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自行车便携停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3151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区自行车便携停车装置,包括底板和环形布置在底板上的支撑柱;绕着环形布置在底板上的支撑柱螺旋设置有轨道,轨道包括螺旋弯导轨、变轨和坡度轨,螺旋弯导轨螺旋安装在支撑柱上,坡度轨一端与底板过渡连接,坡度轨另一端与螺旋弯导轨过渡连接,螺旋弯导轨上设有若干变轨,变轨位于螺旋弯导轨外侧且变轨上的两个导轨槽与螺旋弯导轨上相对应的导轨槽相连通,变轨装置用于控制变轨的导轨槽与螺旋弯导轨的导轨槽的通闭;运载小车用于将停放在运载小车上的自行车运送到相应的变轨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仅需要通过轨道连接以及基本的搭建便可以投入使用,节省材料,空间利用率高。

Portable Parking Device for Bicycles in Residential Are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区自行车便携停车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
,具体涉及一种小区自行车便携停车装置。
技术介绍
美丽中国的提出,使得保护环境,绿色出行的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使用自行车出行,随着自行车数量的急剧增长,车位不够用,于是立体停放装置便产生了,目前市场上自行车立体停放装置基本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双层自行车停放装置、直立式自行车停车架、悬挂式停车架、升降式停车装置、横移式停车装置等。目前,小区给与的自行车停车场所基本上都是小型的车库,但大多数户主的车库都用来放置闲置物品,自行车大多停放在公共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区自行车便携停车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小区自行车便携停车装置,包括底板和环形布置在底板上的支撑柱;绕着环形布置在底板上的支撑柱螺旋设置有轨道,轨道上设有两条用于运载小车运行的导轨槽;轨道包括螺旋弯导轨、变轨和坡度轨,螺旋弯导轨螺旋安装在支撑柱上,坡度轨一端与底板过渡连接,坡度轨另一端与螺旋弯导轨靠近底板一侧的自由端过渡连接,螺旋弯导轨上设有若干变轨,变轨位于螺旋弯导轨外侧且变轨上的两个导轨槽与螺旋弯导轨上相对应的导轨槽相连通,在变轨的导轨槽与螺旋弯导轨的导轨槽相连通处设有变轨装置,变轨装置用于控制变轨的导轨槽与螺旋弯导轨的导轨槽的通闭;变轨远离螺旋弯导轨的一端设有挡板;运载小车用于将停放在运载小车上的自行车运送到相应的变轨上。进一步地,所述的变轨装置为铰接在变轨上的导板,变轨装置由舵机通过齿轮传动控制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柱焊接在底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的螺旋弯导轨和坡度轨均通过L型角件使用螺钉固定在支撑柱上。进一步地,所述的运载小车包括带有车轮的架体,架体上的停车板,架体在运载小车运行方向的一端设有限位开关,停车板在靠近限位开关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自行车的前轮停放架。进一步地,所述的停车板远离前轮停放架的一侧设有用于稳固自行车后轮的凹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采用螺旋结构实现多层停车,通过变轨实现对车辆的准确停放,运载小车的辅助,使得停车趋向于自动化,节省人力,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仅需要通过轨道连接以及基本的搭建便可以投入使用,节省材料,空间利用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变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变轨装置装配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运载小车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停车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支撑柱,3、L型角件,4、螺钉,5、挡板,6、螺旋弯导轨,7、变轨,8、坡度轨,9、舵机,10、变轨装置,11、运载小车,12、限位开关,13、自行车,14、停车板,15、前轮停放架,16、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小区自行车便携停车装置,包括底板1和环形布置在底板1上的支撑柱2;绕着环形布置在底板1上的支撑柱2螺旋设置有轨道,轨道上设有两条用于运载小车11运行的导轨槽;轨道包括螺旋弯导轨6、变轨7和坡度轨8,螺旋弯导轨6螺旋安装在支撑柱2上,坡度轨8一端与底板1圆弧过渡连接,坡度轨8另一端与螺旋弯导轨6靠近底板1一侧的自由端圆弧过渡连接,螺旋弯导轨6上设有若干变轨7,变轨7位于螺旋弯导轨6外侧且变轨7上的两个导轨槽与螺旋弯导轨6上相对应的导轨槽相连通,在变轨7的导轨槽与螺旋弯导轨6的导轨槽相连通处设有变轨装置10,变轨装置10用于控制变轨7的导轨槽与螺旋弯导轨6的导轨槽的通闭;变轨7远离螺旋弯导轨6的一端设有挡板5;运载小车11用于将停放在运载小车11上的自行车运送到相应的变轨7上。