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7638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振器形式的气缸装置,在该气缸装置中,弹簧座安装在气缸内并以第一侧隙与活塞杆进行间隙配合,以在所述气缸的纵向上沿着所述活塞杆移动。所述弹簧座的一个纵向端部包括纵向延伸部分,在所述纵向延伸部分与所述活塞杆之间限定有空间。回跳弹簧安装在所述活塞杆的周围并位于所述气缸内。所述回跳弹簧的一个纵向端部固定于所述弹簧座的另一个纵向端部。弹性部件保持在由所述弹簧座的所述纵向延伸部分所限定的空间内,并以第二侧隙与所述活塞杆进行间隙配合以在所述气缸的纵向上沿着所述活塞杆移动,其中所述第二侧隙小于所述第一侧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缸装置,该气缸装置包括气缸;活塞,其 安装在气缸内以沿着气缸的纵向滑动;活塞杆,其与活塞连接并布置 成延伸穿过气缸的一个纵向端部;以及弹簧,其安装在活塞杆的周围 并位于气缸内。
技术介绍
日本技术No. 6-12848公开了一种减振器,该减振器包括 气缸;活塞,其安装在气缸内并沿着气缸的纵向滑动;活塞杆,其与 活塞连接并布置成延伸穿过气缸的一个纵向端部;以及弹簧,其安装 在活塞杆的周围并位于气缸内。所述弹簧称为回跳弹簧,该弹簧的两 个纵向端部分别压配合到由树脂制成的弹簧座中。这些弹簧座被支撑 以在气缸的纵向上沿着活塞杆移动。称为回跳橡胶的环形弹性部件安 装在每个弹簧座的背面(与回跳弹簧相对)。当应用有减振器的车轮回 弹以使活塞杆沿着压缩回跳弹簧的方向行进时,其中一个弹簧座通过 回跳橡胶与气缸的一端(回跳座和杆导向装置)相接触。这将防止弹簧 座与气缸的端部相碰撞,从而防止由此产生的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日本技术No. 6-12848所公开的减振器,可以减少由弹 簧座与气缸的端部之间的碰撞产生的噪声。然而,如下所述,有可能 会引起由弹簧座与活塞杆之间的碰撞产生的噪声。在所述减振器中, 活塞杆延伸穿过弹簧座的中心孔。弹簧座的内侧圆周表面与活塞杆的 外侧圆周表面以特定的间隙进行间隙配合,从而弹簧座可以在气缸的 纵向上沿着活塞杆移动。当回跳弹簧振动时,弹簧座可能会沿横向移 动并与活塞杆碰撞以致引起噪声。因此,令人期望的是将由这种弹簧座与这种活塞杆之间的接触 而产生的这种噪声减少到最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气缸装置,该气缸装置包括 气缸;活塞,其安装在所述气缸内以沿着所述气缸的纵向滑动;活塞杆,其与所述活塞连接,并布置成延伸穿过所述气缸的一个纵向端部;弹簧座,其安装在所述气缸内并以第一侧隙与活塞杆进行间隙配合, 以在所述气缸的纵向上沿着所述活塞杆移动,所述弹簧座的一个纵向 端部包括纵向延伸部分,在所述纵向延伸部分与所述活塞杆之间限定有空间;弹簧,其安装在所述活塞杆的周围并位于所述气缸内,所述 弹簧的一个纵向端部固定于所述弹簧座的另一个纵向端部;以及弹性 部件,其保持在由所述弹簧座的所述纵向延伸部分所限定的空间内, 并以第二侧隙与所述活塞杆进行间隙配合以在所述气缸的纵向上沿 着所述活塞杆移动,其中所述第二侧隙小于所述第一侧隙。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气缸装置的纵向剖视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气缸装置的局部放大的纵向剖视图;以及图3为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气缸装置上分离出的止动橡胶的 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图1至3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表现为机动车辆 减振器形式的气缸装置。为了便于理解,在下面的说明中使用了多种 诸如左、右、上、下、向右等类似的方向术语。然而,要参照显示有 对应零件或部分的附图来理解这些术语。该减振器是双筒型的。具体 而言,气缸l包括圆柱形的内筒la以及围绕着该内筒la的圆柱形的 外筒lb。气缸1的下端通过托架2安装在诸如转向节或悬架臂等的 非弹簧支撑部分的部件21上。圆柱形的活塞3安装在内筒la的内部 并沿着内筒la的纵向滑动,并将内筒la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上腔室13和下腔室14。圆柱形的活塞杆4的下端与活塞3连接。