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阻尼器及控制台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8467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利用由粘性体产生的粘性阻力和由粘性流体产生阻力这两种阻力、有效利用各自的特性,可分别控制能相互独立地做旋转动作的2个控制对象物的单体旋转阻尼器。旋转阻尼器(1A)具备:被隔壁(3)隔开的第1和第2室(4、5);可转动地配设在第1室(4)内的转子(6);填充在转子(6)和与该转子(6)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面之间的很小的间隙中的粘性体(7);填充在第2室(5)内的粘性流体(11);可摆动地配设在填充有粘性流体(11)的第2室(5)内的翼板(12)。(*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阻尼器以及具备该旋转阻尼器的控制台盒(コンソ一ルボツクス)。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作为旋转阻尼器,众所周知的有由填充在转子和与该转子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面之间的很小的间隙中的粘性体的粘性阻力产生制动力的类型(以下简称为“利用粘性阻力的”旋转阻尼器。)、和由被翼板推压的粘性流体的阻力产生制动力的类型(以下简称为“利用粘性流体的阻力的旋转阻尼器”。),一般情况下,任何类型的旋转阻尼器,都是作为各自独立的制品分别进行制造的。另外,由于利用粘性阻力的旋转阻尼器和利用粘性流体的阻力的旋转阻尼器,它们的制动特性不同,所以,通常适合于根据控制对象物的不同而分开使用,虽然有对多个任一种类型的旋转阻尼器进行组合而使用的例子,但没有同时使用两种类型的旋转阻尼器的构想,因此,兼有双方的功能的单体旋转阻尼器并不存在。对利用任一种粘性流体的阻力的多个旋转阻尼器进行组合而使用的现有技术的例子,例如,在日本技术登记公报第251270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便器座以及便器盖的调速装置,该调速装置的结构是并联或串联地配设便器座用的旋转阻尼器和便器盖用的旋转阻尼器。根据该调速装置,由于将用于缓和关闭便器座以及便器盖时产生的冲击的便器座用的旋转阻尼器和便器盖用的旋转阻尼器这两种旋转阻尼器、集中安装在便器的一侧,所以,与将各旋转阻尼器分配在便器的两侧进行配设的场合相比,具有在空间、布置方面有利的优点。但是,像厕所的便器座和便器盖那样,为了控制能相互独立地做旋转动作的多个控制对象物的旋转动作,将各自的旋转阻尼器分别配设在各控制对象物上,这种现有技术的方式,由于需要与控制对象物的数量相同的旋转阻尼器,所以,制造成本提高了。另外,组装多个旋转阻尼器花费劳力和时间。另外,如上述调速装置那样,并联或串联地配设有多个旋转阻尼器的整体尺寸,例如,在使各旋转阻尼器相互紧贴地串联配设的情况下的整体的轴向长度,为各旋转阻尼器的轴向长度的单纯的总计尺寸。因此,由于即使极力地减薄构成各旋转阻尼器的本体外壳的壁厚等也是有限度的,所以,缩短其整体的轴向长度、试图小型化是很困难的。另一方面,作为安装在汽车上的控制台盒,众所周知的是具有由能收容物品的内盖和能闭塞该内盖的开口部的外盖构成的双层盖的结构。在这样的双层盖中,由于与内盖相比,外盖要频繁地开关,所以最好是设置成能用很小的力就能打开,或者即使不用手辅助也能打开。而且,虽然有人想要响应这样的要求,研究了设置对外盖向打开方向的旋转施力的弹簧部件的方案,但仅简单地设置弹簧部件,恐怕会产生外盖迅猛地跳起之类的不相宜的情况。另外,虽然最好是构成为使外盖和内盖在关闭方向的旋转终点都不产生很大的冲击,但由于缓和该冲击的缓冲装置的设置空间有限,所以,作为该缓冲装置,实际情况是,大型的、或设置时会伸出到外侧的装置等很难被采用。另外,在将物品放入内盖时和未放入时,内盖的旋转扭矩当然会有变化,即使由于收容的物品的总重量有变动,内盖的旋转扭矩也会变化。因此,即使为了控制这样的内盖向关闭方向旋转动作而使用旋转阻尼器,现有技术的旋转阻尼器也不能对应负荷的变化来自我调节产生的制动力,由于产生的制动力是一定的,所以,不能使内盖始终以一定的速度旋转动作。即,若内盖的旋转扭矩变大,则旋转阻尼器的制动力相对变小,相反地,若内盖的旋转扭矩变小,则旋转阻尼器的制动力相对变大,因此,会出现不妥的情况,例如,即使在关闭未收容物品的内盖时,能可靠地抑制冲击的发生,但当在该内盖中收容了物品的状态下进行关闭时,也不能可靠地抑制冲击的发生。