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有富专利>正文

防超载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3811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概括地说涉及一种制动装置,具体是一种防止车辆超载的防超载控制器。其包括主支撑板、固定在所述主支撑板下部的制动器以及安装在制动器上的制动片。本发明专利技术防超载控制器一则可以机械制动,二则可以切断电路、油路,而且还具有超载指示灯指示,所以,其从根本上、源头上杜绝了超载,在实施过程中,不但省工、省时,而且更加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概括地说涉及一种制动装置,具体是一种防止车辆超载的防超载控制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交通运输业越来越兴旺发达,车辆的数量也随之巨增,交通事故频频发生。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货运车辆超载、客运车辆超员。针对这一问题,国家三令五申进行治理、管治,但在技术上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防范的方法主要是投入大量的警力人工监管,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这种外在的约束效果不佳,超载、超员现象屡禁不止,由此导致的交通事故多为恶性交通事故,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道路、桥梁毁损等,造成国家财政经济方面不必要的支出和浪费。所以,现在迫切需要一种能够从技术上、从源头上防止超载、超员的装置,以杜绝由此导致的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填补上述现有技术的空白,提供一种从源头上防止超载的防超载控制器。本专利技术防超载控制器,其中包括圆弧形状制动片。本专利技术防超载控制器,其中还包括主支撑板,所述制动片安装在该主支撑板下部。本专利技术防超载控制器,其中还包括固定在所述主支撑板下部的制动器,该制动器包括壳体、摆杆和拉伸弹簧,其中所述摆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壳体内,另一端穿过一转动轴的一端,转动轴的另一端部穿过壳体,并与所述制动片接触;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摆杆上,另一端固定在壳体上所述壳体内,拉伸弹簧与转动轴之间位置设有电路触点I,所述摆杆上设有与该电路触点I相配合的电路触点II;所述制动片为一弹性片,其两端固定在壳体上,其中部相对于壳体的弧形面之间具有间隙。本专利技术防超载控制器,其中所述壳体内,拉伸弹簧与转动轴之间位置设有指示灯触点I,所述摆杆上设有与该指示灯触点I相配合的指示灯触点II。本专利技术防超载控制器,其中所述制动片的弧长为车辆轮胎圆周长度的1/4。本专利技术防超载控制器,其中还包括与所述主支撑板平行布置的辅支撑板、连接主支撑板与辅支撑板的水平连板及连接辅支撑板与水平连板的斜拉杆。本专利技术防超载控制器,其中所述主支撑板与水平连板之间、水平连板与辅支撑板之间、斜拉杆与辅支撑板和水平连板之间均为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防超载控制器,其中所述主支撑板下部设有下长孔,所述辅支撑板上部设有上长孔,所述水平连板的一端活动连接在下长孔内,另一端与所述辅支撑板铰接;所述斜拉杆的一端铰接在水平连板上,另一端由销轴活动连接在上长孔内。本专利技术防超载控制器,其中所述主支撑板和辅支撑板的上端部固定有水平固定板。本专利技术防超载控制器,其中所述水平连板伸出主支撑板,其端部具有卡口。本专利技术防超载控制器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其包括圆弧形状制动片。安装时,将弧形制动片固定在车厢底板上,后车轮上方适当位置。当车辆超载时,车厢厢体下沉,制动片随之下移至抱死车轮时为止,从而起到制动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防超载控制器未工作状态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防超载控制器工作状态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防超载控制器中制动器未工作状态的局部剖视主视图。