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冷剂配管和制冷循环装置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基于在2017年2月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7-20265号,这里引用其记载内容。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循环所使用的制冷剂配管以及具备制冷剂配管的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2中记载有制冷循环所使用的消音装置。该消音装置减少传递到制冷循环的制冷剂的压缩机的驱动音和脉动音,且配置在压缩机吸入侧的低压制冷剂配管的中途。专利文献1的消音装置被称为直板型。具体而言,专利文献1的消音装置是在入口管与出口管之间将消音室形成为鼓出状而成的消音装置。专利文献2的消音装置被称为弯管型。专利文献2的消音装置为密闭型压缩机的消音装置,通过在密闭型压缩机的内部空间以及从吸入配管通向压缩部的制冷剂的吸入路径配设消音器,而利用上述消音器使压缩部所产生的脉动音衰减。具体而言,专利文献2的消音装置使将压缩机的内部空间与压缩部之间连接的连通管贯通地配设于形成为密闭构造的共鸣室内,在该连通管形成向共鸣室内开口的共鸣孔而形成共鸣型消音构造。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6150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62827号公报上述的消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剂配管,其特征在于,具备:分流部(162a、162g),该分流部使制冷循环(10)的蒸发器(14)的制冷剂出口侧且所述制冷循环的压缩机(11)的制冷剂吸入侧的制冷剂的流动分流;第一流路部(16a)和第二流路部(16b),在该第一流路部和第二流路部中,在所述分流部分流出的所述制冷剂相互并行地流动;以及合流部(162b、162g),该合流部使在所述第一流路部和所述第二流路部中流动的所述制冷剂合流,所述第一流路部和所述第二流路部的流路长度相互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2.07 JP 2017-0202651.一种制冷剂配管,其特征在于,具备:分流部(162a、162g),该分流部使制冷循环(10)的蒸发器(14)的制冷剂出口侧且所述制冷循环的压缩机(11)的制冷剂吸入侧的制冷剂的流动分流;第一流路部(16a)和第二流路部(16b),在该第一流路部和第二流路部中,在所述分流部分流出的所述制冷剂相互并行地流动;以及合流部(162b、162g),该合流部使在所述第一流路部和所述第二流路部中流动的所述制冷剂合流,所述第一流路部和所述第二流路部的流路长度相互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配管,其特征在于,该制冷剂配管具备形成双层管(16)的外管(161)和内管(162),所述第一流路部形成在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所述第二流路部形成在所述内管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剂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部和所述合流部由多个连通孔(162a、162b、162g)构成,该多个连通孔以使所述第一流路部与所述第二流路部连通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内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剂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连通孔包含分流连通孔(162a)和合流连通孔(162b),该分流连通孔配置在所述内管的第一端部,该合流连通孔配置在所述内管的第二端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剂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连通孔包含中间连通孔(162g),该中间连通孔配置在所述分流连通孔与所述合流连通孔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配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管的外表面形成有沿所述内管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槽部(162e)。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剂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部为沿所述内管的长度方向呈螺旋状延伸的螺旋槽部。8.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压缩机(11),该压缩机吸入制冷剂且压缩并排出制冷剂;散热器(12),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