件沿不同的方向转动,实现摄像头的不同方向的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和安装座,所述凸块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支撑杆贯穿所述安装座设置,所述扭簧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支撑杆能防止摄像头拍到车身,能更多地拍摄到地面或幸存者。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为可伸缩结构,可调节摄像头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车身的前端设有缓冲块,降低车身前方产生的碰撞力,延长车身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照明灯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并位于所述摄像头前方,使摄像头所拍摄的画面的阴影量减少。进一步地,所述车轮表面设有防滑纹理,增强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车轮打滑。进一步地,所述车轮远离所述车身的一侧为圆锥台结构,使车轮能适用于多种凹凸不平的地面,同时还能使该搜救车利用倾斜状态依靠墙面行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动组件能改变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再利用扭簧使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复位,重复上述过程即实现了摄像头的拍摄角度的反复调节;利用凸块、第一转动板和第二转动板实现了摄像头拍摄角度的反复调节。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搜救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支撑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转动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身,11-外壳,12-转动槽,13-驱动轴,131-第一转动板,132-第二转动板,2-车轮,3-支撑组件,31-支撑杆,311-扭簧,32-安装座,321-凸块,4-摄像头,5-照明灯,6-缓冲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搜救车,包括车身1和车轮2。所述车轮2设置于所述车身1的两侧,所述车身1上设有摄像头4和照明灯5,所述摄像头4通过所述支撑组件3设置于所述车身1上,所述车身1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组件3贯穿所述车身1的外壳11伸入所述车身1的内部,所述支撑组件3与所述外壳11转动配合,所述车身1后部的所述车轮2通过驱动轴13连接,所述驱动轴13上位于所述外壳11的内部设有转动组件,当所述驱动轴13转动时,所述转动组件驱动所述支撑组件3转动,所述支撑组件3与所述外壳11的连接处设有扭簧311,所述扭簧311用于使所述支撑组件3复位。在本实施例中,转动组件分为第一转动板131和第二转动板132。本技术的优势在于,通过转动组件能改变摄像头4的拍摄角度,再利用扭簧311使摄像头4的拍摄角度复位,重复上述过程即实现了摄像头4的拍摄角度的反复调节。具体的,所述外壳11上设有转动槽12,所述支撑组件3通过凸块321伸入所述外壳11内部,所述凸块321与所述转动槽12滑动配合,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槽12为弧形结构,便于配合支撑组件3的转动。作为优选的,所述凸块321和所述转动槽12的数量均为两个,并以所述支撑组件3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则凸块321和转动槽12能形成横向的定位结构,使得凸块321和转动槽12之间只能发生相对滑动,支撑组件3和外壳11之间只能发生相对转动。应当指出的是,所述第一转动板131和所述第二转动板132分别位于所述凸块321下方,所述第一转动板131和所述第二转动板132均用于推动所述凸块321,且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搜救车,包括车身和车轮,所述车轮设置于所述车身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上设有摄像头和照明灯,所述摄像头通过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车身上,所述车身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组件贯穿所述车身的外壳伸入所述车身的内部,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外壳转动配合,所述车身后部的所述车轮通过驱动轴连接,所述驱动轴上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转动组件,当所述驱动轴转动时,所述转动组件驱动所述支撑组件转动,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外壳的连接处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用于使所述支撑组件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搜救车,包括车身和车轮,所述车轮设置于所述车身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上设有摄像头和照明灯,所述摄像头通过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车身上,所述车身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组件贯穿所述车身的外壳伸入所述车身的内部,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外壳转动配合,所述车身后部的所述车轮通过驱动轴连接,所述驱动轴上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转动组件,当所述驱动轴转动时,所述转动组件驱动所述支撑组件转动,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外壳的连接处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用于使所述支撑组件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搜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转动槽,所述支撑组件通过凸块伸入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凸块与所述转动槽滑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搜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和所述转动槽的数量为两个,并以所述支撑组件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搜救车,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洪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