图6是图5的左视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防超载控制器中制动器工作状态的局部剖视主视图。图8是图7的左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防超载控制器中,车辆前进方向为前方,与其相反的方向为后方。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专利技术防超载控制器包括制动器2、制动片21、竖直平行布置的主支撑板1和辅支撑板3、水平连板4、斜拉杆5、水平固定板11。其中,主支撑板1下部设有下长孔7,辅支撑板3上部设有与下长孔7长度相同的上长孔6。下长孔7和上长孔6的长度应大于或等于车辆后轮半径。水平连板4为一双层板,这样可以使其受力均匀,增加强度。辅支撑板3的下端部伸入到水平连板4的双层板中间,并由销轴9与之转动连接;主支撑板1的下端部伸入到水平连板4的双层板中间,并在下长孔7位置活动连接。水平连板4伸出主支撑板1,末端部具有卡口12,该卡口12卡在车辆后轮轴上,以增加稳定性。斜拉杆5的下端部伸入到水平连板4的双层板中间,并由销轴8与之转动连接;斜拉杆5的上端部具有插头,插到辅支撑板3上,并在上长孔6位置由销轴10与之活动连接。主支撑板1和辅支撑板3的上端部固定有水平固定板11,水平固定板11起到加固、增强稳定性的作用。所述制动器2由两根长轴固定在主支撑板1上,下长孔7上方位置。制动器2上固定有弧形制动片21。制动片21为一橡胶或硬塑或其他具有弹性并耐磨材料制成的弹性片,其朝向车轮的一面上设有若干凸条或凸起,以增加摩擦力;制动片21的弧长为车辆轮胎圆周长度的1/4,其长度在1/8圆周和1/2圆周范围内均是可行的。本专利技术防超载控制器中,为了减化结构,使主支撑板1与水平连板4之间、水平连板4与辅支撑板3之间、斜拉杆5与辅支撑板3和水平连板4之间均为固定连接也是可行的,这时,不需要在主支撑板1和辅支撑板3上开长孔,也不需要在水平连板4末端部设置卡口12。进一步碱化结构,只保留主支撑板1和弧形制动片21,也可以完成机械制动。如果车型允许,甚至仅用弧形制动片21即可。实施时,可以依照成本及需要而定。参见图5、图6、图7和图8。本专利技术防超载控制器中的制动器2结构包括壳体29、摆杆22和拉伸弹簧24。其中壳体29为一封闭壳体,以防止进入灰尘、泥沙等,该壳体29的朝向车辆车轮一面为弧形,摆杆22的一端由销轴转动连接在壳体29内,摆杆22的另一端穿过一转动轴23的一端,转动轴23的另一端部穿过壳体29,并与制动片21接触。转动轴23也可以由其他的联动机构代替,只要在制动片21动作时,能带动摆杆22转动即可。所述拉伸弹簧24的一端固定在摆杆22中间位置,另一端固定在壳体29上。壳体29内,摆杆22下方,拉伸弹簧24与转动轴23之间位置设有电路触点I27,摆杆22上设有与该电路触点I27相配合的电路触点II28摆杆22上方,拉伸弹簧24与转动轴23之间位置设有指示灯触点I25,摆杆22上设有与该指示灯触点125相配合的指示灯触点II26。为保证电路连接可靠,指示灯触点I25、指示灯触点II26、电路触点I27和电路触点II28均由磁铁制成,当然,它们也可以由铜等金属材料制成,或者做成卡扣形式。所述制动片21的两端固定在壳体29上,中部相对于壳体29的弧形面之间具有间隙。安装时,将本专利技术防超载控制器中的水平固定板11固定到车辆车厢厢体底板上,使弧形制动片21应于车辆后轮胎的前上方,也可安装在后上方或正上方,轮胎外缘与制动片21之间的距离依车辆的额定载重量而定。参见图1和图3。当车辆装载的货物未超过额定载重量,即未超载时(见图1),车轮与制动片21之间有一定距离,本专利技术防超载控制器不工作,车辆正常行驶;而当车辆超载时(见图3)本专利技术防超载控制器随车厢下沉,主支撑板1和辅支撑板3下移,水平连板4绕销轴9转动,斜拉杆5的上端部在上长孔6中滑移,当制动片21接触到车辆后轮胎时,由于摩擦阻力和压力作用而将后轮抱死,产生制动;此时,主支撑板1和辅支撑板3下端部、车轮均接触地面,支撑稳定、牢固;同时,车轮向上挤压制动片21,制动片21向上推动转动轴23(见图7),转动轴23使摆杆22逆时针针方向旋转,从而使与车辆的电路系统相连接的一对电路触点II28和电路触点I27脱开,切断电路、油路系统,使车辆立即息火,除非卸载,否则,无法再次启动;与此同时,指示灯触点I25与指示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防超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弧形状制动片(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有富
申请(专利权)人:王有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