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717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路板配件领域,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用于对待散热件进行散热,所述待散热件具有相对的两个散热面,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风力装置、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散热面上的两个散热器,两个所述散热器均具有进风侧和出风侧,且两个所述散热器的进风侧处于同一侧,所述风力装置朝向两个所述散热器的所述进风侧或所述出风侧,用于提供从两个所述散热器的所述进风侧流向所述出风侧的风。两个散热装置可以同时对待散热件的两个待散热面进行散热,且两个散热器中的风流同向,可以将待散热件的两个散热面同步进行散热,散热均衡,散热效果好。

A Heat Dissip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路板配件,特别涉及一种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电子设备的高速以及高频化,其电子设备元器件密度越来越高,导致的直接影响是发热量越来越大,模块与模块之间、模块与环境之间的电磁干扰越来越明显。同时电子设备朝着体积更小、集成度更高方向快速发展,这对电子设备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通用散热器只用于一面散热,由于某些模块热源密度较大或是在PCB布局时热量分散不开,往往导致风道下流空气温度比上流温度高出很多,以至于风道下流的器件散热困难,散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待散热件可以两面散热,提生散热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用于对待散热件进行散热,所述待散热件具有相对的两个散热面,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风力装置、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散热面上的两个散热器,两个所述散热器均具有进风侧和出风侧,且两个所述散热器的进风侧处于同一侧,所述风力装置朝向两个所述散热器的所述进风侧或所述出风侧,用于提供从两个所述散热器的所述进风侧流向所述出风侧的风。本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两个散热装置可以同时对待散热件的两个待散热面进行散热,且两个散热器中的风流同向,可以将待散热件的两个散热面同步进行散热,散热均衡,散热效果好。另外,任意一个所述散热器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开设风道;所述壳体与所述待散热件的其中一个散热面贴合;所述散热器还包括:设在所述风道内的多片翅片,所述风道进风的一侧为所述进风侧、所述风道出风的一侧为所述出风侧。壳体与散热面贴合,可以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另外,所述壳体朝向所述待散热件的所述散热面的一侧至少有部分朝所述待散热面凸起,形成与所述待散热件的所述待散热面相抵的凸台。通过凸台与散热面相抵。另外,任意一个所述散热器的所述壳体朝向所述待散热件对应的所述散热面的一侧面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将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散热面上。另外,所述安装部有多个,所述散热面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安装部固定。另外,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包覆所述散热件和两个所述散热器的包覆壳。另外,所述包覆壳包括:设在所述进风侧一侧的第一面板、设在所述出风侧一侧的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中的任一块面板上安装所述风力装置,另一块面板上开设供连接器插入的连接器孔。另外,设有所述连接器孔的面板在朝向所述散热件的一侧开设导电条安装槽,所述导电条安装槽内嵌设有导电条。导电条起到电磁屏蔽作用,还可以对内部的待散热件进行保护,同时防止水汽盐雾进入包覆壳内。另外,安装有所述风力装置的面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风力装置的安装架。另外,所述风力装置为风机或风扇。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是散热装置和待散热件的剖视图;图2是散热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3是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二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散热装置,用于对待散热件进行散热,本实施方式中,待散热件为印制电路板PCB板1,当然,待散热件也可以为其他待散热件,本实施方式中仅以PCB板1为例,不做具体限定。PCB板1具有正面和反面两个待散热面,散热装置可以同时对PCB板1的两个待散热面进行散热。如图1所示,散热装置包括:风力装置、安装在PCB板1两个散热面上的散热器3,本实施方式中,风力装置为风扇2,两个散热器3均具有进风侧31和出风侧32,且两个散热器3的进风侧31相对设置,出风侧32也相对设置,风扇2朝向进风侧31设置,向两个散热器3吹风,提供从进风侧31流向出风侧32的风,通过热量交换对PCB板1的两个面进行散热,散热均衡,散热效果好。