活塞杆4 延伸穿过上腔室13和气缸1的上端部分(包括杆导向装置9)并延伸 到气缸1的外部。活塞杆4的上端安装在诸如车身车架等的弹簧支撑 部分的部件20上。称为回跳弹簧的圆柱螺旋弹簧5安装在上腔室13内并沿着气缸 l的纵向延伸。回跳弹簧5安装在活塞杆4的周围。活塞杆4沿纵向 延伸穿过回跳弹簧5的内圆柱形空间。在本实施例中,回跳弹簧5 的下端固定在活塞杆4上,并且回跳弹簧5的上端被可移动地支撑。 回跳弹簧5的下端压配合到固定在活塞杆4上的固定弹簧座6中。回 跳弹簧5的上端与自由弹簧座7进行压配合,该自由弹簧座7安装在 气缸1内并被支撑以至少可以在气缸1的纵向上沿着活塞杆4滑动。下面将参照图2详细说明回跳弹簧5的自由上端的结构。自由 弹簧座7为环形并由树脂制成。自由弹簧座7包括基座部分10、插 入部分11和外圆周纵向延伸部分12。基座部分10、插入部分11和 外圆周纵向延伸部分12彼此形成为一体从而形成自由弹簧座7。基 座部分10表现为筒形形式。表现为筒形形式的插入部分11从基座部 分10的下端的内侧圆周向下延伸。表现为筒形形式的外圆周纵向延 伸部分12从基座部分10的上端的外侧圆周向上延伸。插入部分11 插入在回跳弹簧5的内圆柱形空间内,并与回跳弹簧5的内侧面配合, 从而使回跳弹簧5固定在自由弹簧座7上。自由弹簧座7的基座部分10和插入部分11具有共同的内侧圆 周面,该内侧圆周面与活塞杆4的外侧表面4a以第一侧隙(横向间 隙)5A进行间隙配合。在自由弹簧座7的外圆周纵向延伸部分12的 内侧圆周表面与活塞杆4的外侧表面4a之间限定有筒状空间。自由 弹簧座7的外圆周纵向延伸部分12的上纵向端部包括内侧斜切边缘 12a。具体而言,内侧斜切边缘12a是圆形的。因此,所限定的筒状 空间的外径顺着向上的方向而增加。由诸如橡胶等的弹性材料制成的环状弹性部件8 (称为止动橡 胶)被插入自由弹簧座7的外圆周纵向延伸部分12内部所限定的筒 状空间,并与外圆周纵向延伸部分12的内圆周面以预定紧固余量进行压配合,其中止动橡胶8的外侧圆周的直径大于外圆周纵向延伸部 分12的内侧圆周的直径,这两者直径的差值即为该预定紧固余量。止动橡胶8被布置在活塞杆4的外侧表面4a的周围以至少可在气缸 1的纵向上沿着活塞杆4移动。止动橡胶8的内径小于自由弹簧座7 的基座部分10的内径。具体而言,自由弹簧座7的基座部分10与活 塞杆4的外侧表面4a以第一侧隙5A进行间隙配合,而止动橡胶8与 活塞杆4的外侧表面4a以第二侧隙犯进行间隙配合,其中第二侧隙 犯小于第一侧隙SA。例如,第一侧隙5A等于1.8mm,而第二侧隙犯 等于0. 2mm。止动橡胶8在其外侧圆周的纵向中心包括横向凸出部8a。横向 凸出部8a沿着止动橡胶8的外侧圆周沿周向延伸。换句话说,止动 橡胶8的外侧圆周在其上下纵向端部具有斜切边缘。在止动橡胶8 脱离自由弹簧座7的条件下,该止动橡胶8的外侧圆周的横向凸出部 8a的直径略大于外圆周纵向延伸部分12的内侧表面的直径。例如, 横向凸出部8a相对于自由弹簧座7的外圆周纵向延伸部分12的内侧 表面具有0. 1至0. 7mra的紧固余量。止动橡胶8的外侧圆周的上下斜 面的直径小于外圆周纵向延伸部分12的内侧表面的直径,以使该上 下斜面不接触外圆周纵向延伸部分12。因此,止动橡胶8与自由弹 簧座7以如下方式进行压配合即,只有横向凸出部8a与自由弹簧 座7的内侧表面相接触。如图2和图3所示,止动橡胶8在其顶部包括三个纵向凸出部 8b以及在其底部包括三个纵向凸出部8c。图2显示了止动橡胶8沿 着由图3中的线II-II所示平面的纵剖面。各纵向凸出部8b沿周向 布置并均匀间隔隔开,与自由弹簧座7相对。各纵向凸出部8c以相 似方式布置,并面向自由弹簧座7。在止动橡胶8的各纵向凸出部8c 与自由弹簧座7的基座部分10的顶面相接触的条件下,各纵向凸出 部8b位于自由弹簧座7的外圆周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缸装置,包括:气缸;活塞,其安装在所述气缸内以沿着所述气缸的纵向滑动;活塞杆,其与所述活塞连接,并布置成延伸穿过所述气缸的一个纵向端部;弹簧座,其安装在所述气缸内并以第一侧隙与所述活塞杆进行间隙配合,以在所述气缸的纵向上沿着所述活塞杆移动,所述弹簧座的一个纵向端部包括纵向延伸部分,在所述纵向延伸部分与所述活塞杆之间限定有空间;弹簧,其安装在所述活塞杆的周围并位于所述气缸内,所述弹簧的一个纵向端部固定于所述弹簧座的另一个纵向端部;以及弹性部件,其保持在由所述弹簧座的所述纵向延伸部分所限定的空间内,并以第二侧隙与所述活塞杆进行间隙配合以在所述气缸的纵向上沿着所述活塞杆移动,其中所述第二侧隙小于所述第一侧隙。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雅稔山本五月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