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槽检测后修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3082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坑槽检测后修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初始坑槽底部最深处与路面的间距a;S2、确定切割范围;S3、切割;S4、对切割范围内的路面进行破碎;S5、回收坑槽内的碎料;S6、整平坑槽底面;S7、向坑槽内加入填料,填料包括回收料和新料;S8、夯实整平填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工艺,需要切割的部位少,对设备和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整体施工周期短;同时在使用了回收料的同时,保证了修补位置处的质量。

Repairing technology after pit de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坑槽检测后修补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路面养护
,进一步涉及高效节能的沥青路面修复技术,具体涉及坑槽检测后修补工艺。
技术介绍
路面坑槽(potholes)指的是在行车作用下,路面骨料局部脱落而产生的坑洼,是沥青路面易发多发的常见病害,影响行车安全性、舒适性和路容路貌。如果养护维修不及时,会对行车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同时会加剧养护成本的增加。现有的坑槽修补,一般遵循的是圆洞方补,斜洞正补的原则,使维修面是矩形,四周同路面标线平行或垂直,范围的话可以根据表面病害实际范围向四周扩大。但是这样的传统切割方式,因为切割范围是工作人员凭借肉眼判断结合工作经验来进行的,切割的形状和尺寸均不规范,导致填补的质量无法统一,如果切割的范围比较大,一方面不仅增加了施工时间,另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新料填补坑槽,对设备的规格和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即使现有技术能够对切割下来的沥青进行部分处理回收,但是回收材料的各项性能是明显弱于新料,这就导致用回收料修补的部位其之后再次出现病害的几率远大于用新料修补的部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施工时间短、对设备和技术要求不高、修补位置再次出现病害几率低的坑槽检测后修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初始坑槽底部最深处与路面的间距a;S2、确定切割范围;S3、切割;S4、对切割范围内的路面进行破碎;S5、回收坑槽内的碎料;S6、整平坑槽底面;S7、向坑槽内加入填料,所述填料包括回收料和新料;S8、夯实整平填料。进一步地,所述S1包括以下步骤:S11、在坑槽的正上方设置一个挡光板;S12、在坑槽边缘的某一点竖直放下一个光源,利用设置在挡光板下面的机器视觉设备从垂直的角度记录下阴影,然后关闭光源;S13、在坑槽边缘的另一点竖直放下一个光源,利用同一个机器视觉设备在同一个位置从垂直角度记录下阴影,然后关闭光源;S14、将两次记录的阴影比对,标记出两处阴影中基本重合的位置;S15、利用激光测距设备从同一高度测量上述标记的位置;S16、测量到深度最大的位置即为初始坑槽底部最深处,该深度即为a。进一步地,所述S2包括以下步骤:S21、根据坑槽的形状确定若干沟槽;S22、根据沟槽确定位于坑槽外的切割轨迹。进一步地,所述S21包括以下步骤:S211、选取若干坑槽侧壁向内凸的部分,所选取食物部分其向内凸的长度l>坑槽侧壁所有向内凸部分向内凸的平均长度S212、将选取部分的端点进行连线,在坑槽的底面沿着这些连线开出若干槽;S213、每两个相邻部分的端点之间的槽即为一条沟槽,沟槽的深度为b。进一步地,所述S22包括以下步骤:S221、在每一条沟槽外确定一根切割线,每一条切割线与其对应的沟槽平行,切割线与其对应的沟槽之间的距离d不小于沟槽与其对应的坑槽边缘的长度;S222、将每一条切割线的两端均向外延伸直至相交,这些切割线及交点即构成切割轨迹。进一步地,所述S3包括以下步骤:S31、利用切割设备沿着切割轨迹进行切割,切割的深度h1等于初始坑槽最深处与路面的间距a与沟槽的深度b之和;S32、在每一条切割线远离选取部分的一侧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与缓冲槽两个侧面的夹角α不小于三十度,所述缓冲槽的深度h2不大于初始坑槽底部最深处与路面的间距a。进一步地,所述S4包括以下步骤:S41、利用破碎设备将沟槽与切割轨迹之间的部分进行破碎,破碎顺序是从选取部分的端部开始然后向切割线方向移动,破碎深度h3大于初始坑槽最深处与路面的间距a且小于坑槽最深处与路面的间距a与沟槽的深度b之和。进一步地,整平后坑槽的深度h4等于初始坑槽最深处与路面的间距a与沟槽的深度b之和。进一步地,所述S7包括以下步骤:S71、在坑槽内先敷设回收料,回收料的高度c小于初始坑槽最深处与路面的间距a与沟槽的深度b之和;S72、夯实整平回收料后等待回收料硬化;S73、向坑槽内补充适量新料。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坑槽检测后修补工艺,切割更规范,对设备和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整体施工周期短;同时在使用了回收料的同时,保证了修补位置处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沟槽和切割线的位置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缓冲槽的结构示意图。