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或离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6139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制动或离合装置,包括:壳体(12);具有轴线并且布置于所述壳体处的衔铁(48),所述衔铁和所述壳体之间限定有径向气隙;线圈(56),所述线圈配置为当通电时在所述壳体(12)和衔铁处产生磁场,磁场的磁通路线自所述线圈(56)延伸至所述衔铁(48)内,自所述衔铁(48)延伸至所述壳体(12)内,然后自所述壳体(12)返回到所述线圈(56),其中自所述衔铁(48)至所述壳体(12)内的磁通路线的方向基本沿径向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动或离合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是2006年5月1日提交的序列号为No. 11/415,263的美国申 请的部分继续申请,在此通过引用方式将其全部纳入本申请中。
技术介绍
用于制动或离合的装置在工业中是常见的。经常需要选择性地控制 装置的可旋转部件的转矩或速度,或者选择性地*可旋转部件。这种 装置用于工业中多种不同的应用中,包括自动系统或流水线中的致动器 等。当前,制动和离合的功能由包括基于磁流变液的装置和基于弹簧的 装置在内的装置控制。尽管市场上可获得的装置一般按照市场上所销售 的情况进行操作并且在一些应用中是有效的,但是这些装置是昂贵的、 缺乏可调性或者具有这两种缺点。因为总是需要更好的经济性和可调性,所以改进总是受到欢迎。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电子制动或离合装置,包括壳体;具有轴线并且布置于壳体 处的衔铁,衔铁和壳体之间限定有径向气隙;以及线圏,所述线圏配置 为当通电时在壳体和衔铁处产生磁场,磁场的磁通路线自线圏延伸至衔铁内,自衔铁延伸至壳体内,然后自壳体返回到线圏,其中自衔铁至所 述壳体内的磁通路线的方向基本沿径向方向。一种制动或离合装置,包括以转动方式安装于壳体或轴中的一 个上的多个第一盘;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盘,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盘与所述多个第一盘互相接合并且以转动方式安装于所述壳体或所述轴中的另一个上,所述多个第一盘中的至少一个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盘具 有接触表面,用于与所述多个第一盘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盘中的另一 个接触,所述表面包括动力摩擦系数与静力摩擦系数基本相同的低摩 擦轴承材料。一种磁致动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衔铁,所述衔铁布置于所述 壳体处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沿轴向运动,所述装置具有与其磨损 无关的、在其大部分轴向运动中持续的、基本一致的磁致动力。附图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优点将通 过下列才艮据附图的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纟艮容易地变得显而易见, 其中-.图1是选择性接合装置的横截面图la是示出用于图1的剖面线的装置的平面图2是装置的轴的立体图3是装置的衔铁的立体图4是装置的壳体的立体图5是装置的止推垫圏的平面图6是装置的摩擦盘的平面图;以及图7是图1中画线区域7-7的放大图。图8是具有用黑色粗线示出的磁通路线的图7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论述附图之前,非常需要指出,尽管本文的附图和说明针对其中 壳体向外与衔铁相邻的装置,但是本文/>开的思想可用于向内与衔铁相邻的壳体。衔铁还能以位于侧面的方式与壳体相邻。参照图1,大体以 横截面方式示出了选择性M装置10。非常需要指出,所示的剖面线不 是直径方向的线而是如图la所示的线。所述装置包括线圏壳体12和盖14。支撑于线圏壳体12和盖14内的转动轴16由轴承18、 20和22支 撑。定位环24可位于与轴承22相邻的槽26内而定位环28位于与轴承 18相邻的槽30内,以相对于壳体12和盖14将轴16保持在其所需位置。 进一步设置有密封件32,以维持壳体12和盖14内部的环境。多个摩擦盘34 (术语"盘"并不限于圆形,相反可以使用任何需要 的周边形状)与多个止推垫圈36以交替的方式布置。在所示的实施方 式中,示出了两个摩擦盘和三个止推垫圏。但是应当理解,摩擦盘和止 推垫圏的数目并不限于所示的数目,在特定的应用中可以使用更多或更 少的摩擦盘和止推垫圏,甚至包括零个摩擦盘和止推垫圏。