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湘冀专利>正文

一种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72702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5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包括壳体、转轴、叶片,叶片与转轴连接,叶片设有驱动机构,当转轴朝向形成阻尼的方向转动时,阻尼油对驱动机构形成驱动力,叶片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向外延伸扩张,叶片的外侧紧贴壳体的内壁。当叶片的外侧与端面出现磨损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修复因磨损造成过油间隙过大而造成阻尼衰减的问题,能够延长阻尼器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叶片与连接脊对应地均为螺旋状结构,在形成阻尼时,阻尼油对螺旋状的叶片产生向下的拉力,叶片带动转轴向下紧抵壳体的底面,产生自锁力,进一步减少阻尼油从转轴与壳体的底面间流过,影响阻尼效果,使阻尼效果更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包括壳体、转轴、叶片,叶片与转轴连接,叶片设有驱动机构,当转轴朝向形成阻尼的方向转动时,阻尼油对驱动机构形成驱动力,叶片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向外延伸扩张,叶片的外侧紧贴壳体的内壁。当叶片的外侧与端面出现磨损时,本技术能够自修复因磨损造成过油间隙过大而造成阻尼衰减的问题,能够延长阻尼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叶片与连接脊对应地均为螺旋状结构,在形成阻尼时,阻尼油对螺旋状的叶片产生向下的拉力,叶片带动转轴向下紧抵壳体的底面,产生自锁力,进一步减少阻尼油从转轴与壳体的底面间流过,影响阻尼效果,使阻尼效果更稳定。【专利说明】一种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旋转阻尼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旋转阻尼器使用到一定次数时,随着零件的磨损,过油间隙会变大,慢落时间会变短。中国技术专利申请201220364330.5公开了一种阻尼器,包括单端开口的外壳、旋转轴,旋转轴的底部成型有通过外壳的开口插入外壳内的轴芯,轴芯与外壳转动连接,外壳的内壁凸起成型有一对骨位,轴芯凸起成型有一对叶片,轴芯的一对叶片分别扣接有一扣件,扣件位于外壳的一对骨位之间,扣件的外侧可滑动地抵住外壳的内壁,使外壳的骨位、轴芯的叶片与扣件之间构成用于容置阻尼油的容置区,扣件与轴芯的叶片组成单向过油阀;外壳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组件。上述技术中,扣件的外侧与下端面与外壳的内壁紧贴,才能形成阻尼。而随着使用时长的积累,扣件的外侧与下端面必须会出现磨损,造成过油间隙变大,过油速度自然会加快,造成阻尼效果的减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磨损造成阻尼效果衰减,并且延长寿命的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种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包括壳体、转轴、叶片,叶片与转轴连接,叶片设有驱动机构,当转轴朝向形成阻尼的方向转动时,阻尼油对驱动机构形成驱动力,叶片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向外延伸扩张,叶片的外侧紧贴壳体的内壁。作为优选,驱动机构为叶片表面向上突起的挡板,挡板推动阻尼油,形成带动叶片发生弹性形变的作用力。作为优选,挡板沿叶片的外侧边沿、下边沿、上边沿中的一处或几处突起设于叶片的表面。作为优选,叶片绕转轴形成在轴向方向呈倾斜的螺旋状。作为优选,当转轴朝向形成阻尼的方向转动时,阻尼油对螺旋状的叶片产生向下的拉力,叶片带动转轴向下紧抵壳体的底面。作为优选,转轴的外侧设置有与叶片适配的螺旋状连接脊,连接脊与叶片同步联动。作为优选,叶片内侧沿长度方向设有过油槽,通过过油槽与转轴上的连接脊进行定位,连接脊设有泄油口,叶片上设有用于封盖泄油口的封油板,叶片与转轴配合形成单向阻尼机构,转轴朝向形成阻尼的方向转动,封油板受阻尼油的压力而封盖住泄油口,形成阻尼;转轴背向封油板的方向转动,封油板脱离泄油口。作为优选,封油板的一边与叶片连接,其余边开放。作为优选,叶片上与封油板相对的一侧表面开设有通油口,阻尼油依次经泄油口、过油槽、通油口流至叶片的另一侧。作为优选,壳体的内壁向内延伸出至少一个凸起的限位筋,限位筋的末端与转轴紧密配合;转轴的外壁沿转动方向向下开设有过油通道,当转动转轴,限位筋的末端运动至过油通道时,阻尼油从过油通道流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所述的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利用与阻尼油形成的阻力,形成作用力,使得阻尼器的叶片发生弹性形变,保持叶片的外面与端面保持紧贴于壳体的内壁。