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可调节座椅、可调节座椅的调节方法及载具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可调节座椅、可调节座椅的调节方法及载具技术

技术编号:4131558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载具的座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座椅、可调节座椅的调节方法及载具。其中,可调节座椅包括:座椅本体,背部形成有支撑部;磁体,设置于座椅本体;磁悬浮支撑装置,上部设置有支撑面,能够以支撑座椅本体或产生磁场使座椅本体悬浮于支撑面上方;第一直线导线,沿座椅本体的左右方向延伸,能够产生的洛伦兹力以驱动座椅本体前后摆动;直流电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直线导线通断电及电流方向;处理装置,与直流电控制器通信连接,用于根据载具状态信息控制直流电控制器。通过本公开的可调节座椅,能够实现自动化座椅调节,根据载具的状态,如加减速、颠簸情况,通过主动的实时改变座椅俯仰角度等方式调节,降低座椅晃动保持座椅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载具的座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座椅、可调节座椅的调节方法及载具


技术介绍

1、目前,在载具座椅领域中,为保证载具行进过程中座椅的稳定性,多通过改变座椅材质以及在座椅内增加弹簧、坐垫的方法来吸收震动,从而提高载具行进过程中座椅的稳定性,当前技术中,对座椅的减震方法大多为这类被动减震方法,这种减震的方法被动,且只能减弱振幅且使震动稍滞后,而不能完全消除震动,无法满足乘员对于座椅的稳定性及舒适性需求。并且在载具加速、减速等过程中,也会引起乘坐人前倾或后仰的趋势,造成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节座椅,应用于载具,包括:座椅本体,背部形成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纵截面的背面呈向下凸出的圆弧状;磁体,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磁悬浮支撑装置,所述磁悬浮支撑装置的上部设置有向下内凹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的纵截面呈圆弧状,所述磁悬浮支撑装置能够以所述支撑面接触所述支撑部的方式支撑所述座椅本体或产生磁场使所述磁体带动所述座椅本体悬浮于所述支撑面上方;第一直线导线,沿所述座椅本体的左右方向延伸,用于在所述座椅本体悬浮于所述支撑面上方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第一直线导线的电流产生的洛伦兹力以驱动所述座椅本体向前或向后摆动;直流电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与所述第一直线导线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直线导线通断电及通电状态的电流方向;处理装置,与所述直流电控制器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载具的状态信息控制所述直流电控制器。

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调节座椅还包括:第二直线导线,沿所述座椅本体的前后方向延伸,与所述直流电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在所述座椅本体悬浮于所述支撑面上方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第二直线导线的电流产生的洛伦兹力以驱动所述座椅本体向左或向右摆动。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调节座椅包括:多根所述第一直线导线,其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直线导线沿前后方向并列排布;多根所述第二直线导线,其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直线导线沿左右方向并列排布。

4、在一些实施例中,部分所述第一直线导线沿左右方向并列排布;部分所述第二直线导线沿前后方向并列排布。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调节座椅还包括:多个霍尔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和/或所述磁悬浮支撑装置。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下部的背面与所述支撑面相对应的部分为向下凸出的球面;所述支撑面为向下内凹的球面。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悬浮支撑装置包括:多个电磁铁,所述多个电磁铁设置于所述支撑面下方,并沿所述支撑面排布,用于提供排斥或吸附所述磁体的磁场。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调节座椅还包括以下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座椅通风装置,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用于向所述座椅本体上方吹气;支撑通风装置,设置于所述磁悬浮支撑装置的左右两侧,用于朝向所述座椅本体的侧方吹气;扬声器,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的上部。

9、第二方面,根据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座椅的调节方法,所述可调节座椅应用于载具,包括:座椅本体,背部形成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纵截面的背面呈向下凸出的圆弧状;磁体,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磁悬浮支撑装置,所述磁悬浮支撑装置的上部设置有向下内凹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的纵截面呈圆弧状,所述磁悬浮支撑装置能够以所述支撑面接触所述支撑部的方式支撑所述座椅本体或产生磁场使所述磁体带动所述座椅本体悬浮于所述支撑面上方;第一直线导线,沿所述座椅本体的左右方向延伸,用于在所述座椅本体悬浮于所述支撑面上方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第一直线导线的电流产生的洛伦兹力以驱动所述座椅本体向前或向后摆动;直流电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座椅本体,与所述第一直线导线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直线导线通断电及通电状态的电流方向;处理装置,与所述直流电控制器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载具的状态信息控制所述直流电控制器:

