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源单元和具有该热源单元的空气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3884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12:07
用于空气调节器(1)的热源单元(2)包括制冷剂回路,热源单元包括外壳(10),外壳容纳:压缩机(3),其连接到制冷剂回路;热源热交换器(5),其连接到制冷剂回路,并且构造成在制冷剂回路中循环的制冷剂与热源(104)间交换热量;以及配电箱(30),其具有顶部(31)和侧壁(32~34),配电箱容纳构造成控制空气调节器的电气部件(36),并具有包括空气入口(38)和空气出口(39)的空气通道(37),气流(41)通过空气通道从空气入口引导至空气出口,用于冷却至少一些电气部件,其中,冷却热交换器(22)容纳在外壳中并且连接到制冷剂回路,其中,热源单元还包括:冷却热交换器(22),其布置成供气流(41)流过并在制冷剂和气流间交换热量,冷却热交换器(22)连接到从液体制冷剂管线(25)和吸气管线(26)分支的旁通管线(24),其中,旁通管线(24)在冷却热交换器的上游具有阀(20);以及控制器(65),其构造成控制阀(20)处于阀(20)关闭的关模式和阀(20)打开的开模式。

Heat source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with the heat source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源单元和具有该热源单元的空气调节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源单元和具有该热源单元的空气调节器。空气调节器通常采用热泵来冷却和/或加热一个或多个待调节房间内的空气。热泵通常包括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至少具有压缩机、热源热交换器、膨胀阀和至少一个室内热交换器。热源单元应理解为包括热源热交换器的空气调节器(热泵)的单元,该热源热交换器用于在诸如空气、地面或水之类的热源与在制冷剂回路中流动的制冷剂之间传递热能。
技术介绍
已知的热源单元通常包括:至少容纳压缩机的外壳;热源热交换器;以及容纳电气部件的配电箱,该电气部件构造成控制空气调节器、特别是热泵的制冷剂回路。包含在配电箱中的至少一些电气部件需要冷却。为此目的,JP2016-191505A公开了一种配电箱,该配电箱具有:空气通道,该空气通道包括通向外壳内部的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以及风扇,该风扇构造成引导空气从空气入口流过空气通道到空气出口,以冷却电气部件。电气部件将热量传递给在空气通道中流动的空气。随后将加热的空气引入外壳的内部。类似的公开内容可以在US2016/0258636A1中找到。为了支持电气部件的冷却,US2016/0258636A1还提出了一种散热板,其配置有与电气部件直接接触的第一部分和在配电箱外部的第二部分。连接到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管道联接到散热板的第二部分。可能出于维护原因或需要对包含在配电箱中的控制器进行修改而接近配电箱。在US2016/0258636A1的构造中,制冷剂管道必须从散热板的第二部分拆卸。由于制冷剂管道脆弱,因此,存在损坏制冷剂管道的风险。另外,容纳在热源单元的外壳中的诸如压缩机、液体接收器或油分离器的热制冷剂部件也会散热。在某些情况下,热源单元配置在诸如建筑物内的安装室之类的安装环境或空间中。当使用水作为热源时尤其如此。由于热源单元是作为整体进行散热的,因此,安装室中的温度可能会升高,这被认为是不利的。如果安装室中还安装了其它设备,而其它设备对高温很敏感,则可能需要额外冷却安装室。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2016-191505A专利文献2:US2016/0258636A1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空气调节器的热源单元和具有该热源单元的空气调节器,其可以减少或甚至消除由热源单元散发的热量。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思想是提供一种冷却热交换器,该冷却热交换器连接到空气调节器的制冷剂回路并供制冷剂流过。冷却热交换器布置成供通过配电箱的空气通道引入的气流流过,由此冷却空气。其结果是,可以减少或甚至消除由热源单元、特别是在冷却电气部件之后从配电箱排出的空气散发的热量。