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零部件取放料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汽车零部件的取放料架。
技术介绍
汽车生产流水线上,每一个工位都由机器人对固定的零部件进行安装加工,因此,在每一个工位上都需要配置零部件取放料架,将该工位对应的零部件放置在料架上共机器人拿取。在传统的汽车生产流水线上,每一条流水线对应一种车型,每个工位都对应一种零部件。于是,传统的零部件取放料架都采用固定结构。根据对应的汽车零部件的形状、尺寸大小、材料属性来设计料架结构。料架均为整体钢管焊接架。经焊接后的结构不能变动,每个料架只能适合一种外形尺寸的汽车零部件。汽车产业过去的车型变更或升级的周期较长,在很长的时间段内零部件都不会发生变化,因此每个料架都能使用很长的时间,上述的模式并没有带来明显的不妥。随着汽车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车型的变更或升级变得非常频繁。并且,为了满足不同喜好的消费者,汽车制造厂商会在同一款平台上开发多种车型。另一方面,为了节省制造成本,基于同一款平台的车型会共用流水线实现共线生产。在进行共线生产时,同一工位上会对不同车型的对应零部件进行加工,不同车型的零部件的形状、尺寸、材质等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零部件取放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支架,外支架由焊接成型,外支架形成汽车零部件的容纳空间;内支架,内支架安装在外支架内,内支架通过搭接成型,搭接形成内支架的部件能调节位置以适应不同的汽车零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零部件取放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支架,外支架由焊接成型,外支架形成汽车零部件的容纳空间;内支架,内支架安装在外支架内,内支架通过搭接成型,搭接形成内支架的部件能调节位置以适应不同的汽车零部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取放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架是顶部和一侧开口的矩形体框架,所述外支架包括:底盘,底盘由四根方管焊接形成,底盘呈矩形;立柱,立柱焊接在底盘的四个角上;顶盖,顶盖由三根方管焊接形成,顶盖形成一侧开口的框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零部件取放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在方管之间焊接数根底部加强梁,所述底部加强梁形成网格状;形成底盘的方管和形成顶盖的方管之间焊接有立柱加强梁;底盘的各个角的位置具有内角件,内角件固定在相邻的方管上;顶盖在未开口的一侧的两个角的位置具有内角件,内角件固定在相邻的方管上;所述外支架的各个角的位置具有包角件,包角件固定在相连接的方管和立柱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零部件取放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架上还具有压板,压板固定在立柱上,压板与水平面呈角度倾斜设置。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零部件取放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的四个角的底部焊接有脚部件,所述脚部件包括脚腕和圆管,脚腕焊接在底盘的底部,圆管焊接在脚腕和底盘之间。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零部件取放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架为钢材料焊接成型。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取放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架包括:主框架,主框架包括两根纵向型材和数根横向型材,横向型材设置在两根纵向型材之间,横向型材的两端分别连接到纵向型材;横梁框架,横梁框架安装在其中一根纵向型材上,横梁框架包括两根立柱型材、数根连接型材和两根延伸型材,立柱型材安装在纵向型材上且垂直于纵向型材,连接型材设置在两根立柱型材之间,连接型材的两端分别连接到立柱型材,延伸型材安装在立柱型材上,延伸型材垂直于立柱型材且向主框架内部的方向延伸;辅助框架,辅助框架安装在横向型材上,辅助型材上设置有缓冲支撑件;承重块,承重块安装在横向型材和延伸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迎潮,曹志勇,郑伟强,吴骥骏,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