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永福专利>正文

摩托车的超越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306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摩托车的超越离合器,它包括外轮(3)、内轮(4)、涨珠(6)和链齿(7),外轮(3)和内轮(4)之间开有若干个斜楔腔(5),每个斜楔腔(5)中都设置有至少一个涨珠(6),外轮(3)的外圆表面上设置有一排沿其外圆表面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的链齿(7),其特征是它还包括链齿(8),链齿(8)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列在外轮(3)的外圆表面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驱动轮上的超越离合器。
技术介绍
目前摩托车的超越离合器外圆上仅有一排传动齿,靠这排传动齿与发动机发生传动关系。如果这排传动齿被磨损,整个超越离合器就可能报废,给摩托车的使用者增加维修和更换零件的开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摩托车的超越离合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双排链齿的超越离合器,以提高其使用寿命。本技术通过下述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摩托车的超越离合器,它包括外轮3、内轮4、涨珠6和链齿7,外轮3和内轮4之间开有若干个斜楔腔5,每个斜楔腔5中都设置有至少一个涨珠6,外轮3的外圆表面上设置有一排沿其外圆表面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的链齿7,它还包括链齿8,链齿8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列在外轮3的外圆表面上。本技术的链齿8是作为链齿7的备用件来使用的,当链齿7被磨损丧失传动能力后,让链齿8与摩托车的发动机发生传动关系来替代链齿7,从而延长了超越离合器的使用寿命,由于链齿8的加工工作可以在加工链齿7的时候一起完成,因此只要增加少量超越离合器的制造成本,却达到增加超越离合器寿命近一倍的效果。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和具有较大推广价值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B-B剖视图,图3是实施方式五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和图2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它由外轮3、内轮4、涨珠6、链齿7和链齿8组成,外轮3和内轮4之间开有若干个斜楔腔5,每个斜楔腔5中都设置有至少一个涨珠6,外轮3的外圆表面上设置有一排沿其外圆表面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的链齿7,链齿8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列在外轮3的外圆表面上。链齿7和链齿8相对于外轮3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布置。如此设置,当链齿7磨损后,只要把外轮3翻转后再与内轮4配合就能完成链齿8与链齿7位置的对调,从而完成啮合链齿的切换。具体实施方式二下面结合图1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它还包括轴承9和轴承10,轴承9和轴承10分别设置在外轮3的两端部上,轴承9和轴承10支承在外轮3和内轮4之间。由于外轮3和内轮4间设置了轴承,外轮3相对于内轮4的旋转精度提高,每个斜楔腔5中的涨珠6都均匀承载,超越离合器的工作寿命得以延长。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下面结合图2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斜楔腔5中还设有涨珠2,涨珠6和涨珠2都是圆柱形的滚子,涨珠6的直径大于涨珠2的直径,从而保证涨珠6和涨珠2能够同时楔合在外轮3和内轮4之间。由于本实施方式外轮和内轮之间的传动力被涨珠6和涨珠2分别负担,各自承担的摩擦力都比单个涨珠时减轻许多,所以超越离合器的受力情况和耐磨性得到了提高。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实施方式一相同。依此原理,涨珠1也可以选择3至多个。具体实施方式四下面结合图1和图2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它还包括具有向圆周外弹力的涨圈11,涨圈11设置在内轮4外圆表面上所开的环槽4-1中,涨圈11的圆周外表面与涨珠6接触。涨圈11把涨珠压向外轮3的内表面,从而保证超越离合器换向时,涨珠6能可靠地夹在外轮与内轮间的斜楔中。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下面结合图3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斜楔腔5中内轮4外圆表面上的滚道4-2的端面呈外凸的圆弧形。由于滚道4-2的外凸形状,使涨珠6在工作时能更容易地楔紧在外轮3和内轮4之间。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的超越离合器,它包括外轮(3)、内轮(4)、涨珠(6)和链齿(7),外轮(3)和内轮(4)之间开有若干个斜楔腔(5),每个斜楔腔(5)中都设置有至少一个涨珠(6),外轮(3)的外圆表面上设置有一排沿其外圆表面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的链齿(7),其特征是它还包括链齿(8),链齿(8)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列在外轮(3)的外圆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超越离合器,其特征是链齿(7)和链齿(8)相对于外轮(3)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超越离合器,其特征是它还包括轴承(9)和轴承(10),轴承(9)和轴承(10)分别设置在外轮(3)的两端部上,轴承(9)和轴承(10)支承在外轮(3)和内轮(4)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超越离合器,其特征是斜楔腔(5)中还设有涨珠(2),涨珠(6)和涨珠(2)都是圆柱形的滚子,涨珠(6)的直径大于涨珠(2)的直径,从而保证涨珠(6)和涨珠(2)能够同时楔合在外轮(3)和内轮(4)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超越离合器,其特征是它还包括具有向圆周外弹力的涨圈(11),涨圈(11)设置在内轮(4)外圆表面上所开的环槽(4-1)中,涨圈(11)的圆周外表面与涨珠(6)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超越离合器,其特征是斜楔腔(5)中内轮(4)外圆表面上的滚道(4-2)的端面呈外凸的圆弧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摩托车驱动轮上的超越离合器——摩托车的超越离合器。它包括外轮(3)、内轮(4)、涨珠(6)和链齿(7),外轮(3)和内轮(4)之间开有若干个斜楔腔(5),每个斜楔腔(5)中都设置有至少一个涨珠(6),外轮(3)的外圆表面上设置有一排沿其外圆表面的圆周方向均匀排列的链齿(7),它还包括链齿(8),链齿(8)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列在外轮(3)的外圆表面上。本技术的链齿(8)是作为链齿(7)的备用件来使用的,从而延长了超越离合器的使用寿命,由于链齿(8)的加工工作可以在加工链齿(7)的时候一起完成,因此只要增加少量超越离合器的制造成本,却达到增加超越离合器寿命近一倍的效果。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和具有较大推广价值的优点。文档编号B60K17/00GK2660213SQ20032011170公开日2004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1日专利技术者兰永福 申请人:兰永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永福
申请(专利权)人:兰永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