如果需要零 个,那么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面对衔铁的壳体表面和与所述同一壳体表 面相对的衔^^面将被硬化或以其它方式进行处理从而增加耐磨性。回 到所示实施方式,摩擦盘3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4吏用与轴16上的六 边形驱动异形件40 (见图2)互补的六边形开口 38 (见图6)由轴16 驱动(或通过轴16驱动)。应当理解,尽管在所示实施方式中采用六边 形驱动形状,但是具有用于应用的足够的驱动能力的任何几何形状都能 够代替六边形形状。如果需要的话,还包括花键连接。功能性由在其轴 上被驱动的盘提供,这在下文中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另一方面,多个 止推垫圏36设置为开口 42不接触驱动异形件40,所述开口 42足够大 以致无论所使用的几何异形件如何都不接合垫圏。止推垫圏36包括接 合突起44,所述接合突起4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数目是四个,并且在 每个止推垫圏36周围均匀间隔开。突起44用于接合衔铁48中的至少 一个凹槽46(见图3,示出四个)。与凹槽46接合的突起防止垫圏和衔 铁之间的相对转动。衔铁48包括轴承开口 50,轴承18接收于所述轴承开口 50中,用 以支撑衔铁48,应当理解,尽管所述轴承在所示实施方式中是任选的并 且存在的,但是能够在可替换实施方式中去掉所述轴承,而不会影响本 文所公开的装置的操作。衔铁48能够沿轴承18在轴向移位,使得当需 要减小或停止轴16与壳体12和盖14之间的相对转动时,所述衔铁48 可以被致动而抵靠止推垫圏和摩擦盘。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衔铁不必具 有关于壳体12的相对转动能力。因此,如图3所示,衔铁48设置有接 合突起52。尽管示出了四个突起52,但是能够使用更多或更少的突起 52。在所示实施方式中,使用四个突起52和四个凹槽46来保持衔铁48的环形厚度。参照图5和图6,示出了与其它结构分离的盘34和垫圏36。所示 的垫圏突起44用于与凹槽46接合,从而与衔铁48非转动地接合。为 了实现自垫圏36至壳体12的非转动接合,突起52与槽54接合(如图 4所示)。通过这种设置,垫圏36相对于壳体12基本可转动地固定,有 助于本装置目的的实现。应当理解,这只是一种用于垫圏和衔铁之间的 防转动设置的可能布置方式,根据需要,其它功能上的等同的布置方式 是可以进行代替的。由于垫圏36固定而摩擦盘34夹在垫圏36之间(并且配置为与轴 16—起转动),所以摩擦盘必须滑过垫圉36。由于这种设置,如果压缩 载荷施加于垫圏/盘,则有效总摩擦增加,并且在各种应用中的离合过程 中,垫圏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所述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栽荷的推动力是壳 体12和衔铁48之间产生的电磁引力。这里应当指出,在此所公开的衔 铁和壳体的具体关系使得装置的磁通路线很特别,从而在不考虑装置的 磨损并且无需任何调整的情况下,使得壳体和衔铁之间的气隙在装置的 整个使用寿命中保持恒定不变。这一点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线圏56产生电磁力。线圏56置于布置在壳体12内 的绕线管58上。为清楚起见,图1中示出了一个与线圏56电连接的引 线60(两个中的一个,另一个在4^L图中不可见)。当电流施加到线圏 56时,线圏56变为磁激活的。利用线圏56的磁性来吸引衔铁48朝向 线圏56运动,从而在衔铁48的内表面62和壳体表面64之间压缩止推 垫圈36和摩擦盘34。如上文所述,垫圏36和盘34的压缩产生的巨大 摩擦,以便用于阻碍轴16和壳体12之间的相对转动。由于本文公开的 装置在丧失选择性制动或离合动力之前,摩擦产生元件能够承受大约一 英寸的千分之四十到大约一英寸千分之五十的磨损,而现有技术仅能够 承受一英寸的千分之十的磨损,因此相比现有技术的装置来说本文公开 的装置具有显著延长的寿命。通过使得装置的磁通路线自线圏56流向 衔铁48,然后以基本沿(装置的)径向而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制动或离合装置,包括: 壳体; 具有轴线并且布置于所述壳体处的衔铁,所述衔铁和所述壳体之间限定有径向气隙;以及 线圈,所述线圈配置为当通电时在所述壳体和衔铁处产生磁场,所述磁场的磁通路线自所述线圈延伸至所述衔铁内, 自所述衔铁延伸至所述壳体内,然后自所述壳体返回到所述线圈,其中自所述衔铁至所述壳体内的磁通路线的方向基本沿径向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老约翰F黑尔
申请(专利权)人:丹纳赫传动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