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空间布筋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0702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间布筋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结构,包括安装在坑槽内的钢筋架,所述钢筋架与若干个纵向设置的纵向钢筋相连接,所述坑槽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用以纵向钢筋插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纵向钢筋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连接孔内浇筑有第一填充层,所述坑槽内浇筑有第二填充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而且易于施工,具有抗冲击性能高、韧性强、整体性好等优点,避免与车辆发生共振而与原路面发生剥落、分离,并被带出坑槽等问题,经久耐用,可有效防止路面二次病害的发生。

Repair structure of pit groove of space reinforced asphalt pav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间布筋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间布筋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结构。
技术介绍
沥青路面的设计使用年限通常是10~15年,但由于大流量的交通荷载和低温、多雨的恶劣环境因素复合作用,导致沥青路面再修建好的5年内逐渐会出现各种病害,其中坑槽病害的出现较为频繁,若不及时修补,在大流量交通荷载和低温、多雨的恶劣环境因素复合作用下,则会加剧沥青路面的破坏甚至向下扩展影响至路基,不仅影响沥青路面的路用功能和使用寿命,增加养护修理费用,造成经济损失,严重的还会诱发交通事故。因此,当沥青路面出现坑槽病害时要及时制定科学的修补方法进行修补,避免因修补方法不适用而导致的坑槽修补质量低、耐久性差等问题,降低重复修补造成的养护成本,保证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目前沥青路面病害修补常用的技术步骤如下:确定坑槽位置后规划切割位置,按照“圆洞方补”的原则用切割机沿规定位置切割成矩形,然后用铣刨机铣刨矩形以内沥青路面;在清理后的坑槽四周及底面均匀涂布乳化沥青等粘结剂;涂布后将坑槽冷补材料填入坑槽,矩形四角出要边振捣边填充;在坑槽冷补材料填充完毕后,根据填充面积和深度选择合适的压实设备进行碾压。传统方法受修补材料、交通荷载、环境、修补深度等因素影响,坑槽修补质量差,耐久性较差,在修补后的1~3月内,则会陆陆续续出现修补料中沥青与集料剥离、混合料与高速行驶车辆发生共振并被带出等现象,导致坑槽在原位置再次出现,且产生的坑槽面积比上次更大、深度更深。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间布筋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结构,不仅结构设计合理,而且高效便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间布筋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结构,包括安装在坑槽内的钢筋架,所述钢筋架与若干个纵向设置的纵向钢筋相连接,所述坑槽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用以纵向钢筋插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纵向钢筋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连接孔内浇筑有第一填充层,所述坑槽内浇筑有第二填充层。进一步的,所述钢筋架包含若干层从上到下间隔设置的钢筋网,所述钢筋网包含若干根横纵交错设置的横向结构筋与纵向结构筋。进一步的,所述横向结构筋与纵向结构筋的直径大于或等于8mm,任意两根相邻所述纵向结构筋的间距小于或等于200mm,任意两根相邻所述横向结构筋的间距小于或等于300mm,任意两个相邻所述钢筋网之间的间距为5~10cm。进一步的,所述纵向钢筋的直径为4~12mm。进一步的,所述钢筋架与纵向钢筋绑扎为一体。进一步的,所述坑槽呈矩形状。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的深度为10~15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不仅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而且易于施工,具有抗冲击性能高、韧性强、整体性好等优点,避免与车辆发生共振而与原路面发生剥落、分离,并被带出坑槽等问题,经久耐用,可有效防止路面二次病害的发生。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构造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构造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钢筋架的构造示意图。图中:1-坑槽,2-钢筋架,201-钢筋网,2011-横向结构筋,2012-纵向结构筋,3-纵向钢筋,4-连接孔,5-第一填充层,6-第二填充层。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3所示,一种空间布筋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结构,包括安装在坑槽1内的钢筋架2,所述钢筋架2与若干个纵向设置的纵向钢筋3相连接,所述坑槽1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用以纵向钢筋3插入的连接孔4,所述连接孔4与纵向钢筋3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连接孔4内浇筑有第一填充层5,所述坑槽1内浇筑有第二填充层6;所述坑槽1由坑槽表面病害实际范围向四周扩大5~10cm形成。