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新专利>正文

新型滚柱式单向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137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滚柱式单向离合器,具有驱动齿轮(1)、导向筒(2)、弹簧(5)、滚柱(6)、盖板(7),其特征在于:在导向筒(2)大端曲面型腔的内周表面,具有与其一体的径向均布的轴向加强筋(3),加强筋(3)带有一级台阶(4);滚柱(6)置于轴向加强筋(3)和相邻轴向加强筋(3)的台阶(4)之间并靠在导向筒(2)大端曲面型腔内周的偏心圆弧面上;弹簧(5)置于台阶(4)上且两端分别靠在滚柱(6)和轴向加强筋(3)上;盖板(7)盖装在弹簧(5)和滚柱(6)上且与导向筒(2)大端曲面型腔的内周面和驱动齿轮(1)外周面构成弹簧(5)的工作腔和滚柱(6)的工作腔。其钢质的与导向筒一体的加强筋完全可以取代现有的尼龙支架,不空转、不打滑、传动扭矩加大、故障少、成本低。(*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滚柱式单向离合器,特别适合在发动机的起动机中使用。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各类汽油车、柴油车等运输机械中,发动机用起动机单向离合器,其中滚柱式单向离合器中,常带有一种尼龙保持架,用作保持和调整其传递扭矩的部件。这类离合器在新车中,起动性能良好,但是长期使用过程,由于尼龙保持架的老化,特别是在冬季,其耐低温性差等因素,尼龙保持架容易损坏或失效,从而导致单向离合器失灵,造成打滑和空转,使发动机无法起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滚柱式单向离合器,使用寿命长、发动机起动效果好,成本降低。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滚柱式单向离合器具,具有驱动齿轮、导向筒、弹簧、滚柱、盖板,在导向筒大端曲面型腔的内周表面,具有与其一体的径向均布的轴向加强筋,加强筋带有一级台阶;滚柱置于轴向加强筋和相邻轴向加强筋的台阶之间并靠在导向筒大端曲面型腔内周的偏心圆弧面上;弹簧置于台阶上且两端分别靠在滚柱和轴向加强筋上;盖板盖装在弹簧和滚柱上且与导向筒大端曲面型腔的内周面和驱动齿轮外周面构成弹簧的工作腔和滚柱的工作腔。上述滚柱式单向离合器,所述盖板呈环形,它的一个侧面带有可以罩住各个弹簧的上面和靠近驱动齿轮的侧面的护翼。这样,盖板的护翼既可防止弹簧弹出,又可防止与驱动齿轮接触,避免因二者摩擦所造成的弹簧高温退火而失效的缺点。本技术的技术效果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滚柱式单向离合器,与导向筒大端曲面型腔内周表面一体的、带有一级台阶的轴向加强筋产生下述三个明显效果①这种钢质的带有一级台阶的轴向加强筋,完全具备现有同类离合器中尼龙支持架的作用,避免了因尼龙支持架老化、耐久性差等缺点所导致的打滑和空转故障,保证汽车长期使用,其发动机仍易起动;②省去了支持架,节约了制作成本,又由于带有一级台阶的轴向加强筋可以在制作导向筒时一次性冷挤成型,制作方便,使生产成本下降;③带有一级台阶的轴向加强筋的存在,可以不增加导向筒外廓尺寸,就能大大提高传递扭矩的能力,增加导向筒强度,延长使用寿命,并可在大功率起动机上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导向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A视图;图6为本技术弹簧的装配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具体描述。如图1~6所示,本技术具有驱动齿轮1、导向筒2、弹簧5、滚柱6、盖板7,在导向筒2大端曲面型腔的内周表面,具有与其一体的径向均布的轴向加强筋3,加强筋3带有一级台阶4;滚柱6置于轴向加强筋3和相邻轴向加强筋3的台阶4之间并靠在导向筒2大端曲面型腔内周的偏心圆弧面上;弹簧5置于台阶4上且两端分别靠在滚柱6和轴向加强筋3上;盖板7盖装在弹簧5和滚柱6上且与导向筒2大端曲面型腔的内周面和驱动齿轮1外周面构成弹簧5的工作腔和滚柱6的工作腔。