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混凝土引水渡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745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引水渡槽,包括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槽身,槽身横断面为U型,槽身具有设置于底部的底肋以及设置于底肋两侧的侧肋,侧肋两侧分别设置有朝着槽身端口内侧延伸的肋沿A和朝着槽身外侧延伸的肋沿B。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渡槽底肋设置加强肋,增加了渡槽底部的重量,使渡槽重心保持在渡槽下部,提高了渡槽本身的抗震动能力,使其结构稳定,通过在侧肋两侧设置肋沿,在渡槽端口处设置围栏,使检修人员便于在渡槽上行走,方便了检修作业,此外,围栏还改善了渡槽承受单侧横向载荷的能力,使其结构保持稳定,有效防止其损坏。

A Prefabricated Concrete Diversion Aque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混凝土引水渡槽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特别是指一种预制混凝土引水渡槽。
技术介绍
渡槽是一种常见的输水工程建筑物,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我国,新疆、河南、陕西等地区多见渡槽用于支持农田灌溉、人畜饮用水等水利工程。尤其是自南水北调项目实施以来,大型架空渡槽输水建筑物应用规模大幅度提升。渡槽在使用过程中对于来自于外界环境的震动的承受能力直接关系着输水工程的安全,现有应用中的渡槽,由于其本身的结构特点,其重心几乎都在建筑物顶,对于抵抗震动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致使其结构稳定性较差,此外,当需要对渡槽进行检修时,有些渡槽设置地理位置过高,检修人员往往难以对该段位置进行检修维护,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混凝土引水渡槽。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混凝土引水渡槽,主要包括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槽身,所述槽身横断面为U型,所述槽身具有设置于底部的底肋以及设置于底肋两侧的侧肋,所述侧肋两侧分别设置有朝着所述槽身端口内侧延伸的肋沿A和朝着所述槽身外侧延伸的肋沿B。所述槽身由强度等级不低于C25的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槽身端口处还按照适当的间距排列有多个围栏,每个围栏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肋沿A连接,每个围栏上表面均与所述肋沿A上表面齐平。所述围栏厚度不小于25mm。所述底肋、侧肋厚度均不小于30mm。所述槽身长度小于15m。所述肋沿与所述侧肋垂直相交。所述底肋与所述侧肋垂直相交。所述底肋底面还设置有若干条沿着所述槽身长度方向布置的加强肋。所述肋沿宽度是所述底肋宽度的5%至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渡槽底肋设置加强肋,增加了渡槽底部的重量,使渡槽重心保持在渡槽下部,提高了渡槽本身的抗震动能力,使其结构稳定,通过在侧肋两侧设置肋沿,使检修人员在对渡槽进行检修时,可沿着渡槽长度方向在肋沿上行走至需要检修的地段,此外,两侧肋沿还通过围栏连接在一起,检修人员也可在围栏上行走,为检修作业提供了方便,此外,围栏将两侧的肋沿连接在一起,当渡槽的一侧侧肋受到横向载荷时,能够通过围栏传递至渡槽另一侧侧肋,使两侧侧肋受力较均匀,并大大吸收和削弱了该载荷对渡槽整体的作用效果,对于防止渡槽单侧受到损坏具有显著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横向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俯视图。图中:11-底肋,12-侧肋,13-肋沿A,14-肋沿B,15-围栏,16-加强肋,17-支承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混凝土引水渡槽,包括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槽身,槽身横断面为U型,槽身具有设置于底部的底肋11以及设置于底肋11两侧的侧肋12,侧肋12两侧分别设置有朝着槽身端口内侧延伸的肋沿A13和朝着槽身外侧延伸的肋沿B14。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渡槽底肋设置加强肋,增加了渡槽底部的重量,使渡槽重心保持在渡槽下部,提高了渡槽本身的抗震动能力,使其结构稳定,通过在侧肋两侧设置肋沿,使检修人员在对渡槽进行检修时,可沿着渡槽长度方向在肋沿上行走至需要检修的地段,此外,两侧肋沿还通过围栏连接在一起,检修人员也可在围栏上行走,为检修作业提供了方便,此外,围栏将两侧的肋沿连接在一起,当渡槽的一侧侧肋受到横向载荷时,能够通过围栏传递至渡槽另一侧侧肋,使两侧侧肋受力较均匀,并大大吸收和削弱了该载荷对渡槽整体的作用效果,对于防止渡槽单侧受到损坏具有显著效果。进一步地,槽身由强度等级不低于C25的混凝土浇筑而成。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增强了渡槽的结构强度,改善了其承载能力。进一步地,槽身端口处还按照适当的间距排列有多个围栏15,每个围栏15的两端分别与肋沿A13连接,每个围栏15上表面均与肋沿A13上表面齐平。优选围栏15厚度不小于25mm。围栏15宽度大于30mm。多个围栏15中,任意相邻两个围栏15之间的间距为30cm至80cm。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检修人员在对渡槽进行检修时,可沿着渡槽长度方向在肋沿或围栏上行走至需要检修的地段,为检修作业提供了方便。进一步地,底肋11、侧肋12厚度均不小于30mm。侧肋12高度与底肋11宽度之比为3:4。采用该技术方案,使渡槽重心位于渡槽下部位置,保持了其结构稳定。进一步地,槽身长度小于15m。肋沿与侧肋12垂直相交。底肋11与侧肋12垂直相交。底肋11底面还设置有若干条沿着槽身长度方向布置的加强肋16。底肋11底面与侧肋12连接处还设置有支承肋17。肋沿宽度是底肋11宽度的5%至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混凝土引水渡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槽身,所述槽身横断面为U型,所述槽身具有设置于底部的底肋(11)以及设置于底肋(11)两侧的侧肋(12),所述侧肋(12)两侧分别设置有朝着所述槽身端口内侧延伸的肋沿A(13)和朝着所述槽身外侧延伸的肋沿B(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混凝土引水渡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槽身,所述槽身横断面为U型,所述槽身具有设置于底部的底肋(11)以及设置于底肋(11)两侧的侧肋(12),所述侧肋(12)两侧分别设置有朝着所述槽身端口内侧延伸的肋沿A(13)和朝着所述槽身外侧延伸的肋沿B(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引水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身由强度等级不低于C25的混凝土浇筑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引水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身端口处还按照适当的间距排列有多个围栏(15),每个围栏(1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肋沿A(13)连接,每个围栏(15)上表面均与所述肋沿A(13)上表面齐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引水渡槽,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杨杨童畅陈平雷雨张洋洋陈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