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有富专利>正文

同向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2436 阅读:163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同向制动器,设置安装在车轴固定位置上的底板,在底板上成对设置左制动蹄和右制动蹄,回位拉簧紧拉在左制动蹄和右制动蹄之间,左制动蹄和右制动蹄的外周是与制动鼓的内周形成摩擦的摩擦衬片,可转动的制动板位于左制动蹄和右制动蹄相对设置的两端之间,其特征是设置同向制动结构,是以左制动蹄的蹄首与右制动蹄的蹄尾相对设置,同时以右制动蹄的蹄首与左制动蹄的蹄尾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车轮的制动力。(*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制动器是由底板、制动鼓、制动蹄、制动板、回位弹簧等构件组成。其中,底板安装在 车轴的固定位置上,固定不动,底板上安装制动蹄、制动板、回位弹簧等,承受制动时的旋 转扭力。每一个制动鼓有一对制动蹄,制动蹄上有摩擦衬片。制动时,制动板推动制动蹄压 迫制动鼓,制动鼓受到摩擦而减速,迫使车轮停止转动。对于制动蹄来说,制动蹄中受到制动板的驱动力的一端为蹄首,另一端为铰接固定的蹄 尾。在传统的制动器结构形式中, 一对制动蹄是以蹄首与蹄首相对、蹄尾与蹄尾相对,制动 过程中, 一对制动蹄相向推动。针对这一结构形式,当车轮为逆时针转动时,图1所示,左 侧制动蹄1与制动鼓2的运动方向相同,形成制动力为A,右侧制动蹄3与制动鼓2的运动 方向相反,形成制动力为B,因此,所形成的总的制动力为A+B,并有A值大于B值;当车 轮为顺时针转动时,图2所示,此时的左侧制动蹄1与制动鼓2运动方向相反,形成制动力 为B,右侧制动蹄3与制动鼓2的运动方向相同,形成制动力为B,显然,虽然A值与B值 有所不同,但所形成的总的制动力A+B并无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同向制动器,以提高对 车轮的制动力。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同向制动器的结构形式是设置安装在车轴固定位置上的底板,在底板上成对 设置左制动蹄和右制动蹄,回位拉簧紧拉在左制动蹄和右制动蹄之间,左制动蹄和右制动蹄 的外周是与制动鼓的内周形成摩擦的摩擦衬片,可转动的制动板位于左制动蹄和右制动蹄相 对设置的两端之间本技术的结构特点是设置同向制动结构,同向制动结构是以左制动蹄的蹄首与右制 动蹄的蹄尾相对设置,同时以右制动蹄的蹄首与左制动蹄的蹄尾相对设置。 与己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 本技术的结构形式使两侧制动蹄保持了同向运动,当这一同向运动与制动鼓运动方向相同时,则两侧制动蹄所产生的制动力均为A,总制动力便是A+A,当这一同向运动 与制动鼓的运动方向相反时,则两侧制动蹄所产生的制动力均为B,总制动力便是B+B,显 然,针对制动鼓的逆时针运动,本技术的制动力由已有的A+B提高为A+A。2、 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施。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制动器在车轮为逆时针转动时的制动力分析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制动器在车轮为顺时针转动时的制动力分析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状态制动力分析示意图。图中标号l左制动蹄、2制动鼓、3右制动蹄、4底板、5制动板、6回位弹簧。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3,与己有技术相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设置安装在车轴固定位置上的底板4,在 底板4上成对设置左制动蹄1和右制动蹄3,回位拉簧6紧拉在左制动蹄1和右制动蹄3之 间,左制动蹄1和右制动蹄3的外周是与制动鼓2的内周形成摩擦的摩擦衬片,可转动的制 动板5位于左制动蹄1和右制动蹄3相对设置的两端之间。如图3所示,与已有技术形成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设置同向制动结构,同向制动结构 是以左制动蹄1的蹄首与右制动蹄3的蹄尾相对设置,同时以右制动蹄3的蹄首与左制动蹄 1的蹄尾相对设置。图3所示,当车轮在前进方向上转动时,制动鼓2为逆时针转动,则左制动蹄1和右制 动蹄3因为与制动鼓2的转动方向相同,产生的制动力均为A,因此,总制动力为A+A。图4所示,当车轮在后退方向上转动时,制动鼓2为顺时针转动,则左制动蹄l和右制 动蹄3因为与制动鼓2的转动方向相反,产生的制动力均为B,因此,总制动力为B+B。由于A值总要大于B值,因此,A+A总是大于A+B。显然结论为本技术在图3所示的车辆处于前进状态时,制动力提高为A+A。在 图4所示的车辆处于后退状态时,制动力下降为B+B,由于是后退状态,制动力的下降不 会带来任何安全性问题。关于制动力A和制动力B:当制动板对制动蹄蹄首形成的作用力方向与制动鼓转动的方向相同时,在产生摩擦的同 时形成摩擦推力,这一摩擦推力将制动蹄推向制动鼓,因而增加摩擦力。当制动板对制动蹄首形成的作用力方向与制动鼓转动的方向相反时,在产生摩擦的同时 形成也摩擦推力,但这一摩擦推力是将制动蹄推离制动鼓,因而降低了摩擦力。因此制动力A大于制动力B。不仅如此,作用力越大,所形成的摩擦推力越大,制动力 A与制动力B的差值也越大。本实施例中制动板的结构形式为气压制动,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由制动泵构成的液压 制动。权利要求1、同向制动器,设置安装在车轴固定位置上的底板(4),在所述底板(4)上成对设置左制动蹄(1)和右制动蹄(3),回位拉簧(6)紧拉在左制动蹄(1)和右制动蹄(3)之间,左制动蹄(1)和右制动蹄(3)的外周是与制动鼓(2)的内周形成摩擦的摩擦衬片,可转动的制动板(5)位于左制动蹄(1)和右制动蹄(3)相对设置的两端之间,其特征是设置同向制动结构,所述同向制动结构是以左制动蹄(1)的蹄首与右制动蹄(3)的蹄尾相对设置,同时以右制动蹄(3)的蹄首与左制动蹄(1)的蹄尾相对设置。专利摘要同向制动器,设置安装在车轴固定位置上的底板,在底板上成对设置左制动蹄和右制动蹄,回位拉簧紧拉在左制动蹄和右制动蹄之间,左制动蹄和右制动蹄的外周是与制动鼓的内周形成摩擦的摩擦衬片,可转动的制动板位于左制动蹄和右制动蹄相对设置的两端之间,其特征是设置同向制动结构,是以左制动蹄的蹄首与右制动蹄的蹄尾相对设置,同时以右制动蹄的蹄首与左制动蹄的蹄尾相对设置。本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车轮的制动力。文档编号F16D51/30GK201007330SQ20062007116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30日专利技术者王有富 申请人:王有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同向制动器,设置安装在车轴固定位置上的底板(4),在所述底板(4)上成对设置左制动蹄(1)和右制动蹄(3),回位拉簧(6)紧拉在左制动蹄(1)和右制动蹄(3)之间,左制动蹄(1)和右制动蹄(3)的外周是与制动鼓(2)的内周形成摩擦的摩擦衬片,可转动的制动板(5)位于左制动蹄(1)和右制动蹄(3)相对设置的两端之间,其特征是设置同向制动结构,所述同向制动结构是以左制动蹄(1)的蹄首与右制动蹄(3)的蹄尾相对设置,同时以右制动蹄(3)的蹄首与左制动蹄(1)的蹄尾相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有富
申请(专利权)人:王有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5年03月16日 07:40
    1、相向而行:朝相反的方向行进。与相对而行意思相近。(即面对面行进。)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