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学爱专利>正文

立体平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7780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底座1上设置低支耳和高支耳。在低支耳上通过销轴13与杠杆2绞接,杠杆2上的一点通过销轴3和推杆5绞接,杠杆2的后端通过销轴4与连杆6绞接。连杆6通过销轴7与平衡力臂8绞接。平衡力臂8通过销轴12与高支耳,推杆5和支柱11绞接。平衡力臂8通过销轴7或销轴8(4)与主力臂9绞接,主力臂9通过销轴10与支柱11绞接。组成一套立体平衡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建筑,交通,能源等领域,在平面上可满足各种悬臂式工程机械及各种类悬臂式的车,船,舰,桥,馆,棚,路等的平衡需要,在旋转体上组合设置可利用重力切割地球引力,为重力转变为动力创造必要的技术条件。为发电机和各种机动设施以及各种飞行器等提供原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交通,建筑,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平衡装置。其实质是一种立体平衡方法。二.背景内容已有的重力自平衡装置,虽然将共同力矩分割为垂直和平行两部分,实现了重力的自平衡,但还不完善,底座的接地面仍然比较大,只能适用于固定工作状况,不能适应变工况的需要,因而使其适用性和稳定性受到制约,使安全性受到一定影响。 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一个二力回转力系结构分解,整合,转化,将一个二力回转力系嫁接在一个设置在双耳底座上的连杆机构上,使三角力系转变为四边形力系。通过由结构的改变,将传统的平面平衡提升为立体平衡,由单纯的平行力矩比拓展为平行与垂直力矩并存,扩大了平衡力矩和力矩比的调节空间,实现以重量平衡转变为重力平衡,达到质的变化。不再依赖增加配重或者扩大接地面来解决平衡力矩的不足。将不封闭的存在有倾覆力矩的开放式力矩转变为复合全封闭式循环力矩链,将具有倾覆作用的回转力,转化为一个正压力。使其变重力为压力,变起升力为平行推力,使由力矩产生的分力转变为内力,使有害力矩转化为有利的正压力或者有利力矩,消除了有害的倾覆力矩。使承载体不再承受有害力矩的作用,不仅可以将重力转变为压力,重力转变为推力,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将切向力转变为法向力,或者将法向力转变为切向力,不仅可以实现重力和离心力的自平衡。同时又可以根据不同需要,采取不同设置和组合满足往复运动以及旋转体的平衡或者连续不平衡要求。扩大了适用性,提高了稳定性和安全性。为提高悬臂式结构的承载能力,提高车辆和船舶等类悬臂式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技术保证。也为各种旋转运动体以及往复运动体的平衡与连续不平衡提供了技术支持,达到省力,助力,节能,降耗的效果和目的。更为重要的是提供了利用重力切割地球引力的技术条件,为重力能的开发和利用创造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使重力转变为动力成为可能。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底座1上设置一组低支耳和一组高支耳。在低支耳上通过销轴13与杠杆2的前端绞接,杠杆2上的一点通过销轴3和推杆5的下端绞接,杠杆2的后端通过销轴4与连杆6的下端绞接。连杆6的上端通过销轴7与平衡力臂8(1)的后端绞接.平衡力臂8(1)的前端通过销轴12与高支耳的顶端,推杆5的上端和支柱11的下端绞接。主力臂9的后端通过销轴7与平衡力臂8(1)的后端或者销轴8(4)与平衡力臂8(2),8(3)的上端绞接,主力臂9上的一点通过销轴10与支柱11的上端绞接。在主力臂9上可以根据需要再通过销轴10,销轴9(2),销轴9(4)设置动力臂9(1)和支柱9(3),组成一套立体平衡装置。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将平面平衡转变为立体平衡,由重量平衡转变为重力平衡,在特定状态下可以使重力进行相对位移,而满足多种平衡要求,解决现有技术无法解决的平衡与不平衡的需求。2可以根据需要在一定范围内人为的确定各种设备的重心位置,使重心稳定,提高各种设备的安全性,适用性,稳定性。3可以使各种设备的承压面积集中在比较小的范围内,使承载体可以尽量缩小,为各种设备小载体大载量的设置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其灵活性,适用性,经济性,提供了技术保障。减少了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利润率和竟争力。