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连接到空气调节器的制冷剂回路的冷却热交换器可能对空气调节器的运行条件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空气调节器的热源单元和具有该热源单元的空气调节器,其中,冷却热交换器用于冷却流过配电箱的空气通道的空气,从而回收从电气部件散发的热量并使用空气调节器的制冷剂回路中的热量。鉴于此,有利的是,冷却热交换器布置在制冷剂回路中,以便能够在进行热回收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空气调节器可能容量和运行的任何不利影响。此外,需要一种简单的控制机构来控制流过冷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流动,以使成本最小化。根据一个方面并且为了解决至少一个上述目的,提出了一种技术方案1所限定的热源单元。包括具有该热源单元的空气调节器的其它实施例在从属技术方案、以下描述和附图中加以限定。根据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空气调节器的热源单元。通常,空气调节器可以在冷却运行中运行,以冷却待调节的房间(或多个房间),并且可选地在加热运行中运行,以加热待调节的房间(或多个房间)。如果空气调节器构造成用于一个以上的房间,则甚至可以想到用混合运行,在该混合运行中,一个待调节的房间被冷却而另一个待调节的房间被加热。提出的空气调节器包括制冷剂回路。如前所述,制冷剂回路可以构成热泵并且至少包括压缩机、热源热交换器、膨胀阀和至少一个室内热交换器。根据一个方面的热源单元包括外壳,该外壳限定热源单元的内部和热源单元的外部。外壳至少容纳压缩机、热源热交换器、配电箱和冷却热交换器。冷却热交换器可以用作制冷剂回路中的蒸发器,因此也可以称为蒸发器。外壳还可以容纳制冷剂回路的储存器、油分离器、液体接收器和膨胀阀。容纳在外壳中的制冷剂回路的部件、特别是压缩机和热源热交换器将连接到制冷剂回路。此外,热源热交换器构造成在制冷剂回路中循环的制冷剂与热源、特别是水间进行热交换,但也可以想到空气和地面作为热源。配电箱容纳电气部件,该电气部件构造成控制空气调节器、特别是热泵。配电箱至少具有顶部和侧壁。配电箱的底端可以是敞开的或具有底部。侧壁大致沿垂直方向从底部延伸到顶部。在这种情况下,“沿垂直方向”不要求侧壁垂直定向,即使这也是一种可能性。而是,侧壁也可以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只要侧壁与垂直方向所成角度不超过45°,则应理解为侧壁沿垂直方向延伸。为了能够冷却包含在配电箱中的至少一些电气部件,提出一种包括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的空气通道。根据一个方面,至少空气出口布置在配电箱中,以通向外壳的内部。如果容纳在外壳中的热制冷剂部件也要冷却,则这是特别优选的,这将在后面描述。然而,还可以想到的是,空气出口通向外壳的外部。空气入口也可以布置成通向外壳的外部或通向外壳的内部。可以通过自然对流引入从空气入口流过空气通道到空气出口的气流。或者,如下所述,可以在空气入口或空气出口处设置风扇以引导气流。提出一种连接到空气调节器的制冷剂回路的冷却热交换器,以使来自被散发到热源单元周围的电气部件的热量最小化。冷却热交换器可以布置在配电箱的一个侧壁上,例如布置在空气通道的空气出口。在任何情况下,冷却热交换器布置成供气流流过并在制冷剂和气流间交换热量。此外,冷却热交换器连接到旁通管线,该旁通管线从例如连接到热源热交换器的液体制冷剂管线和例如连接到压缩机吸入侧的吸气管线分支。在这种情况下,“液体制冷剂管线”应理解为其中流动的制冷剂处于液相的制冷剂回路的管线。在这种情况下,“吸气管线”应理解为其中流有气体制冷剂的压缩机吸入侧的制冷剂回路的管线。根据一个示例,液体制冷剂管线是连接热源热交换器和室内热交换器的管线。此外,在该示例中,旁通管线可以连接到液体制冷剂管线,其中膨胀阀插设在旁通管线和热源热交换器间。在一个特定示例中,吸气管线可以是连接到压缩机的吸入侧的管线,其中可以插设有诸如储存器之类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换句话说,冷却热交换器连接到旁通管线,该旁通管线从例如连接到热源热交换器的液体制冷剂管线和例如连接到压缩机吸入侧的吸气管线分支。然而,还可以想到的是,储存器配置在旁通管线与吸气管线的连接和压缩机的吸入侧间。该方面的益处在于,只要压缩机运行,冷却热交换器就可以始终运行,从而获得可靠的系统而不会对空气调节器的制冷剂回路造成不利影响。另外,这种布置可有效地使用在空气调节器的加热运行期间从制冷剂回路中的电气部件散发的热量。因此,在一种情况下,通过空气入口引入的空气可以通过空气和流过旁通管线并流过冷却热交换器的制冷剂间的热传递来冷却,由此制冷剂的温度升高并且至少一些制冷剂蒸发。