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输出端密封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6079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变速箱输出端密封连接结构,包括变速箱输出端壳体,设于变速箱输出端壳体上的变速箱轴承,盖合于变速箱轴承上且一侧连接变速箱输出端壳体的变速箱密封端盖,位于变速箱密封端盖内且限定变速箱轴承的外圈轴向位置的变速箱轴承外圈挡圈,密封变速箱轴承处的润滑油的唇形密封圈;变速箱密封端盖上开有供变速箱输出轴穿过的盖孔,盖孔内设置唇形密封圈。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变速箱输出端密封连接结构,装配时只需将变速箱输出轴伸入上传动箱的输入齿轮内以传动连接该输入齿轮,上传动箱的输入齿轮轴承座的一端与变速箱紧固在一起,即可装在变速箱上。反之,即可完成拆卸。这样,上传动箱与变速箱的装卸都得以简化。

Sealed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Output of Gear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箱输出端密封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变速箱的装配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变速箱的输输出端密封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现有的上传动箱与变速箱进行装配时,需现场将上传动箱的各零件一一现场组装,具体如下:先将输入结构的输入齿轮套在变速箱输出轴上,并通过变速箱输出轴的轴端部的锁紧螺母将输入齿轮轴承、输入齿轮、输入齿轮轴承座等装配在变速箱输出轴上,然后,再将输入齿轮轴承座装配在上传动箱体上,最后在上传动箱体内一一组装输出结构。不仅上传动箱自身的结构需现场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装配,而且上传动箱与变速箱的装配,也需现场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装配,这就导致现场装配的工序既多,时间又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节省现场装配时间、装卸便捷的变速箱输出端密封连接结构。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变速箱输出端密封连接结构,包括:变速箱输出端壳体、设于所述变速箱输出端壳体上且适配于变速箱输出轴的变速箱轴承,还包括盖合于所述变速箱轴承上且一侧连接所述变速箱输出端壳体的变速箱密封端盖,位于所述变速箱密封端盖内且限定所述变速箱轴承的外圈轴向位置的变速箱轴承外圈挡圈,密封所述变速箱轴承处的润滑油的唇形密封圈;所述变速箱密封端盖上开有供变速箱输出轴穿过的盖孔,所述盖孔内设置所述唇形密封圈。所述变速箱密封端盖一侧通过相适配的紧配结构连接所述变速箱输出端壳体;和/或所述变速箱密封端盖一侧通过相适配的凸缘和凹槽装配在所述变速箱输出端壳体上;和/或所述变速箱密封端盖端部形成的凸缘嵌入所述变速箱输出端壳体上开设的凹槽内;和/或所述凸缘形成有倒角;和/或所述变速箱密封端盖另一侧外盖壁上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O型密封圈;和/或所述变速箱密封端盖外套有输入齿轮轴承座,所述输入齿轮轴承座用于连接所述变速箱输出端壳体和上传动箱壳体;和/或所述输入齿轮轴承座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变速箱输出端壳体,且所述紧固件的安装位置对应形成有装卸空间,即所述变速箱输出端壳体和上传动箱壳体连接在一起时能装卸所述紧固件的装卸空间;所述唇形密封圈上的油槽开口朝向所述变速箱输出端壳体内部或外部。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本案装配时,只需将变速箱输出轴伸入上传动箱的输入齿轮内以传动连接该输入齿轮,上传动箱的输入齿轮轴承座的一端与变速箱紧固在一起,即可装在变速箱上。反之,即可完成拆卸。这样,上传动箱与变速箱的装卸都得以简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关于变速箱、上传动箱的输入结构及输出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关于变速箱及上传动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关于上传动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关于变速箱与上传动箱传动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关于变速箱与上传动箱传动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关于上传动箱的输出处相关结构的示意图一;图7为本技术关于上传动箱的输出处相关结构的示意图二。图中:变速箱10、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安装位置111、变速箱输出轴12、变速箱轴承13、变速箱密封端盖14、变速箱轴承外圈挡圈15、唇形密封圈16;上传动箱20、上传动箱壳体21;独立装配式输入结构30、输入齿轮轴承座31、外圈定位台阶311、输入齿轮32、输入锥齿体321、输入齿轮管322、输入齿轮轴承33、输入齿轮锁紧螺母34;独立装配式输出结构40、输出齿轮轴承座41、外圈定位台阶411、输出齿轮42、输出齿轮轴承43、输出齿轮锁紧螺母44、输出轴45、输出轴密封端盖46;轴套51、唇形密封圈52、沉积油槽5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至图7所示,本案主要涉及模块化装配的变速箱10及上传动箱20。模块化装配的变速箱及上传动箱,其主要包括传动连接的变速箱10和独立装配式上传动箱(以下简称上传动箱)。变速箱10主要包括变速箱箱体,及以能转动方式装配在变速箱箱体上且传动连接的变速箱输入结构和变速箱输出结构。