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型引水渡槽的混凝土浇注模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5746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大型引水渡槽的混凝土浇注模板系统,包括内模、外模、盖模和一对端模,一对端模彼此相对平行对置,一对端模之间焊接有内模和外模,端模、内模和外模围绕形成浇注腔,盖模可拆卸地盖封于浇注腔端口处,内模、外模、盖模和端模均是由模板制成,模板是由多根并列布置的加强筋以及焊接于加强筋上下两侧表面之上的顶板、底板构成。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增强了混凝土浇注模板系统的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使其能够承受住混凝土浇注时的冲击力,保持结构稳定,此外,还通过在内模上设置振捣孔,为在浇注混凝土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提供了方便,为提高混凝土浇注质量、提升预制渡槽成型质量奠定了基础。

A Concrete Casting Formwork System for Large Diversion Aque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大型引水渡槽的混凝土浇注模板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施工装备
,特别是指一种用于大型引水渡槽的混凝土浇注模板系统。
技术介绍
渡槽是一种常见的输水工程建筑物,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我国,新疆、河南、陕西等地区多见渡槽用于支持农田灌溉、人畜饮用水等水利工程。尤其是自南水北调项目实施以来,大型架空渡槽输水建筑物应用规模大幅度提升。渡槽在使用过程中对于来自于外界环境的震动的承受能力直接关系着输水工程的安全,目前,在渡槽水利施工工程中,一般先使用混凝土将渡槽浇注成型,再通过使用各种大型施工机械将预制的渡槽吊装连接在一起即可,采用这种施工方法时,渡槽的浇筑成形质量尤为关键,为了保证浇注成形的渡槽结构稳定,并具有较大的引水流量,也要求用于浇注渡槽的模板系统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能,从而在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使混凝土充满整个型腔,并模板系统在混凝土的浇注冲击作用下,不会出现变形等现象,以免影响混凝土浇注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型引水渡槽的混凝土浇注模板系统。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型引水渡槽的混凝土浇注模板系统,主要包括内模、外模、盖模和一对端模,所述一对端模彼此相对平行对置,所述一对端模之间焊接有内模和外模,所述端模、内模和外模围绕形成浇注腔,所述盖模可拆卸地盖封于所述浇注腔端口处,所述内模、外模、盖模和端模均是由模板制成,所述模板是由多根并列布置的加强筋以及焊接于所述加强筋上下两侧表面之上的顶板、底板构成。所述顶板、底板均为钢板。所述加强筋是由槽钢制成。所述内模上设置有多个振捣孔与所述浇注腔连通。所述振捣孔孔径小于30mm。所述内模与外模之间间距大于50cm。所述内模横断面为U型,具有设置于底部的内底段以及连接于内底段两侧的内翼段。所述内底段为圆弧形。所述外模横断面为U型,具有设置于底部的外底段,外底段与所述盖模之间自下而上地依次排列有过渡段、圆弧形外翼段、向所述外模外侧延伸的延伸段和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翼沿段。所述外底段平行于水平面布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采用模板制成内模、外模、盖模和端模,内模、外模、盖模和端模围绕形成浇注腔,模板中设置了多条加强筋,增强了模板的结构强度,使本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浇注系统也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能够在浇注混凝土时,承受住混凝土浇注腔内壁的冲击,保持浇注模板系统的结构稳定,从而提高了浇注成型的预制渡槽表面质量,提升了混凝土浇注质量,此外,内模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振捣孔,通过振捣孔可再浇注混凝土时使用振捣棒进行振捣,使混凝土中含有的空气逸出,从而使混凝土充满整个浇注腔,进一步提升了浇注成型的预制渡槽表面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横向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模,2-外模,3-盖模,4-端模,5-浇注腔,6-模板,11-振捣孔,12-内底段,13-内翼段,21-外底段,22-过渡段,23-外翼段,24-延伸段,25-翼沿段,61-加强筋,62-顶板,63-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型引水渡槽的混凝土浇注模板系统,包括内模1、外模2、盖模3和一对端模4,一对端模4彼此相对平行对置,一对端模4之间焊接有内模1和外模2,端模4、内模1和外模2围绕形成浇注腔5,盖模3可拆卸地盖封于浇注腔5端口处,内模1、外模2、盖模3和端模4均是由模板6制成,模板6是由多根并列布置的加强筋61以及焊接于加强筋61上下两侧表面之上的顶板62、底板63构成。