因此,通过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源单元(2),用于包括制冷剂回路的空气调节器(1),所述热源单元包括外壳(10),所述外壳(10)容纳:压缩机(3),所述压缩机(3)连接到所述制冷剂回路;热源热交换器(5),所述热源热交换器(5)连接到所述制冷剂回路,并且构造成在所述制冷剂回路中循环的制冷剂与热源(104)间交换热量;以及配电箱(30),所述配电箱(30)具有顶部(31)和侧壁(32~34),所述配电箱容纳电气部件(36),所述电气部件(36)构造成控制所述空气调节器,并且所述配电箱具有空气通道(37),所述空气通道(37)包括空气入口(38)和空气出口(39),气流(41)通过所述空气通道从所述空气入口引导至所述空气出口,用于冷却至少一些所述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单元还包括:冷却热交换器(22),所述冷却热交换器(22)容纳在所述外壳中并连接到所述制冷剂回路,其中,所述冷却热交换器(22)布置成供所述气流(41)流过并在所述制冷剂和所述气流间交换热量,所述冷却热交换器(22)连接到从液体制冷剂管线(25)和吸气管线(26)分支的旁通管线(24),其中,所述旁通管线(24)在所述冷却热交换器的上游具有阀(20)、优选为电磁阀;以及控制器(65),所述控制器(65)构造成控制所述阀(20)处于所述阀(20)关闭的关模式和所述阀(20)打开的开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2.10 EP 17155598.0;2017.07.20 EP 17182313.11.一种热源单元(2),用于包括制冷剂回路的空气调节器(1),所述热源单元包括外壳(10),所述外壳(10)容纳:压缩机(3),所述压缩机(3)连接到所述制冷剂回路;热源热交换器(5),所述热源热交换器(5)连接到所述制冷剂回路,并且构造成在所述制冷剂回路中循环的制冷剂与热源(104)间交换热量;以及配电箱(30),所述配电箱(30)具有顶部(31)和侧壁(32~34),所述配电箱容纳电气部件(36),所述电气部件(36)构造成控制所述空气调节器,并且所述配电箱具有空气通道(37),所述空气通道(37)包括空气入口(38)和空气出口(39),气流(41)通过所述空气通道从所述空气入口引导至所述空气出口,用于冷却至少一些所述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单元还包括:冷却热交换器(22),所述冷却热交换器(22)容纳在所述外壳中并连接到所述制冷剂回路,其中,所述冷却热交换器(22)布置成供所述气流(41)流过并在所述制冷剂和所述气流间交换热量,所述冷却热交换器(22)连接到从液体制冷剂管线(25)和吸气管线(26)分支的旁通管线(24),其中,所述旁通管线(24)在所述冷却热交换器的上游具有阀(20)、优选为电磁阀;以及控制器(65),所述控制器(65)构造成控制所述阀(20)处于所述阀(20)关闭的关模式和所述阀(20)打开的开模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源单元,其特征在于,毛细管(21)和所述阀(20)配置在所述冷却热交换器(22)的上游的所述旁通管线(24)中。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65)构造成允许手动设定所述关模式。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65)构造成基于所述空气调节器的运行条件在所述关模式和所述开模式间切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65)构造成当所述空气调节器(1)的所需冷却容量超过预定阈值时,将所述阀(20)切换到所述关模式。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热源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65)构造成在包括所述空气调节器的启动和回油运行的所述空气调节器(10)的特定控制模式期间,将所述阀(20)切换到所述关模式。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源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容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皮尔梅茲河野聡小岛明治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大金欧洲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