10、所述调节方法包括:通过磁悬浮支撑装置产生磁场,使所述磁体带动所述座椅本体悬浮于所述支撑面上方;通过所述处理装置根据所述载具的状态信息向所述直流电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所述载具的加速度信息、颠簸信息;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通过所述直流电控制器向所述第一直线导线提供直流电,使所述第一直线导线通过洛伦兹力带动所述座椅本体向前或向后摆动,以降低所述载具加速度和/或颠簸对所述座椅本体的晃动。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调节座椅还包括:第二直线导线,沿所述座椅本体的前后方向延伸,与所述直流电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在所述座椅本体悬浮于所述支撑面上方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第二直线导线的电流产生的洛伦兹力以驱动所述座椅本体向左或向右摆动;所述状态信息还包括:所述载具的转向信息;所述调节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通过所述直流电控制器向所述第二直线导线提供直流电,使所述第二直线导线通过洛伦兹力带动所述座椅本体向左或向右摆动。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悬浮支撑装置包括:多个电磁铁,所述多个电磁铁设置于所述支撑面下方,并沿所述支撑面排布,用于提供排斥或吸附所述磁体的磁场;所述调节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处理装置根据所述载具的状态信息控制所述电磁铁,调整所述磁场强弱,以降低所述载具颠簸对所述座椅本体的晃动。

13、第三方面,根据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载具,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可调节座椅。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载具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用于确定所述载具的加速度信息;和/或雷达,用于确定所述载具的颠簸信息。

15、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公开的可调节座椅,能够使座椅本体在悬浮状态下通过第一直线导线产生洛伦兹力调整座椅本体的俯仰角度,处理装置根据载具状态信息,控制直流电控制器,改变第一直线导线内电流的方向及大小,从而实现自动化座椅调节,同时,能够根据载具的状态情况,主动的实时改变座椅俯仰角度,保持座椅的稳定性,提升乘坐舒适程度。

1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座椅,应用于载具,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座椅,其中,所述可调节座椅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座椅,其中,所述可调节座椅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座椅,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座椅,其中,所述可调节座椅还包括:多个霍尔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和/或所述磁悬浮支撑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座椅,其中,所述支撑部下部的背面与所述支撑面相对应的部分为向下凸出的球面;所述支撑面为向下内凹的球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座椅,其中,所述磁悬浮支撑装置包括:多个电磁铁,所述多个电磁铁设置于所述支撑面下方,并沿所述支撑面排布,用于提供排斥或吸附所述磁体的磁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座椅,其中,所述可调节座椅还包括以下装置中的一种或多种:

9.一种可调节座椅的调节方法,所述可调节座椅应用于载具,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节座椅的调节方法,所述可调节座椅还包括:第二直线导线,沿所述座椅本体的前后方向延伸,与所述直流电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在所述座椅本体悬浮于所述支撑面上方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第二直线导线的电流产生的洛伦兹力以驱动所述座椅本体向左或向右摆动;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可调节座椅的调节方法,所述磁悬浮支撑装置包括:多个电磁铁,所述多个电磁铁设置于所述支撑面下方,并沿所述支撑面排布,用于提供排斥或吸附所述磁体的磁场;

12.一种载具,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可调节座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载具,其中,所述载具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座椅,应用于载具,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座椅,其中,所述可调节座椅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座椅,其中,所述可调节座椅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座椅,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座椅,其中,所述可调节座椅还包括:多个霍尔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和/或所述磁悬浮支撑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座椅,其中,所述支撑部下部的背面与所述支撑面相对应的部分为向下凸出的球面;所述支撑面为向下内凹的球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座椅,其中,所述磁悬浮支撑装置包括:多个电磁铁,所述多个电磁铁设置于所述支撑面下方,并沿所述支撑面排布,用于提供排斥或吸附所述磁体的磁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晓光许瀚李宗魏智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