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永福专利>正文

逆向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548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逆向轮,它包括内轮(4)、外轮(3)、压盖(7)和压盖(8),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至少一个涨珠(1)和涨圈(9),涨珠(1)为短圆柱形,内轮(4)的外圆周表面上开有环形槽(10),环形槽(10)设置在内轮(4)宽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纵向开口的具有向圆周外方向扩张弹力的涨圈(9)镶在环形槽(10)中。(*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超越式离合器。
技术介绍
普通的摩托车、自行车以及其它机械部件中使用的超越式离合器,其涨珠1所受的弹簧2的推力始终指向斜楔区12,当外轮3相对于内轮4怠速滑行时,涨珠1受弹簧2的推力作用,不能完全脱离与内轮4和外轮3的接触,涨珠1与内轮4和外轮3发生磨擦,在接触点5处和接触点6处产生磨损和发热,另外,由于在不同工作区内的每一个弹簧2受其制造因素和装配因素的影响,提供给涨珠1的弹力不可能一致,受力不均使局部磨损更加严重,也加快了零件的报废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零件的磨损过快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逆向轮,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逆向轮,它包括内轮4、外轮3、压盖7和压盖8,本技术还包括至少一个涨珠1和涨圈9,涨珠1为短圆柱形,内轮4的外圆周表面上开有环形槽10,环形槽10设置在内轮4宽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纵向开口的具有向圆周外方向扩张弹力的涨圈9镶在环形槽10中,由于涨圈9给涨珠1的弹力不是指向斜楔区12,所以外轮3相对于内轮4怠速滑行时,涨珠1在外轮3的内表面上滚动,产生的摩擦力很小,另外,由于涨圈9向圆周的各个方向的弹力相等,所以各工作区的零件受力基本一致,延长了机构的整体使用寿命,本技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价格低廉,经过实验验证,寿命是普通超越离合器的十几倍,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摩托车、自行车和自动扳手等等在使用中有顺向传动、逆向不传动要求的机构中。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超越离合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实施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2和图3具体说明本技术,本技术包括内轮4,外轮3,压盖7和压盖8,本技术还包括涨珠1、涨珠11和涨圈9,内轮4的外圆周表面上开有环形槽10,环形槽10设置在内轮4宽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纵向开口的具有向圆周外方向扩张弹力的涨圈9镶在环形槽10中,涨珠1和涨珠11都为短圆柱形,涨珠1的直径大于涨珠11的直径,涨珠11设置在涨珠1和斜楔区12之间,涨珠11与涨圈9不接触。当外轮3相对于内轮4怠速滑行时,由于涨珠11不与涨圈9接触,所以涨珠11与内轮4和外轮3不发生磨擦,外轮3与内轮4之间传递运动时,涨珠1向斜楔区12运动,同时推动涨珠11也向斜楔区12运动,涨珠1和涨珠11同时工作在斜楔区12,共同传递动力,使受力面积增大。具体实施方式二下面结合图4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它还包括涨珠21,涨珠21设置在涨珠11和斜楔区12之间,涨珠21为短圆柱形,涨珠21与涨圈9不接触,涨珠21的直径小于涨珠11。当外轮3与内轮4之间传递运动时,涨珠1推动涨珠11和涨珠21向斜楔区12运动,三者共同传递动力。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实施方式一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逆向轮,它包括内轮(4)、外轮(3)、压盖(7)和压盖(8),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至少一个涨珠(1)和涨圈(9),涨珠(1)为短圆柱形,内轮(4)的外圆周表面上开有环形槽(10),环形槽(10)设置在内轮(4)宽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纵向开口的具有向圆周外方向扩张弹力的涨圈(9)镶在环形槽(10)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向轮,其特征是它还包括涨珠(11),涨珠(11)为短圆柱形,涨珠(1)的直径大于涨珠(11)的直径,涨珠(11)设置在涨珠(1)和斜楔区(12)之间,涨珠(11)与涨圈(9)不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逆向轮,其特征是它还包括涨珠(21),涨珠(21)设置在涨珠(11)和斜楔区(12)之间,涨珠(21)为短圆柱形,涨珠(21)与涨圈(9)不接触,涨珠(21)的直径小于涨珠(1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越式离分器。它包括内轮(4)、外轮(3)、压盖(7)和压盖(8),它还包括至少一个涨珠(1)和涨圈(9),涨珠(1)为短圆柱形,内轮(4)的外圆周表面上开有环形槽(10),环形槽(10)设置在内轮(4)宽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纵向开口的具有向圆周外方向扩张弹力的涨圈(9)镶在环形槽(10)中。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价格低廉的优点,经过实验验证,寿命是普通超越离合器的十几倍,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摩托车、自行车和自动扳手等等在使用中有顺向传动、逆向不传动要求的机构中。文档编号F16D41/00GK2580201SQ0229350公开日2003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3日专利技术者兰永福 申请人:兰永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永福
申请(专利权)人:兰永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