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挡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7610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止挡阻尼器,包括有一个缸筒(11)的阻尼体(10),其中,活塞(43)可移动地在缸筒容纳腔(11,1)内导引,在活塞移动时,通过活塞在容纳腔内形成的气压产生一个作用在活塞上的制动力,容纳腔为降低气压有至少一个孔(16),以及活塞有一个膜盒段(44),它取决于在容纳腔内的压力状况与缸筒作用连接。若规定活塞和膜盒段互相连接成一体,则可以显著简化止挡阻尼器的结构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止挡阻尼器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止挡阻尼器,包括有一个缸筒的阻尼体,其中,活塞可 移动地在缸筒容纳腔内导引,在活塞移动时,通过活塞在容纳腔内形成的气 压产生一个作用在活塞上的制动力,容纳腔为降低气压有至少一个孔,以及 活塞有一个膜盒段,它取决于在容纳腔内的压力状况与缸筒作用连接。由DE10313659B3已知这种止挡阻尼器。此止挡阻尼器有一个缸筒,活 塞可直线移动地在其中导引。在这里活塞密封地在釭筒内壁上导引,从而在 缸筒内形成两个压力腔。在正压腔内空气在活塞移入时压缩。与此同时在负压腔内形成小于正压 腔内压力的气压。为了能在这两个压力腔之间进行连续的压力平衡,设置一 些横截面小的溢流通道。空气通过它们从正压腔流入负压腔。为了增大制动力,活塞有一个膜盒 段。膜盒段基于正压腔与负压腔之间形成的压差而膨胀。在这种情况下膜盒 段贴靠在缸筒的内壁上并由此增加活塞摩擦。膜盒段作为套筒用一种软弹性 的材料制成。为了固定膜盒段,活塞设计成两个部分以及将膜盒段夹紧在两 个活塞部分之间。已知的止挡阻尼器有许多零件以及装配比较麻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创造一种本文前言提及类型的止挡阻尼器,它有简单的 结构设计。为达到此目的,将活塞和膜盒段互相连接成一体。活塞和膜盒段的这种 整体结构形式显著降低零件和装配费用。尤其减少密封装置成本,而这样的 密封成本是按先有技术为了使膜盒段相对于活塞密封必须付出的。本专利技术人发现,通常用不同材料制成并使用于完全不同目的的构件,即 膜盒段和活塞,可以组合成一个单元。而且,只要规定将活塞杆整体式成形在活塞上,还可以进一步降低结构 方面的费用。按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能的设计可以规定,为活塞杆配设一个支承体或它有 这样一个支承体;支承体有一个设在阻尼体外部的止挡侧;以及,支承体通过一台阶支承在活塞上。借助该支承体可按具体设计来增强活塞杆。与此同 时通过支承体还可以吸收例如碰撞的门或盖的沖击力并至少部分直接传给 活塞。如果特别有利地规定活塞和膜盒段用软弹性材料制造,则活塞可弹簧弹 性地承受沖击力并因而通过滞后作用消除部分冲击力。活塞和膜盒段的软弹性设计还可以实现与缸筒的一种材料配对,这种材 料配对可以通过高的摩擦系数实现强力阻尼。若活塞杆也用软弹性材料制 造,则由于强度的原因规定活塞杆借助 一个外套增强。一种可以设想的专利技术方案规定,活塞杆在其背对活塞那一侧形成一个软 弹性材料制的緩沖段。沖击力借助该緩冲段可以被吸收并已经部分被阻尼緩 冲。若规定膜盒段有一个圆柱形部分,它与缸筒内壁保持距离;以及,被圆 柱形部分围绕的区域属于缸筒的压力腔,则膜盒段在受压时可以环形地支靠 在缸筒的内壁上并在那里造成均匀和大的制动力。还可以进一步增强膜盒段的功能,只要规定膜盒段的圆柱形部分形成一 个弹簧安装座,弹簧至少部分安装在其中;以及,弹簧逆活塞在缸筒内的插 入运动相对于缸筒支承活塞。为了进一步简化结构,令膜盒段带有一个成形在它上面的密封部分,它 使缸筒的压力腔与负压腔彼此密封。为了进一步提高止挡阻尼器的制动作用可以规定,不仅负压腔而且压力 腔均借助至少一个孔与环境通气连接。这尤其可以采取下述措施实现,即,将这些孔或属于这些孔的节流元件 设计为能获得一种定量的空气流。若规定至少其中一个孔有直径D<0.2mm,优选地〈0.1mm,则例如一种 空气容积流可导致有控制地降低压力并与此同时达到有效阻尼。尤其在直径 <0.lmm时表明应用在家具制造中有良好的节流效果。