本技术的盖板7呈环形,它的一个侧面带有可以罩住各个弹簧5的上面和靠近驱动齿轮1的侧面的护翼8。本技术的新型滚柱式单向离合器在发动机的起动机上使用时,当导向筒2为主动件,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滚柱6受导向筒2和驱动齿轮1的摩擦力及导向筒2的突然旋转的惯性力的作用,滚柱6在其工作腔内向逆时针方向滚动,同时沿导向筒2大端曲面型腔内周的偏心圆弧面,向导向筒2与驱动齿轮1之间形成的楔角工作面的楔紧点挤去并越挤越紧,直至最紧时撞到轴向加强筋3,最终使导向筒2和驱动齿轮1形成一体一起旋转工作完成起动作用;当驱动齿轮1从另一传动系统得到与导向筒2旋转方向相同,但转速较大并超过导向筒2的转速时,滚柱6又受驱动齿轮1转动力的带动,离开楔紧点滚向导向筒2和驱动齿轮1之间的最宽处,同时滚柱6压紧弹簧5,这时导向筒2和驱动齿轮1各以自己的转速动转,互不干扰,从而完成了一次离合作业。实践证实,在整个离合过程中,与导向筒2大端曲面型腔内周表面一体的、带有一级台阶4的轴向加强筋3,完全起到了现有同类离合器支持架的保持和调整扭矩的作用,弹簧5在台阶4上能充分发挥其对滚柱6的推力作用。特别是用带有护翼8的盖板7封盖后,弹簧5与驱动齿轮1被护翼8隔开,避免二者发生摩擦,弹簧的使用寿命延长。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滚柱式单向离合器,具有驱动齿轮(1)、导向筒(2)、弹簧(5)、滚柱(6)、盖板(7),其特征在于在导向筒(2)大端曲面型腔的内周表面,具有与其一体的径向均布的轴向加强筋(3),加强筋(3)带有一级台阶(4);滚柱(6)置于轴向加强筋(3)和相邻轴向加强筋(3)的台阶(4)之间并靠在导向筒(2)大端曲面型腔内周的偏心圆弧面上;弹簧(5)置于台阶(4)上且两端分别靠在滚柱(6)和轴向加强筋(3)上;盖板(7)盖装在弹簧(5)和滚柱(6)上且与导向筒(2)大端曲面型腔的内周面和驱动齿轮(1)外周面构成弹簧(5)的工作腔和滚柱(6)的工作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柱式单向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7)呈环形,它的一个侧面带有可以罩住各个弹簧(5)的上面和靠近驱动齿轮(1)的侧面的护翼(8)。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滚柱式单向离合器,具有驱动齿轮(1)、导向筒(2)、弹簧(5)、滚柱(6)、盖板(7),其特征在于在导向筒(2)大端曲面型腔的内周表面,具有与其一体的径向均布的轴向加强筋(3),加强筋(3)带有一级台阶(4);滚柱(6)置于轴向加强筋(3)和相邻轴向加强筋(3)的台阶(4)之间并靠在导向筒(2)大端曲面型腔内周的偏心圆弧面上;弹簧(5)置于台阶(4)上且两端分别靠在滚柱(6)和轴向加强筋(3)上;盖板(7)盖装在弹簧(5)和滚柱(6)上且与导向筒(2)大端曲面型腔的内周面和驱动齿轮(1)外周面构成弹簧(5)的工作腔和滚柱(6)的工作腔。其钢质的与导向筒一体的加强筋完全可以取代现有的尼龙支架,不空转、不打滑、传动扭矩加大、故障少、成本低。文档编号F16D41/00GK2675947SQ20042002427公开日2005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3日专利技术者蒋新 申请人:蒋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滚柱式单向离合器,具有驱动齿轮(1)、导向筒(2)、弹簧(5)、滚柱(6)、盖板(7),其特征在于:在导向筒(2)大端曲面型腔的内周表面,具有与其一体的径向均布的轴向加强筋(3),加强筋(3)带有一级台阶(4);滚柱(6)置于轴向加强筋(3)和相邻轴向加强筋(3)的台阶(4)之间并靠在导向筒(2)大端曲面型腔内周的偏心圆弧面上;弹簧(5)置于台阶(4)上且两端分别靠在滚柱(6)和轴向加强筋(3)上;盖板(7)盖装在弹簧(5)和滚柱(6)上且与导向筒(2)大端曲面型腔的内周面和驱动齿轮(1)外周面构成弹簧(5)的工作腔和滚柱(6)的工作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新
申请(专利权)人:蒋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