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钢筋架2包含若干层从上到下间隔设置的钢筋网201,所述钢筋网201包含若干根横纵交错设置的横向结构筋2011与纵向结构筋201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横向结构筋2011与纵向结构筋2012的直径大于或等于8mm,任意两根相邻所述纵向结构筋2012的间距小于或等于200mm,任意两根相邻所述横向结构筋2011的间距小于或等于300mm,任意两个相邻所述钢筋网201之间的间距为5~10cm。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纵向钢筋3的直径为4~12mm,所述纵向钢筋3采用LL550级冷轧带肋钢筋。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钢筋架2与纵向钢筋3绑扎为一体。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坑槽1呈矩形状。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孔4的深度为10~15cm。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填充层5采用水泥沥青砂浆,所述第二填充层6采用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凝土。本技术的具体施工过程如下:实例一:施工准备:修补坑槽所用设备:路用切割机、路面吹风机、铣刨机、钻孔机、钢刷等;修补所用材料:钢筋架2、纵向钢筋3、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凝土材料、水泥沥青砂浆、乳化沥青等;施工步骤:(1)开挖坑槽修补窗口,开挖坑槽修补窗口,根据坑槽形状及深度特点,首先规划出坑槽修补窗口,窗口范围根据表面病害实际范围向四周扩大5cm,用切割机按规划位置切割成矩形,矩形深度为20cm,其四周同路面标线平行或垂直,得到坑槽1;(2)钻孔,在挖取好的坑槽1底部用钻孔机钻出连接孔4,连接孔4的深度为10cm,用路面吹风机清楚孔洞及坑槽内的碎石、灰尘;(3)钢筋及绑扎成空间结构,将纵向钢筋3的底部植入连接孔4,用水泥沥青砂浆封闭连接孔4,待纵向钢筋3固定后,沿纵向钢筋3长度间隔5cm布置钢筋网201,并与其绑扎;(4)空间结构布置完成后,在所述坑槽1内浇筑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凝土,经碾压成型后即可开放交通。实例二:施工准备:修补坑槽所用设备:路用切割机、路面吹风机、铣刨机、钻孔机、钢刷等;修补所用材料:钢筋网201、纵向钢筋3、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凝土材料、水泥沥青砂浆、乳化沥青等;施工步骤:(1)开挖坑槽修补窗口,开挖坑槽修补窗口,根据坑槽形状及深度特点,首先规划出坑槽修补窗口,窗口范围根据表面病害实际范围向四周扩大10cm,用切割机按规划位置切割成矩形,矩形深度为30cm,其四周同路面标线平行或垂直,得到坑槽1;(2)钻孔,在挖取好的坑槽1底部用钻孔机钻出连接孔4,连接孔4的深度为15cm,用路面吹风机清楚孔洞及坑槽内的碎石、灰尘;(3)钢筋及绑扎成空间结构,将纵向钢筋3的底部植入连接孔4,用水泥沥青砂浆封闭连接孔4,待纵向钢筋3固定后,沿纵向钢筋3长度间隔10cm布置钢筋网201,并与其绑扎;(4)空间结构布置完成后,在所述坑槽1内浇筑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凝土,经碾压成型后即可开放交通。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以上两个实例采用的修复技术与传统修复技术的修复效果相比,在同等交通量、气候条件下,传统的修复技术更容易出现混合料脱落、坑槽再次出现并破坏加剧等问题,而本技术技术修补的坑槽经久耐用,未出现沥青与集料剥离、混合料脱落等二次病害现象,修补效果良好。上述本技术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本技术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间布筋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坑槽内的钢筋架,所述钢筋架与若干个纵向设置的纵向钢筋相连接,所述坑槽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用以纵向钢筋插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纵向钢筋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连接孔内浇筑有第一填充层,所述坑槽内浇筑有第二填充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间布筋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坑槽内的钢筋架,所述钢筋架与若干个纵向设置的纵向钢筋相连接,所述坑槽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用以纵向钢筋插入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纵向钢筋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连接孔内浇筑有第一填充层,所述坑槽内浇筑有第二填充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布筋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架包含若干层从上到下间隔设置的钢筋网,所述钢筋网包含若干根横纵交错设置的横向结构筋与纵向结构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间布筋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结构筋与纵向结构筋的直径大于或等于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昌斌林章青徐松杨志文陈汉越章灿林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