附图序号及名称:1、坑槽,2、沟槽,3、切割线,4、缓冲槽。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之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结合说明书附图详予说明。一种坑槽检测后修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测量坑槽1底部最深处与路面的间距a,在坑槽的正上方设置一个挡光板,保证坑槽内处于一个较暗的状态,然后在坑槽边缘竖直放下一个光源(不能过高或者过低,应当保证光源能够以相对水平的方向照到大部分坑槽底部为准),此时只会有两种位置出现阴影:凸起或者凹陷,凸起的阴影出现在其背光的一侧,凹陷的阴影则出现在凹陷内,利用工业相机将这些阴影位置记录下来;将光源在坑槽边缘另一处位置竖直放下,也利用工业相机在同一位置同一角度将这些阴影位置记录下来;将两次记录的阴影进行比对,因为光源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凸起的阴影必然也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但是凹槽的阴影改变很小,因此两次记录重叠的部分即为坑槽内凹陷的位置,最后利用激光测距仪对每一处凹陷的深度进行测量,取其中的最大值即为坑槽底部最深处与路面的间距a,而不需要对整个坑槽底部进行地毯式测量;2、测量坑槽1侧壁向内凸的部分每个部分的长度,并计算出其平均长度3、将向内凸的长度的部分选出,将选取部分的端点进行连线,在坑槽1的底面沿着这些连线开出深度为b的沟槽2;(如图1所示,坑槽一共有A、B、C、D、E五个向内凸的部分,但是因为D向内凸的长度小于平均长度,所以只用连接A、B、C、E即可)4、在每一条沟槽2外确定d(>沟槽与其对应的坑槽边缘的长度)的位置确定一条与其平行的切割线,将每一条切割线的两端均向外延伸直至相交,这些切割线及交点即构成切割轨迹;5、利用切割设备沿着切割轨迹进行深度为h1(h1=a+b)的切割,在每一条切割线远离选取部分的一侧开设有深度为h2(h2=a)的缓冲槽,缓冲槽的截面为顶角为α(α=30°)的直角三角形;(如图2所示,在完成切割线的加工后,在其远离坑槽的一侧设有缓冲槽,一方面保证后续破碎过程中不会损伤坑槽的内壁,另一方面在最后的填料过程中坑槽边缘的斜面可以使填料冷却更均匀,保证坑槽填充的效果。)6、将沟槽与切割轨迹之间的部分进行破碎,破碎顺序是从选取部分的端部开始然后向切割线方向移动,破碎深度a≤h3≤a+b;7、将破碎后的路面材料进行回收再加工成回收料,同时将坑槽的底面整平,整平后坑槽的深度h4=a+b;8、将在坑槽内先敷设高度为c(c<a+b)的回收料,夯实整平后等待回收料硬化,向坑槽内补充适量新料,新料的高度为a+b-c;9、将新料夯实整平后等待其硬化后即可通车。综上,仅为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专利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坑槽检测后修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初始坑槽底部最深处与路面的间距a;S2、确定切割范围;S3、切割;S4、对切割范围内的路面进行破碎;S5、回收坑槽内的碎料;S6、整平坑槽底面;S7、向坑槽内加入填料,所述填料包括回收料和新料;S8、夯实整平填料。

【技术特征摘要】
1.坑槽检测后修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初始坑槽底部最深处与路面的间距a;S2、确定切割范围;S3、切割;S4、对切割范围内的路面进行破碎;S5、回收坑槽内的碎料;S6、整平坑槽底面;S7、向坑槽内加入填料,所述填料包括回收料和新料;S8、夯实整平填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坑槽检测后修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以下步骤:S11、在坑槽的正上方设置一个挡光板;S12、在坑槽边缘的某一点竖直放下一个光源,利用设置在挡光板下面的机器视觉设备从垂直的角度记录下阴影,然后关闭光源;S13、在坑槽边缘的另一点竖直放下一个光源,利用同一个机器视觉设备在同一个位置从垂直角度记录下阴影,然后关闭光源;S14、将两次记录的阴影比对,标记出两处阴影中基本重合的位置;S15、利用激光测距设备从同一高度测量上述标记的位置;S16、测量到深度最大的位置即为初始坑槽底部最深处,该深度即为a。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坑槽检测后修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以下步骤:S21、根据坑槽的形状确定若干沟槽;S22、根据沟槽确定位于坑槽外的切割轨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坑槽检测后修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1包括以下步骤:S211、选取若干坑槽侧壁向内凸的部分,所选取的部分其向内凸的长度l>坑槽侧壁所有向内凸部分向内凸的平均长度;S212、将选取部分的端点进行连线,在坑槽的底面沿着这些连线开出若干槽;S213、每两个相邻部分的端点之间的槽即为一条沟槽,沟槽的深度为b。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旭亮李军李永翔于敏彭俊沈力徐晓莹石会龙王志婷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路桥工程技术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