所述的运载小车11包括带有车轮的架体,运载小车11两侧的车轮分别位于轨道相应的导轨槽中,架体上的停车板14,架体在运载小车11运行方向的一端设有限位开关12,停车板14在靠近限位开关12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自行车13的前轮停放架15。运载小车11内部有两条互不干扰的电路,两个电路接在一个三位开关上面,一个电路连接的是前进挡即三位开关的I挡,另一个电路连接的是后退挡即三位开关的II挡,车头前端安装限位开关12,所述限位开关12串联在前进挡电路里面。底板1上设有电子显示板和相应的控制按钮,每个变轨7内均安置有运载小车11,通过电子显示板上的显示得知每个变轨7内的是否有自行车停放。当需要停车时,按下相应的控制按钮,使得运载小车11倒退,此时相应的变轨装置10旋转动作使得相应的变轨7与螺旋弯导轨6的导轨槽连通,运载小车11由变轨7的导轨槽进入螺旋弯导轨6的导轨槽后顺着螺旋弯导轨6的导轨槽向下移动,并最终通过坡度轨8的导轨槽移动至底板1上,将自行车13放置在运载小车11上,再使得运载小车11前进,运载小车11顺着坡度轨8的导轨槽、螺旋弯导轨6的导轨槽和变轨7的导轨槽进入变轨7的停车位,当运载小车11前部的限位开关12触碰到挡板5时,运载小车11前进挡停止工作。取车时的工作原理同停车时的工作流程。初始时,所有的变轨7与螺旋弯导轨6的导轨槽均处于闭合状态,当有停车指令或者取车指令时,相应的变轨7与螺旋弯导轨6的导轨槽相连通,保证运载小车11能够沿着螺旋弯导轨6的导轨槽螺旋移动而避免误入其他的变轨7导轨槽中。进一步地,所述的变轨装置10为铰接在变轨7上的导板,导板与转轴传动连接,转轴的一端套装有齿轮,变轨装置10由舵机9通过齿轮传动控制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柱2焊接在底板1上。进一步地,所述的螺旋弯导轨6和坡度轨8均通过L型角件3使用螺钉4固定在支撑柱2上。将L型角件3放置在螺旋弯导轨6和坡度轨8所构成的直角处,通过螺钉4穿过L型角件3的相应侧面实现螺旋弯导轨6和坡度轨8的固定。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的停车板14远离前轮停放架15的一侧设有用于稳固自行车13后轮的凹槽16。停车板14用来停放自行车13,自行车13停车时,将自行车13前轮卡入所述前轮停放架15之间,而自行车13的后轮则置于凹槽16,实现后轮的固定。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停车装置的大小合理布置适当数量的变轨,通过改变螺旋弯导轨的螺旋圈数来改变停车位的数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区自行车便携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环形布置在底板(1)上的支撑柱(2);绕着环形布置在底板(1)上的支撑柱(2)螺旋设置有轨道,轨道上设有两条用于运载小车(11)运行的导轨槽;轨道包括螺旋弯导轨(6)、变轨(7)和坡度轨(8),螺旋弯导轨(6)螺旋安装在支撑柱(2)上,坡度轨(8)一端与底板(1)过渡连接,坡度轨(8)另一端与螺旋弯导轨(6)靠近底板(1)一侧的自由端过渡连接,螺旋弯导轨(6)上设有若干变轨(7),变轨(7)位于螺旋弯导轨(6)外侧且变轨(7)上的两个导轨槽与螺旋弯导轨(6)上相对应的导轨槽相连通,在变轨(7)的导轨槽与螺旋弯导轨(6)的导轨槽相连通处设有变轨装置(10),变轨装置(10)用于控制变轨(7)的导轨槽与螺旋弯导轨(6)的导轨槽的通闭;变轨(7)远离螺旋弯导轨(6)的一端设有挡板(5);运载小车(11)用于将停放在运载小车(11)上的自行车运送到相应的变轨(7)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区自行车便携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环形布置在底板(1)上的支撑柱(2);绕着环形布置在底板(1)上的支撑柱(2)螺旋设置有轨道,轨道上设有两条用于运载小车(11)运行的导轨槽;轨道包括螺旋弯导轨(6)、变轨(7)和坡度轨(8),螺旋弯导轨(6)螺旋安装在支撑柱(2)上,坡度轨(8)一端与底板(1)过渡连接,坡度轨(8)另一端与螺旋弯导轨(6)靠近底板(1)一侧的自由端过渡连接,螺旋弯导轨(6)上设有若干变轨(7),变轨(7)位于螺旋弯导轨(6)外侧且变轨(7)上的两个导轨槽与螺旋弯导轨(6)上相对应的导轨槽相连通,在变轨(7)的导轨槽与螺旋弯导轨(6)的导轨槽相连通处设有变轨装置(10),变轨装置(10)用于控制变轨(7)的导轨槽与螺旋弯导轨(6)的导轨槽的通闭;变轨(7)远离螺旋弯导轨(6)的一端设有挡板(5);运载小车(11)用于将停放在运载小车(11)上的自行车运送到相应的变轨(7)上。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磊杨峰王彦淞罗明慧尚伟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