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阻尼器及旋转阻尼器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7641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减少制造成本的旋转阻尼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旋转阻尼器具有隔壁部(3)和翼(4);隔壁部(3)分隔在转子(2)与收容该转子(2)的箱体(1)之间形成的空间,形成了充填流体的流体室;翼(4)设在上述流体室内;其中,箱体(1)和隔壁部(3)是用冲压加工一体成形的。因此,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与已往那样用锌压铸等的铸造方法成形时相比,可以减轻产品重量,大幅度减少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隔壁部和翼的旋转阻尼器及该旋转阻尼器的制造 方法,上述隔壁部分隔转子与收容该转子的箱体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并 形成充填流体用的流体室,上述翼设在上述流体室内。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中,例如在日本特开2002-81482号公报(专利文献l)中, 揭示了具有隔壁部和翼的旋转阻尼器,上述隔壁部分隔转子与收容该 转子的箱体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形成了充填流体的流体室,上述翼设在上述流体室内。这种旋转阻尼器,当翼在流体室内摆动时,流体被挤压,在被挤 压的流体通过翼与箱体之间的微小间隙等移动时产生阻力,该阻力可 以使得控制对象物的旋转动作减緩。但是,现有的旋转阻尼器,虽然隔壁部是与箱体一体成形的,但 是其成形方法一般是采用锌压铸等的铸造方法,所以存在制造成本高 的问题,并且也具有成形品的重量重的缺点。另外,设置旋转阻尼器时采用的法兰部的形状、尺寸,要与设置 对象物对应地进行设计,由于该法兰部是设在箱体上,所以,每次设 计变更时,都必须要制作包含法兰部的整个箱体的金属模。另外,在通过对锌压铸成形的箱体开口部的边缘进行凿密而将塞 子接合的旋转阻尼器中,由于内压的原因,在凿密部分容易产生蠕变 变形。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8148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减轻产品的重量、减 少制造成本,能用低成本对设置用的法兰部的形状、尺寸进行设计变 更,并且,提高塞子对箱体的接合强度,防止特性降低或破损。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方案l记载的旋转阻尼器,具有隔壁部、翼和塞子;上述隔壁部将在转子与收容该转子的箱体之间形成的空间 分隔开,形成充填流体的流体室;上述翼设在上述流体室内;上述塞 子通过对上述箱体的开口部边缘进行凿密而接合在所述箱体上,用来 闭塞上述箱体的开口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塞子上设有设置用的法 兰部和台阶部,借助上述台阶部,对上述箱体的开口部边缘进行凿密的辊子的一部分可沿该箱体的外周缘旋回行走。技术方案2记载的旋转阻尼器的制造方法,该旋转阻尼器具有隔壁部、翼和塞子;上述隔壁部将在转子与收容该转子的箱体之间形成的空间分隔开,形成充填流体的流体室;上述翼设在上述流体室内;该塞子具有设置用的法兰部,用来闭塞上述箱体的开口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塞子上设有台阶部,借助上述台阶部,对上述箱体的开口部边缘进行凿密的辊子的一部分可沿该箱体的外周缘旋回行走;上述 辊子具有在该辊子的外周与上述箱体的开口部的边缘抵接而推压该边缘的弯曲部分,和在所述部分的外方突出,并在进行凿密时沿上述箱体的外周缘旋回行走的部分;包含通过对上述箱体的开口部边缘进行凿密而将上述塞子接合在上述箱体上的工序。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闭塞上述箱体开口部的塞子具有设置用的法兰 部,所以,即使在法兰部的形状、尺寸的设计变更时,也不必制作箱 体成形时用的金属模,只要准备塞子成形构成比箱体简单的成形金属 模即可,所以,能用低成本容易地进行法兰部的形状、尺寸的设计变 更。另外,由于在塞子上设有台阶部,对箱体的开口部边缘进行凿密 的辊子的一部分,借助该台阶部可沿箱体的外周缘旋回行走,所以, 可以使被辊子压弯了的箱体开口部边缘更加紧密接合在塞子上,更加提高塞子对箱体的接合强度。