所述的阻尼尤其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令人满意地达到活塞在面朝空腔 的区域内的横截面与孔的孔横截面之比大于4000/1 。下面借助附图表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中附图说明图1表示止挡阻尼器剖切侧视图2表示图1中局部"A"的详图3表示按另一种设计的止挡阻尼器剖切侧视图; 图4表示图3中局部"A,,的详图;以及 图5表示图3中局部"B"的详图。图1表示一个具有细长阻尼体10的止挡阻尼器。阻尼体10构成缸筒 11。缸筒11围绕容纳腔1U,其中装有可沿直线移动的滑动件40的活塞43。 弹簧导引装置14伸入容纳腔11.1内,它以空心圓柱体的形状整体成形在阻 尼体10的底部13上。在其背对底部13那一侧的区域内,弹簧导引装置14 有一个形式上为钻孔的孔16。此孔16建立容纳腔11.1与被弹簧导引装置围 绕的导气通道15之间的空间连接。在这里直径〈0.1mm,为的是能在容纳腔11.1与导气通道15之间达到一 种定量的空气交换。取代钻孔,也可以实现任何其他的孔截面。若活塞43 在面朝容纳腔11.1的端部区内的一黄截面与孔16的孔4黄截面之比为4000/1, 则达到良好的阻尼效果。导气通道15通入由阻尼体10的圓柱形端段构成的空腔17内。阻尼体 IO设计为压铸件。缸筒11的内壁18考虑到脱模设计有小量的开口锥度,从 而使容纳腔11.1朝与底部13对置的进口区略有扩张。如上面已提及的那样,滑动件40在容纳腔11.1内导引。滑动件40是 整体式结构以及包括活塞杆42、活塞43和膜盒段44。滑动件40同样设计 为压铸件以及用软弹性材料例如用一种热塑性弹性体材料亦即TPE材料制 成。活塞杆42在与膜盒段44相对侧成形在活塞43上。它的横截面为圓柱 形以及从阻尼体10的容纳腔11.1伸出。它在端侧设有一个设计为端盖的緩 冲段41。按另一种设计,也可以取消在活塞43上成形活塞杆42。此时活塞杆单 独由支承体30构成。活塞43与支承体30之间的机械连接在图示的实施结构中是不必要的。 但这两个构件的对中定心是有利的。活塞杆42被支承体30围绕。为此支承 体有一个空心圆柱形安装座,其横截面与活塞杆42的外部截面相配。它由 外套31构成。支承体30的材料有抗弯刚度,从而增强活塞杆42。由图1 可以清楚看出,支承体30借助径向伸展的台阶32支承在活塞43上。此台 阶32可利用来操控活塞43。因此它沿径向伸展为,使它与容纳腔ll.l内壁18构成一个导引装置。取决于台阶32的设计,尤其还可以将活塞43歪斜的 危险降到最低程度。膜盒段44伸入容纳腔11.1内。它设计为有优选地相同 壁厚的空心圆柱体,从而使它绕其圓周有相同的工件特性,尤其有统一的膨 胀特性。但所述的壁也可以设计为球状或为了达到变化的力设计为具有变化 的横截面。例如可以采用一种横截面渐减的横截面。膜盒段44在其开口的 自由端有一个环形的密封部分45,它将密封唇紧密地贴靠在容纳腔11.1内 壁18上。在这里密封部分45设计为,使它沿整个滑动范围起密封作用并基 于其材料弹性补偿容纳腔11.1的开口锥度。由图2的详图可以清楚看出密封部分45准确的结构设计。膜盒段44围 绕其中安装了 一个弹簧50的弹簧安装座46。在这里弹簧安装座46的尺寸确 定为,使它能防止弹簧50歪斜。弹簧50将其一端支承在活塞43上。弹簧的另一端支靠在底部13上。 弹簧50借助同样防止弹簧50歪斜的弹簧导引装置14导引。弹簧安装座46 设计为,在滑动件40插入时,弹簧导引装置14和弹簧50在其中可有它们 的位置并与此同时又不阻碍活塞运动。止挡件20用于在图1所示移出的终端位置下固定滑动件40。它设计成 一个环以及在其外圆周上有环形隆起的制动凸台21。止挡件20有空心圆柱 形通孔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止挡阻尼器,包括有一个缸筒(11)的阻尼体(10),其中,一活塞(43)可移动地在缸筒(11)的一容纳腔(11.1)内导引,在活塞(43)移动时,通过该活塞在容纳腔(11.1)内形成的气压施加一个作用在活塞(43)上的制动力,容纳腔(11.1)为降低气压有至少一个孔(16),以及活塞(43)有一个膜盒段(44),它取决于在容纳腔(11.1)内的压力状况与缸筒(11)作用连接,其特征为:所述活塞(43)和膜盒段(44)互相连接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乌尔里克班特尔于尔根埃施尔
申请(专利权)人:卡尔西蒙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