本案主要针对变速箱输出端密封连接结构进行了改进,涉及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其他采用现有结构,在此不再赘述。上传动箱20主要包括上传动箱壳体21、输入结构和输出结构。其中,输入结构和输出结构可分别采用独立装配式输入结构30、独立装配式输出结构40。独立装配式输入结构30和独立装配式输出结构40各自装配完成后,再装配在上传动箱壳体21上,独立装配式输入结构30和独立装配式输出结构40的旋转轴线相互垂直,且独立装配式输入结构30和独立装配式输出结构40传动啮合,从而实现动力输出。独立装配式输入结构30通过花键或其他类似结构装配在变速箱输出轴12上,且随变速箱输出轴12一起运转。实施例一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变速箱输出端密封连接结构主要包括: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设于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上且适配于变速箱输出轴12的变速箱轴承13、盖合于变速箱轴承13上且一侧连接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的变速箱密封端盖14、位于变速箱密封端盖14内且限定变速箱轴承13的外圈轴向位置的变速箱轴承外圈挡圈15、密封变速箱轴承13处的润滑油的唇形密封圈16。变速箱密封端盖14上开有供变速箱输出轴12穿过的盖孔,盖孔内设置唇形密封圈16。较佳地,变速箱输出端密封连接结构,还可采用以下任一方案或各方案的任意组合:1、变速箱密封端盖14一侧通过相适配的紧配结构连接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2、变速箱密封端盖14一侧通过相适配的凸缘和凹槽装配在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上。3、变速箱密封端盖14端部形成的凸缘嵌入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上开设的凹槽内;和/或凸缘形成有倒角。4、变速箱密封端盖14另一侧外盖壁上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有O型密封圈。5、变速箱密封端盖14外套有输入齿轮轴承座31,输入齿轮轴承座31用于连接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和上传动箱壳体21;和/或输入齿轮轴承座31通过紧固件连接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且紧固件的安装位置111对应形成有装卸空间,即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和上传动箱壳体21连接在一起时能装卸紧固件的装卸空间。较佳地,紧固件采用相适配的螺栓和螺孔、螺栓和螺母等,如图5所示,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向外突出,并突出于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的其他部位、突出于上传动箱壳体21的其他部位,从而构成突出的安装位置111,并在安装位置111上设置适配于螺栓的螺孔。由于安装位置111较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的其他部位、上传动箱壳体21的其他部位更向外突出,从而构成足够的装卸空间,只需稍侧一下扳手等装卸工具,即可拆装螺栓,将输入齿轮轴承座31从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上拆下来。6、唇形密封圈16上的油槽开口朝向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内部或外部,这样可限制变速箱内的润滑油倒灌入上传动箱内,或上传动箱内的润滑油灌入变速箱内,确保变速箱内和上传动箱分别有足够的润滑油。采用本实施例的变速箱输出端密封连接结构,装配时,只需将上传动箱的输入结构套在变速箱输出轴12上,再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将上传动箱的输入齿轮轴承座31装配在变速箱输出端壳体11上即可。当然,这里的上传动箱可以是完全装配在一起的成品上传动箱,也可以是未装配完整的,仅是上传动箱的输入结构,这两种情形,都可如上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变速箱输出端密封连接结构,包括:变速箱输出端壳体、设于所述变速箱输出端壳体上且适配于变速箱输出轴的变速箱轴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合于所述变速箱轴承上且一侧连接所述变速箱输出端壳体的变速箱密封端盖,位于所述变速箱密封端盖内且限定所述变速箱轴承的外圈轴向位置的变速箱轴承外圈挡圈,密封所述变速箱轴承处的润滑油的唇形密封圈;所述变速箱密封端盖上开有供变速箱输出轴穿过的盖孔,所述盖孔内设置所述唇形密封圈。

【技术特征摘要】
1.变速箱输出端密封连接结构,包括:变速箱输出端壳体、设于所述变速箱输出端壳体上且适配于变速箱输出轴的变速箱轴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合于所述变速箱轴承上且一侧连接所述变速箱输出端壳体的变速箱密封端盖,位于所述变速箱密封端盖内且限定所述变速箱轴承的外圈轴向位置的变速箱轴承外圈挡圈,密封所述变速箱轴承处的润滑油的唇形密封圈;所述变速箱密封端盖上开有供变速箱输出轴穿过的盖孔,所述盖孔内设置所述唇形密封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输出端密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密封端盖一侧通过相适配的紧配结构连接所述变速箱输出端壳体;和/或所述变速箱密封端盖一侧通过相适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红梅谢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联帮匠心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