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采用模板制成内模、外模、盖模和端模,内模、外模、盖模和端模围绕形成浇注腔,模板中设置了多条加强筋,增强了模板的结构强度,使本技术提供的混凝土浇注系统也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能够在浇注混凝土时,承受住混凝土浇注腔内壁的冲击,保持浇注模板系统的结构稳定,从而提高了浇注成型的预制渡槽表面质量,提升了混凝土浇注质量,此外,内模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振捣孔,通过振捣孔可再浇注混凝土时使用振捣棒进行振捣,使混凝土中含有的空气逸出,从而使混凝土充满整个浇注腔,进一步提升了浇注成型的预制渡槽表面质量。进一步地,一对端模4之间的间距小于15m。这样使浇注成型的预制渡槽长度小于15m,有利于减轻预制渡槽的质量,便于进行吊装施工。优选顶板62、底板63均为钢板。加强筋61是由槽钢制成。采用钢板制成的顶板62、底板63,其表面质量较高,表面粗糙度较低,有利于提升混凝土浇注成型后的预制渡槽的表面质量。进一步地,内模1上设置有多个振捣孔11与浇注腔5连通。振捣孔11孔径小于30mm。通过振捣孔可再浇注混凝土时使用振捣棒进行振捣,使混凝土中含有的空气逸出,从而使混凝土充满整个浇注腔,进一步提升了浇注成型的预制渡槽表面质量。此外,内模1与外模2之间间距大于50cm。进一步地,内模1横断面为U型,具有设置于底部的内底段12以及连接于内底段12两侧的内翼段13。内底段12为圆弧形。这样可使浇注成型的预制渡槽的壁厚至少为50cm,保证了预制渡槽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使其可以对更大流量的水流进行引流作业。此外,外模2横断面为U型,具有设置于底部的外底段21,外底段21与盖模3之间自下而上地依次排列有过渡段22、圆弧形外翼段23、向外模2外侧延伸的延伸段24和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翼沿段25。优选外底段21平行于水平面布置。延伸段24与翼沿段25之间的相交倾角小于90°。这样使浇注成型的预制渡槽具有平整的底面,便于放置和在施工时进行吊装,同时,浇注成型的预制渡槽端口处还设置有渡槽槽沿,当渡槽中某一段出现故障时,检修人员可沿着渡槽槽沿行走至该处进行检修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大型引水渡槽的混凝土浇注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模(1)、外模(2)、盖模(3)和一对端模(4),所述一对端模(4)彼此相对平行对置,所述一对端模(4)之间焊接有内模(1)和外模(2),所述端模(4)、内模(1)和外模(2)围绕形成浇注腔(5),所述盖模(3)可拆卸地盖封于所述浇注腔(5)端口处,所述内模(1)、外模(2)、盖模(3)和端模(4)均是由模板(6)制成,所述模板(6)是由多根并列布置的加强筋(61)以及焊接于所述加强筋(61)上下两侧表面之上的顶板(62)、底板(63)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型引水渡槽的混凝土浇注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模(1)、外模(2)、盖模(3)和一对端模(4),所述一对端模(4)彼此相对平行对置,所述一对端模(4)之间焊接有内模(1)和外模(2),所述端模(4)、内模(1)和外模(2)围绕形成浇注腔(5),所述盖模(3)可拆卸地盖封于所述浇注腔(5)端口处,所述内模(1)、外模(2)、盖模(3)和端模(4)均是由模板(6)制成,所述模板(6)是由多根并列布置的加强筋(61)以及焊接于所述加强筋(61)上下两侧表面之上的顶板(62)、底板(63)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型引水渡槽的混凝土浇注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62)、底板(63)均为钢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型引水渡槽的混凝土浇注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61)是由槽钢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型引水渡槽的混凝土浇注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1)上设置有多个振捣孔(11)与所述浇注腔(5)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蔡华和何帮富樊护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