可以消除各种有害力矩,将有害力矩转变为正压力或者有利力矩,将切向力转变为法向力,从而达到省力,助力,节能,降耗的效果,4利用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根据需要使静态的旋转体所具有的法向力转变为切向力,将重力作用转变为力偶角加速度,为利用重力切割地球引力创造了必要的技术条件,实现重力的能量转换,变静力为动力。满足各种旋转运动体的动力需求。为人类提供最丰富,最经济,最洁净,最安全的新的能源来源创造了必要的技术支持。本专利技术适用范围广泛,涉及机械,建筑,交通,能源等多行业多领域中各类悬臂式,类悬臂式结构,也涉及各种旋转体的平衡与连续不平衡要求,涉及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可单独应用,也可根据需要采用多种方式组合应用。真正从根本上解决了多种平衡需要。在以工作平台为基础的重力自平衡如汽车吊,火车吊,船吊等。只需将原机座作适当改造后加装平衡力臂8,杠杆2,连杆6,推杆5和支柱11,主力臂9。再将原动力臂和伸缩支柱装于主力臂9上即可。其最显著的优点在于A 除船吊受排水量限制外其承栽体的自重不再作为设计的主要凭据,无须再增加任何配重。B 不再受起升角度的限制,理论上在实用范围的角度内都具备无限平衡能力。C 无须扩大接地面积。同时可根据挖掘机,装载机,铺轨机,架桥机,等各式工程机械的具体应用条件,将主力臂和支柱的连接配合作适当改变,就可以得到广泛应用。可应用于各种车辆上,如汽车,火车,挂车等车辆上代替悬挂装置,可防止因离心力或偏重所产生的倾覆危害,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只要利用本方法将底座成组对置于车轴两边,代替现有的悬挂装置,作适当连接,就可将一侧产生的偏重力,转化为对另一侧车轴的压力,起到平衡作用。可应用于舰船,舟桥及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等上。使其重心稳定,改变其不可偏载的特性。只要将底座根据需要置于船仓的上部,中部或下部,将该装置的重心位置对正中心线左右对置排列,在主力臂上铺设甲板即可实现小船体大甲板,或长甲板。可提高其抗风浪能力,提高安全性。以小线面船作基础更好。尤其适用于航母,滚装船与游船的建造。可应用于电动机,抽油机,抽水机,球磨机等各种卧式旋转体以及各种往复运动体上消除一切有害力矩,将切向力转变为法向力,同时可应用于发电机等各种需要动力带动的卧式旋转体上,将法向力转变为切向力,进而达到省力,助力,节能,降耗的巨大效果。可应用于各种桥梁,道路,大跨度长悬臂式场,馆,棚等建筑,也可用于各种坑道的单侧支护。既可以多件单向排列,也可以对置排列,还可以背置排列加置顶面层应用,可应用于各种高层建筑施工以及逃生使用的简易吊架,只需将该装置配以吊蓝或者悬梯即可。同时在国防建设上也具有广泛的用途,如在导弹发射架,坦克炮架,舰载炮架上运用,均可取得意想不到的平衡效果。得以提高其战术性能。尤其是在歼击机炮架上运用,可以改变其不宜向上开炮攻击的盲点,达到可以全方位攻击的战术性能。在以旋转轴为工作基础的平衡与连续不平衡如发电机,电动机,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火车,以及各种飞行器。球磨机等旋转运动体。在旋转轴上只要将该平衡装置底座的重心设置在轴上,并且使其处于自平衡状态,并根据需要依次均布2套或者2套以上,既可单组排列,也可多组串联,将旋转体与主力臂前端连接,就可以实现旋转体的自平衡,达到省力的效果。而在旋转体上只要将以该平衡装置底座的前端设置在轴上,并且使其处于重心后移状态,并根据需要依次均布2套或者2套以上,既可单组排列,也可多组串联,将旋转体与主力臂连接就可以消除因重力产生的有害力矩而实现旋转体的连续不平衡而产生力偶角加速度。实现利用重力切割地球引力,将重力转变为动力,达到助力,节能,降耗的目的。以上仅是典型择例,可运用之处不胜枚举。一些不可能办到的事情应用该方法将变为可能。四 附图说明图1,为立体平衡装置示意图。图2,为立体平衡装置受力原理分析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具体实施方法是(图1)在底座1上设置一组低支耳和一组高支耳。在低支耳上通过销轴13与杠杆2的前端绞接,杠杆2上的一点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在底座1上设置一组低支耳和一组高支耳。在低支耳上通过销轴13与杠杆2的前端绞接,杠杆2上的一点通过销轴3和推杆5的下端绞接,杠杆2的后端通过销轴4与连杆6的下端绞接。连杆6的上端通过销轴7与平衡力臂8(1)的后端绞接,平衡力臂8(1)的前端通过销轴12与高支耳的顶端,推杆5的上端和支柱11的下端绞接。主力臂9的后端通过销轴7与平衡力臂8(1)的后端或者销轴8(4)与平衡力臂8(2),8(3)的上端绞接,主力臂9上的一点通过销轴10与支柱11的上端绞接。在主力臂9上可以根据需要再通过销轴10,销轴9(2),销轴9(4)设置动力臂9(1)和支柱9(3),组成一套立体平衡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爱
申请(专利权)人:张学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