当叶片的外侧与端面出现磨损时,本技术在形成阻尼的过程,驱动机构与阻尼油间形成阻力,阻尼油产生对驱动机构的作用力,驱使叶片发生弹性形变,向外延伸,保持叶片与壳体的内壁尽量紧贴。本技术能够自修复因磨损造成过油间隙过大而造成阻尼衰减的问题,能够延长阻尼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叶片与连接脊对应地均为螺旋状结构,在形成阻尼时,阻尼油对螺旋状的叶片产生向下的拉力,叶片带动转轴向下紧抵壳体的底面,产生自锁力,进一步减少阻尼油从转轴与壳体的底面间流过,影响阻尼效果,使阻尼效果更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壳体未示出);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4是叶片的结构不意图;图5是叶片的侧视图;图6是叶片的立体图;图7是转轴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中,马桶盖板关闭时阻尼器的状态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中,马桶盖板打开过程中,阻尼器的剖视示意图一;图10是实施例中,马桶盖板打开过程中,阻尼器的剖视示意图二;图11是实施例中,马桶盖板打开时阻尼器的状态示意图;图12是实施例中,马桶盖板关闭过程中,阻尼器的剖视示意图一;图13是实施例中,马桶盖板关闭过程中,阻尼器的剖视示意图二;图中:10是壳体,11是了限位筋,12是卡孔,20是转轴,21是连接脊,22是泄油口,23是过油通道,24是卡台,30是叶片,31是过油槽,32是封油板,33是挡板,34是通油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旋转阻尼器存在的阻尼衰减,影响使用寿命的不足,提供一种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往阻尼方向运动到一定角度时,产生自锁力,补偿因零件磨损产生的间隙变大问题,慢落时间会更加稳定。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阻尼器包括壳体10、转轴20、叶片30,叶片30与转轴20连接,叶片30设有驱动机构,当转轴20朝向形成阻尼的方向转动时,阻尼油对驱动机构形成驱动力,叶片30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作用下,叶片30的外侧尽量紧贴壳体10的内壁,使叶片30与壳体10之间的缝隙足够小,阻尼油从缝隙缓慢流过。阻尼油对驱动机构的驱动力来自阻尼油对驱动机构产生的阻力,当驱动机构克服阻尼油的阻力进行运动时,阻尼油对驱动机构产生相对的作用力,根据驱动机构的受力面,作用力产生不同方向的分量,进而使叶片30朝作用力的分量的方向形成运动趋势或形变趋势,使叶片30的外侧保持与壳体10的内壁紧贴。本实施例中,叶片30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向外延伸扩张,通过叶片30的形变保持与壳体10的内壁紧贴。叶片30由具备一定弹性形变性能的材质制成,如塑料、橡胶等,在驱动机构受到来自阻尼油的反作用力时,能够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形变。驱动机构用于与阻尼油相互作用,产生作用力,因此,驱动机构需要有承担朝向叶片30外侧的阻力的结构。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为叶片30表面向上突起的挡板33,挡板33推动阻尼油,形成带动叶片30发生弹性形变的作用力。本实施例中,挡板33为设于叶片30周边的一圈薄边,受到阻尼油压力时,会产生向外撑开的力,由于叶片30具有弹性形变,迫使叶片30的边缘紧贴壳体10的内壁,补偿叶片30与壳体10在不断运动中产生的磨损而造成的阻尼衰减。为了使作用力的力矩尽可能大,产生较大的作用,保证叶片30发生足够的弹性形变,挡板33沿叶片30的外侧边沿突起设于叶片30的表面,即挡板33在叶片30的最外边沿,使作用力的力矩最大化。由于叶片30的下端面也与壳体10的底面紧贴,如果阻尼器盖设有不跟随转轴20发生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衰减自修复的旋转阻尼器,包括壳体、转轴、叶片,叶片与转轴连接,其特征在于,叶片设有驱动机构,当转轴朝向形成阻尼的方向转动时,阻尼油对驱动机构形成驱动力,叶片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向外延伸扩张,叶片的外侧紧贴壳体的内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湘冀陈文城
申请(专利权)人:王湘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