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中众所周知的有与控制对象物的旋转扭矩的变化相对应、通过从外部进行操作、能调节产生的制动力的旋转阻尼器。但是,这样的旋转阻尼器,由于为了调节产生的制动力而必须从外部进行操作,所以,例如,对于如上述控制台盒的内盖那样、旋转扭矩的变化量不是一定的、且旋转扭矩频繁变化的控制对象物来说,是不适合的,若要应用于这样的控制对象物,则每当随着将物品取出或放入内盖旋转扭矩变化时,要通过预测该旋转扭矩的变化量而从外部进行操作,来调节旋转阻尼器的制动力,这样,除了调节恰当的制动力是很困难的之外,其操作也非常麻烦,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利用由粘性体产生的粘性阻力和由粘性流体产生的阻力这两种阻力、有效利用各自的特性、可分别控制能相互独立地做旋转动作的2个控制对象物的单体的旋转阻尼器以及具备该旋转阻尼器的控制台盒。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这样的旋转阻尼器以及具备该旋转阻尼器的控制台盒中,与现有技术相比,能降低组装工时数或制造成本,另外,便于小型化。即,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以下的旋转阻尼器。(1)一种旋转阻尼器,该旋转阻尼器具备被隔壁隔开的第1和第2室;可转动地配设在上述第1室内的转子;填充在上述转子和与该转子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面之间的很小的间隙中的粘性体;填充在上述第2室内的粘性流体;可摆动地配设在填充有上述粘性流体的第2室内的翼板。(2)上述(1)所记载的旋转阻尼器,具备仅在上述翼板向一个方向摆动的场合使上述粘性流体产生阻力的阀机构。(3)上述(1)或(2)所记载的旋转阻尼器,在上述第1室内设有对上述转子向一个方向的转动施力的弹簧部件。(4)上述(3)所记载的旋转阻尼器,具备与能相互独立地做旋转动作的2个控制对象物中的一方连接、通过该控制对象物做旋转动作而旋转并使上述转子转动的第1旋转轴,与上述2个控制对象物中的另一方连接、通过该控制对象物做旋转动作而旋转并使上述翼板摆动的第2旋转轴;同时,设置成上述第1旋转轴能利用上述弹簧部件的弹性前进或后退。(5)上述(4)所记载的旋转阻尼器,同心地配设上述第1和第2旋转轴。(6)上述(1)至(3)中的任意1项所记载的旋转阻尼器,具备与能相互独立地做旋转动作的2个控制对象物中的一方连接、通过该控制对象物做旋转动作而旋转并使上述转子转动的第1旋转轴,与上述2个控制对象物中的另一方连接、通过该控制对象物做旋转动作而旋转并使上述翼板摆动的第2旋转轴;同时,上述第1旋转轴插通在沿上述第2旋转轴的轴心贯通形成的空心部内。(7)上述(3)至(6)中的任意1项所记载的旋转阻尼器,将上述弹簧部件对上述转子的转动施力的方向、和使上述粘性流体产生阻力的上述翼板的摆动方向,被设定在相反的方向。(8)上述(1)至(7)中的任意1项所记载的旋转阻尼器,沿上述隔壁的外周面形成上述第2室。(9)上述(2)至(8)中的任意1项所记载的旋转阻尼器,其中,上述阀机构构成为,具有上述粘性流体能通过的流体通道;与随着控制对象物的旋转扭矩的变化的负荷的变化相对应地自动调节通过上述流体通道的粘性流体的流量的流量调节阀。(10)上述(9)所记载的旋转阻尼器,其中,上述流量调节阀由板簧构成,同时,设置成在常态下不闭塞上述流体通道。(11)上述(10)所记载的旋转阻尼器,其中,上述流量调节阀被弯曲成使形成承压面的一面突出来。(12)上述(11)所记载的旋转阻尼器,其中,上述流量调节阀被形成为位于两端部之间的中间部的宽度比两端部的宽度小。另外,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控制台盒,该控制台盒是具有能相互独立地做旋转动作的双层盖的控制台盒,具备上述(1)至(12)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阻尼器,其特征是,具备:被隔壁隔开的第1和第2室;可转动地配设在所述第1室内的转子;填充在所述转子和与该转子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面之间的微小间隙中的粘性体;填充在所述第2室内的粘性流体;可摆动地配设在填充有所述粘性流体的第2室内的翼板。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菅野秀则志村良太板垣正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索密克石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