如图3所示,散热器3包括:壳体33,壳体33中开设风道、设在风道内的多片翅片34,风道中进风的一侧为进风侧31,出风的一侧为出风侧32,风扇2吹出的风从进风侧31通过多片翅片34流向出风侧32,各翅片34用于引导风的流向。壳体33朝向PCB板1的一侧面上设有安装部331,安装部331用于将散热器3安装在PCB板1上,安装部331呈柱状设置,用于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在PCB板1上,本实施方式中,紧固件为螺栓,当然,紧固件也可以为其他部件,本实施方式中仅以螺栓为例,不做具体限定。两个散热器3通过螺栓和安装部331安装在PCB板1的两个散热面上。值得注意的是,散热器3的壳体33设有安装部331的一侧上还朝向PCB板1凸起332,形成多处凸台,凸台用于与PCB板1相抵,可以提升散热效率,散热器3上设置有在风扇2吹风时,两个散热器3中的风道中有同向的气流流动,凸台与PCB板1的散热面相抵,气流流动可以带走PCB板1上散热面上的热量,对PCB板1进行降温,实现散热。同时,凸台包括:凸台本体和固设在凸台本体上的导热垫,导热垫与PCB板相抵,本实施方式中,导热垫为硅胶垫333,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可以减小壳体与待散热件的接触热阻,可以提升散热效率。同时,结合图1和图2,散热装置还包括:包覆壳4,包覆壳4将PCB板1和两个散热器3包覆起来,包覆壳4具有:设在两个散热器3的进风侧31一侧的第一面板41、设在出风侧32一侧的第二面板42,其中第一面板41上设有用于安装风扇2的安装架411,风扇2通过安装架411安装在第一面板41上,可以在第一面板41上向两个散热器3的进风侧31吹风,其中第一面板41上开设通风孔,通风孔具有两个,两个散热器3的风道分别朝向两个通风孔,第二面板42上也开设两个用于裸露风道的通风孔,且第二面板42上还开设连接器孔421,连接器孔421用于供连接器进入与PCB板1进行连接。包覆壳4的设置将散热器3和PCB板1一体化,在移动或更换PCB板1时,可以直接将其与散热器3一同移动或更换,包覆壳4上设有安装件,本实施方式中,安装件为直角安装板,直角安装板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包覆壳4上,另一端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电路模块上,实现PCB板1和散热装置的安装。如图4所示,值得注意的是,第二面板42朝向PCB板1的一侧开设导电条安装槽422,导电条安装槽422呈环状,用于安装环形的导电条,导电条可以在通电时屏蔽静电,导电条起到电磁屏蔽作用,还可以对内部的PCB板进行保护,同时防止水汽盐雾进入包覆壳4内,保障PCB板1的正常工作。本实施方式中的散热装置,通过两个散热器3的设置,可以对PCB板1的两个散热面进行散热,散热均匀,散热效果好;通过包覆壳4的设置,将散热器3和PCB板1一体化,安装或更换PCB板1时更加便捷;通过导电条安装槽422和导电条的设置,可以屏蔽外界静电对PCB板1的静电干扰,保证PCB板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装置,用于对待散热件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散热件具有相对的两个散热面,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风力装置、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散热面上的两个散热器,两个所述散热器均具有进风侧和出风侧,且两个所述散热器的进风侧处于同一侧,所述风力装置朝向两个所述散热器的所述进风侧或所述出风侧,用于提供从两个所述散热器的所述进风侧流向所述出风侧的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装置,用于对待散热件进行散热,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散热件具有相对的两个散热面,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风力装置、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散热面上的两个散热器,两个所述散热器均具有进风侧和出风侧,且两个所述散热器的进风侧处于同一侧,所述风力装置朝向两个所述散热器的所述进风侧或所述出风侧,用于提供从两个所述散热器的所述进风侧流向所述出风侧的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散热器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开设风道;所述壳体与所述待散热件的其中一个散热面贴合;所述散热器还包括:设在所述风道内的多片翅片,所述风道进风的一侧为所述进风侧、所述风道出风的一侧为所述出风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朝向所述待散热件的所述散热面的一侧至少有部分朝所述待散热面凸起,形成与所述待散热件的所述待散热面相抵的凸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散热器的所述壳体朝向所述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宇司方建甘佳佳霍波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辛格林纳新时达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