附图说明图l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的平面图。图2是图1中的A-A线断面图。 图3是图1中的B-B线断面图。 图4是图3中的C-C线断面图。 图5是箱体的平面图。 图6是图5中的D-D线断面图。 图7是图5中的E-E线断面图。图8是说明用冲压加工的方式成形箱体时的第一工序的图,(a)是 平面图,(b)是(a)中的F-F线断面图。图9是说明用冲压加工的方式成形箱体时的第二工序的图,(a)是 平面图,(b)是(a)中的G-G线断面图。图10是说明用沖压加工的方式成形箱体时的第三工序的图,(a) 是平面图,(b)是(a)中的H-H线断面图。图11是说明用沖压加工的方式成形箱体时的第四工序的图,(a) 是平面图,(b)是(a)中的I-I线断面图。图12是说明用冲压加工的方式成形箱体时的最后工序的图,(a) 是平面图,(b)是(a)中的J-J线断面图。图13是塞子的平面图。图14是图13中的K-K线断面图。图15是说明将塞子安装到箱体上的方法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但是本 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该实施例。 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旋转阻尼器具有箱体l、转子2、 隔壁部3、翼4和塞子5。如图2所示,箱体1具有形成该箱体1外周面的大致圆形断面的 外壁la、闭塞该箱体1的一个端部的底壁lc、和直径小于外壁la的 大致圆形断面的内壁lb。该内壁lb的作用是支承后述的转子2。另 外,具有这样的优点通过设置内壁lb,可以形成防止流体漏出的密 封部件的配设空间。图2中,标记6a、 6b是作为密封部件的O形环。如图3所示,转子2具有外径稍小于箱体1的外壁la的内径的大 直径部2a、外径小于大直径部2a的小直径部2b、和沿轴心贯通的大 致四方形断面的孔部2c。以箱体1的内壁lb插入到形成在小直径部 2b端面上的槽内的状态,该转子2可旋转地收容在箱体1内。如图4至图6所示,隔壁部3与箱体1一体地成形,隔壁部3从 箱体l的外壁la的内周面朝轴心突出,其成形方法,在本实施例中是 釆用沖压加工。即, 一体地成形了隔壁部的箱体1,是用沖压机械将 钢板作为原材料加工成的。这样,与用锌压铸等的铸造方法成形的箱 体相比,可显著减轻产品的重量,而且可大幅度减少制造成本。作为 该制造方法例如可通过以下的工序进行制造。首先,在第一工序,如图8所示,由钢板成形箱体1的外壁la 和底壁lc,同时,将形成箱体l的内壁lb的部分从底壁lc上稍稍隆 起地成形。接着,在笫二工序,如图9所示,将形成箱体l的内壁lb 的部分从底壁lc完全隆起,再沖切该隆起部分的上部,成形为内壁 lb。接着,在第三工序,如图IO所示,将形成隔壁部3的部分从箱体 1的外壁la的内周面稍稍突出地成形。接着,在第四工序,如图11 所示,使形成隔壁部3的部分从箱体1的外壁la的内周面完全突出, 成形为隔壁部3。然后,在最后工序,如图12所示,把箱体l的内壁 lb的端部及箱体1的开口部形成的外壁la的端部上所存在的不要的 部分除去,这样,完成了一体地形成有隔壁部3的箱体1。另外,完 成后的箱体l的开口部边缘ld,如后所述那样地被凿密,这样,可把 后述的塞子5牢固地接合在箱体1上,形成为预定的形状。如上所述,与箱体1 一体成形的隔壁部3,如图4所示,其前端 部与转子2的小直径部2b的外周面滑接地成形,由该隔壁部3将在转 子2与箱体1之间形成的空间隔开,在箱体l内形成充填硅油等流体 的;充体室。翼4与转子2 —体成形,翼4从转子2的小直径部2b的外周面朝 箱体l的内周面突出。该翼4配设在流体室内,其前端面与箱体l的 内周面滑接,这样,流体室内被分隔成2个室(下面分别称为"第一室" "第二室")7a、 7b。流体通过在翼4与箱体1之间形成的间隙等,在 第一室7a和第二室7b之间流动。把转子2和翼4配设在箱体1内,并且充填了流体后,用塞子5 将箱体l的开口部闭塞。如图1、图3、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阻尼器,具有隔壁部、翼和塞子;上述隔壁部将在转子与收容该转子的箱体之间形成的空间分隔开,形成充填流体的流体室;上述翼设在上述流体室内;上述塞子通过对上述箱体的开口部边缘进行凿密而接合在所述箱体上,用来闭塞上述箱体的开口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塞子上设有设置用的法兰部和台阶部,借助上述台阶部,对上述箱体的开口部边缘进行凿密的辊子的一部分可沿该箱体的外周缘旋回行走。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菅野秀则志村良太板垣正典长岛良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索密克石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