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钢筋笼及采用该钢筋笼进行地铁站施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31104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6: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筋笼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预制钢筋笼,包括由若干平行的第一“L”形钢筋组合成的“L”形内侧钢筋架、由若干平行的第二“L”形钢筋组合成的“L”形外侧钢筋架;所述第一“L”形钢筋包括侧墙内筋节段和底板面筋节段,所述第二“L”形钢筋包括侧墙外筋节段和底板底筋节段;所述“L”形内侧钢筋架设置在所述“L”形外侧钢筋架的内侧,且所述侧墙内筋节段与所述底板面筋节段一一对应,所述侧墙外筋节段与所述底板底筋节段一一对应;所述侧墙内筋节段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侧墙外筋节段连接,所述底板面筋节段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底板底筋节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涉有效减少钢筋笼的加工难度,保证钢筋笼绑扎的准确性和效率。

A Prefabricated Reinforcement Cag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onstruction of Metro 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钢筋笼及采用该钢筋笼进行地铁站施工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筋笼
,特别涉及一种预制钢筋笼及采用该钢筋笼进行地铁站施工的方法。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目前地铁车站的施工多采用现浇施工,现浇施工主要顺序包括先进行基坑开挖,待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施工垫层及防水层,垫层及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开始绑扎钢,钢筋绑扎完成后开始浇筑混凝土。在该过程中,钢筋笼是在基坑坑底就地绑扎的,该现扎钢筋笼的侧墙外部钢筋和底板底筋为两根钢筋,需要通过在板墙交界处互锚才能实现连接;侧墙内部钢筋和底板面筋也是两个钢筋,也是需要通过在板墙交界处才能互锚实现连接;且底板两个面之间的分布筋还需要设置大量的拉筋;再者,钢筋笼在基坑挖至设计标高才能开始绑扎,钢筋笼绑扎受制于基坑开挖的完成时间;钢筋笼的绑扎在基坑底部进行,基坑底部空间局促,施工条件差,使得施工精度及质量难以保证;基坑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倒塌风险,在基坑底部进行钢筋笼绑扎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存在一定的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钢筋笼,该钢筋笼根据侧墙钢筋和底板钢筋的连接关系,在基坑外提前加工成形,提高钢筋笼的绑扎精度和施工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钢筋笼,包括:由若干平行的第一“L”形钢筋组合成的“L”形内侧钢筋架、由若干平行的第二“L”形钢筋组合成的“L”形外侧钢筋架;所述第一“L”形钢筋包括侧墙内筋节段和底板面筋节段,所述第二“L”形钢筋包括侧墙外筋节段和底板底筋节段;所述“L”形内侧钢筋架设置在所述“L”形外侧钢筋架的内侧,且所述侧墙内筋节段与所述底板面筋节段一一对应,所述侧墙外筋节段与所述底板底筋节段一一对应;所述侧墙内筋节段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侧墙外筋节段连接,所述底板面筋节段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底板底筋节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L”形内侧钢筋架和“L”形外侧钢筋架,且“L”形内侧钢筋架和“L”形外侧钢筋架模仿现扎钢筋笼中侧墙筋和底板筋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将“L”形内侧钢筋架设置在“L”形外侧钢筋架内侧使得所述第一“L”形钢筋与所述第二“L”形钢筋一一对应,保证预制钢筋笼的结构符合建筑施工中对侧墙筋和底板筋的结构和连接关系的要求;为保证该预制钢筋笼的形状和结构的稳固性,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使得组成侧墙钢筋结构的侧墙内筋节段和侧墙外筋节段通过第一连接件实现固定连接,使得组成底板钢筋结构的底板面筋节段与底板底筋节段通过第二连接件实现固定连接,进而保证预制钢筋笼结构的稳固性。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底板的底筋和侧墙的外侧钢筋合二为一变成一根钢筋,将侧墙的内侧钢筋同底板的面筋合二为一也变成一根钢筋;并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使“L”形内侧钢筋架和“L”形外侧钢筋架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这样板墙节点处的钢筋根数大大减少,有效减少钢筋笼的加工难度,实现钢筋笼由现扎转变为工厂预制加工,保证钢筋笼绑扎的准确性和效率。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z”形钢筋,所述第一“z”形钢筋的两个平行端分别焊接在所述侧墙内筋节段和所述侧墙外筋节段上;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z”形钢筋,所述第二“z”形钢筋的两个平行端分别焊接在所述底板面筋节段和所述底板底筋节段上。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设置成“z”形钢筋,特别是在板墙交界处增设水平和竖向的“Z”形钢筋将“L”形内侧钢筋架和“L”形外侧钢筋架连接,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这样板墙节点处的钢筋根数大大减少,有效减少预制钢筋笼的加工难度。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一”字形钢筋,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V”字形钢筋;所述“一”字钢筋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侧墙内筋节段、所述侧墙外筋节段上;所述“V”字形钢筋的两端焊接在所述底板底筋节段上,所述“V”字形钢筋的顶尖部焊接在所述底板面筋节段上。作为优选,所述“L”形外侧钢筋架上的所述底板面筋节段上设置有若干垂直所述底板面筋节段的纵向筋。作为优选,还包括若干“一”字形腋角筋,所述“一”字形腋角筋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侧墙内筋节段和所述底板面筋节段上。