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明挖车站与大跨度双联拱暗挖隧道接口处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铁建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明挖车站与大跨度双联拱暗挖隧道接口处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明挖法车站及盾构法隧道是地铁设计中最常用的结合方式。由于受到地面既有建筑物、地下密集管线以及地面繁忙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暗挖法在地下结构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在实际工程中,地铁暗挖隧道一般采用净跨6~8m的马蹄型单洞形式,其优点是跨度小、结构受力安全且车站明挖结构与暗挖隧道的接口易于处理。随着城市地铁的高速发展,多线并行的大跨度隧道将越来越多。相比于小跨度单洞暗挖隧道,车站明挖结构与大跨度双洞暗挖隧道的接口设计更为复杂,两种受力模式不同的结构在接口处容易出现变形不协调和应力集中,仍采用传统的工艺会导致施工难度大,而且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提高安全性的明挖车站与大跨度双联拱暗挖隧道接口处的施工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明挖车站与大跨度双联拱暗挖隧道接口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车站明挖基坑内设置钻孔灌注桩、车站主体侧墙及砼支撑梁;在所述车站主体侧墙内设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明挖车站与大跨度双联拱暗挖隧道接口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车站明挖基坑内设置钻孔灌注桩、车站主体侧墙及砼支撑梁;在所述车站主体侧墙内设置环框梁;在所述车站主体侧墙内暗挖隧道位置处设置第一洞口环梁,在所述第一洞口环梁内设置素砼墙;待所述环框梁及所述第一洞口环梁达到预设砼强度百分比时,拆除所述砼支撑梁并破除所述素砼墙;在所述第一洞口环梁围成的区域内开挖隧道正洞,在所述隧道正洞内设置隧道初支结构和隧道二衬砼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明挖车站与大跨度双联拱暗挖隧道接口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车站明挖基坑内设置钻孔灌注桩、车站主体侧墙及砼支撑梁;在所述车站主体侧墙内设置环框梁;在所述车站主体侧墙内暗挖隧道位置处设置第一洞口环梁,在所述第一洞口环梁内设置素砼墙;待所述环框梁及所述第一洞口环梁达到预设砼强度百分比时,拆除所述砼支撑梁并破除所述素砼墙;在所述第一洞口环梁围成的区域内开挖隧道正洞,在所述隧道正洞内设置隧道初支结构和隧道二衬砼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挖车站与大跨度双联拱暗挖隧道接口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在所述第一洞口环梁围成的区域内开挖隧道正洞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车站明挖基坑内开挖隧道中导洞;在所述隧道中导洞内建造隧道中隔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明挖车站与大跨度双联拱暗挖隧道接口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在所述第一洞口环梁围成的区域内开挖隧道正洞,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洞口环梁围成的区域内均依次开挖隧道正洞一区、隧道正洞二区、隧道正洞三区及隧道正洞四区,所述隧道正洞一区位于所述隧道正洞二区的上方,所述隧道正洞三区位于所述隧道正洞四区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明挖车站与大跨度双联拱暗挖隧道接口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在所述第一洞口环梁围成的区域内开挖隧道正洞,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台阶法施工所述隧道中导洞;利用CRD法施工隧道正洞。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玮,连长江,黎钜宏,伍伟杰,林永安,牛伟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