作为优选,还包括若干平面型钢筋架,所述若干平面型钢筋架包括第一平面型钢筋架、第二平面型钢筋架、第三平面型钢筋架、第四平面型钢筋架、第五平面型钢筋架;所述第一平面型钢筋架铺设在所述“L”形内侧钢筋架上的所述底板底筋节段上;所述第二平面型钢筋架铺设在所述“L”形内侧钢筋架上的所述底板面筋节段上;所述第三平面型钢筋架铺设在由所述若干“一”字形腋角筋形成的平面上;所述第四平面型钢筋架铺设在所述“L”形内侧钢筋架上的所述侧墙内筋节段上;所述第五平面型钢筋架铺设在所述“L”形外侧钢筋架上的所述侧墙外筋节段上。作为优选,还包括第六平面型钢筋架;所述第五平面型钢筋架铺设在远离所述底板底筋节段的所述侧墙外筋节段上,所述第六平面型钢筋架铺设在所述“L”形外侧钢筋架上的所述侧墙外筋节段,且铺设在靠近所述底板底筋节段的所述侧墙外筋节段上。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若干个平面型钢筋架,各个平面型钢筋架对应现扎钢筋笼的结构,铺设在的预制钢筋笼上,进一步完善的钢筋笼的结构,减少钢筋笼在基坑内的施工需要,提高施工的效率。作为优选,所述平面型钢筋架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水平筋,所述若干水平筋通过若干交叉的焊接筋焊接固成在同一平面上。作为优选,所述侧墙内筋节段的长度小于所述侧墙外筋节段的长度,所述底板面筋节段的长度小于所述底板底筋节段的长度。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采用本专利技术的预制钢筋笼进行地铁站施工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开挖基坑至预设标高位置;S2:在所述预设标高位置构筑垫层和防水层;S3:将所述预制钢筋笼吊装至基坑内钢筋笼安装位置,采用套筒连接或者焊接的方法对相邻的所述预制钢筋笼进行连接;S4:浇筑混凝土,完成地铁站的施工。附图说明现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扎钢筋笼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的正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优化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的结构的正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设置有若干平面型钢筋架的爆炸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设置有若干平面型钢筋架的正视图;图中:101、侧墙內筋;102、侧墙外筋;103、底板面筋;104、底板底筋;105、侧墙分布筋;106、底板分布筋;107、拉筋;2、“L”形内侧钢筋架;21、第一“L”形钢筋;211、侧墙内筋节段;212、底板面筋节段;3、“L”形外侧钢筋架;31、第二“L”形钢筋;311、侧墙外筋节段;312、底板底筋节段;4、第一“z”形钢筋;5、第二“z”形钢筋;6、“一”字形钢筋;7、“V”字形钢筋;8、纵向筋;9、“一”字形腋角筋;11、第一平面型钢筋架;12、第二平面型钢筋架;13、第三平面型钢筋架;14、第四平面型钢筋架;15、第五平面型钢筋架;16、第六平面型钢筋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2~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制钢筋笼,包括:由若干平行的第一“L”形钢筋21组合成的“L”形内侧钢筋架2、由若干平行的第二“L”形钢筋31组合成的“L”形外侧钢筋架3;所述第一“L”形钢筋21包括侧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钢筋笼,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平行的第一“L”形钢筋组合成的“L”形内侧钢筋架、由若干平行的第二“L”形钢筋组合成的“L”形外侧钢筋架;所述第一“L”形钢筋包括侧墙内筋节段和底板面筋节段,所述第二“L”形钢筋包括侧墙外筋节段和底板底筋节段;所述“L”形内侧钢筋架设置在所述“L”形外侧钢筋架的内侧,且所述侧墙内筋节段与所述底板面筋节段一一对应,所述侧墙外筋节段与所述底板底筋节段一一对应;所述侧墙内筋节段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侧墙外筋节段连接,所述底板面筋节段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底板底筋节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钢筋笼,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平行的第一“L”形钢筋组合成的“L”形内侧钢筋架、由若干平行的第二“L”形钢筋组合成的“L”形外侧钢筋架;所述第一“L”形钢筋包括侧墙内筋节段和底板面筋节段,所述第二“L”形钢筋包括侧墙外筋节段和底板底筋节段;所述“L”形内侧钢筋架设置在所述“L”形外侧钢筋架的内侧,且所述侧墙内筋节段与所述底板面筋节段一一对应,所述侧墙外筋节段与所述底板底筋节段一一对应;所述侧墙内筋节段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侧墙外筋节段连接,所述底板面筋节段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底板底筋节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z”形钢筋,所述第一“z”形钢筋的两个平行端分别焊接在所述侧墙内筋节段和所述侧墙外筋节段上;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z”形钢筋,所述第二“z”形钢筋的两个平行端分别焊接在所述底板面筋节段和所述底板底筋节段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一”字形钢筋,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V”字形钢筋;所述“一”字钢筋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侧墙内筋节段、所述侧墙外筋节段上;所述“V”字形钢筋的两端焊接在所述底板底筋节段上,所述“V”字形钢筋的顶尖部焊接在所述底板面筋节段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外侧钢筋架上的所述底板面筋节段上设置有若干垂直所述底板面筋节段的纵向筋。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预制钢筋笼,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一”字形腋角筋,所述“一”字形腋角筋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侧墙内筋节段和所述底板面筋节段上。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燕孙菁王建翟利华杨德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