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车辆运输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221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车辆运输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车轮、滑块、滑杆、第一弹簧、总拉线、第一拉线、限位块、转动轴、弹簧桶、活塞、第二弹簧、活塞杆和制动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车叉推动滑块向后运动,总拉线拉动第一拉线、第二拉线和第三拉线,使第一摩擦板、第二摩擦板和制动片都脱离接触,大大减小了摩擦力,不需要预先采取降低摩擦力的措施节省了人力和时间,解决了摩擦过大造成的装卸困难;同时在装入集装箱中车叉离开后,在弹簧作用下,第一摩擦板、第二摩擦板和制动片自动与集装箱底面、集装箱顶面和车轮接触,增大摩擦力防止底架移动,装卸方便;通过悬空的底架,解决了直接摩擦对车辆运输架和集装箱底面造成的伤害。

A New Type of Vehicle Transport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车辆运输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车辆运输架。
技术介绍
车辆运输架,可以改变汽车角度或位置,利用集装箱的空间尽可能多装车辆,从而降低车辆的运输成本。目前的车辆运输架都是与地面和集装箱底面直接接触,由叉车推拉从而进入和离开集装箱。车辆运输架与地面和集装箱底面摩擦力大,造成了车辆运输架在进入和离开集装箱时非常不便,往往需要使用在地面铺设铁板或者涂抹润滑油等措施降低车辆运输架的摩擦力,增长了装卸车辆运输架的时间,费时费力。而且直接摩擦会对车辆运输架和集装箱底面造成伤害,同时造成巨大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车辆运输架,解决了车辆运输架进入和离开集装箱时摩擦过大造成的装卸困难,解决了直接摩擦对车辆运输架和集装箱底面造成的伤害。一种新型车辆运输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车轮、滑块、滑杆、第一弹簧、总拉线、第一拉线、限位块、转动轴、弹簧桶、活塞、第二弹簧、活塞杆和制动片,所述底架两侧形成有叉车孔,所述滑块在叉车孔内并与底架滑动连接,所述叉车孔后方的底架形成有限位块孔,所述限位块孔内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滑块与滑杆固接,所述滑杆穿过底架与限位块固接并与底架滑动连接,所述滑杆外侧套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滑块和底架接触,所述限位块与总拉线固接,所述总拉线与第一拉线固接,所述底架两侧形成有车轮孔,所述车轮在车轮孔中并通过转动轴与底架转动连接,所述车轮与制动片接触,所述制动片与活塞杆固接,所述活塞杆穿过弹簧桶与活塞固接,所述活塞杆与弹簧桶滑动连接,所述活塞在弹簧桶内并与弹簧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活塞固接另一端与弹簧桶固接,所述第一拉线穿过弹簧桶与活塞固接。优选的,还包括顶架、支撑桶、支撑杆和第一连接件,所述底架上方与顶架铰接,所述底架上方与支撑杆铰接,所述支撑桶套装在支撑杆外侧并与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形成有若干支撑杆孔,所述支撑桶形成有支撑桶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支撑桶孔和支撑杆孔将支撑桶和支撑杆位置固定。优选的,还包括摩擦板箱、第二拉线、推板、第三弹簧、推杆和第一摩擦板,所述总拉线与第二拉线固接,所述底架与摩擦板箱固接,所述第二拉线穿过摩擦板箱与推板固接,所述推板与摩擦板箱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一端与摩擦板箱固接另一端与推板固接,所述推板下方与推杆固接,所述推杆穿过摩擦板箱与第一摩擦板固接,推杆与摩擦板箱滑动连接。优选的,还包括顶杆、第三拉线、铰接轴、内杆、第四弹簧、第二摩擦板、固定板和第二连接件,所述总拉线与第三拉线固接,所述底架两侧形成有顶杆槽,所述顶杆在顶杆槽中,所述顶杆通过铰接轴与底架铰接,所述内杆在顶杆并与顶杆滑动连接,所述第四弹簧一端与顶杆固接另一端与内杆固接,所述内杆与第二摩擦板固接,所述内杆与第三拉线固接,所述顶杆槽后方的底架上方固接有固定板,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固定板和顶杆将固定板和顶杆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底架与拉绳固接,所述拉绳与挂钩固接。优选的,所述顶架可拆卸连接有挡车板。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车叉推动滑块向后运动,总拉线拉动第一拉线、第二拉线和第三拉线,使第一摩擦板、第二摩擦板和制动片都脱离接触,将滑动摩擦变成了滚动摩擦,大大减小了摩擦力,且不需要预先采取降低摩擦力的措施节省了人力和时间,解决了车辆运输架进入和离开集装箱时摩擦过大造成的装卸困难;同时在装入集装箱中车叉离开后,在弹簧作用下,第一摩擦板、第二摩擦板和制动片可以自动与对应的集装箱底面、集装箱顶面和车轮接触,增大摩擦力防止运输过程中底架移动,装卸方便;通过悬空的底架,解决了直接摩擦对车辆运输架和集装箱底面造成的伤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图1: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在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到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车辆运输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车轮6、滑块51、滑杆52、第一弹簧53、总拉线54、第一拉线55、限位块58、转动轴61、弹簧桶62、活塞63、第二弹簧64、活塞杆65和制动片66,所述底架1两侧形成有叉车孔11,所述滑块51在叉车孔11内并与底架1滑动连接,所述叉车孔11后方的底架1形成有限位块孔12,所述限位块孔12内设置有限位块58,所述滑块51与滑杆52固接,所述滑杆52穿过底架1与限位块58固接并与底架1滑动连接,所述滑杆52外侧套装有第一弹簧53,所述第一弹簧53两端分别与滑块51和底架1接触,所述限位块58与总拉线54固接,所述总拉线54与第一拉线55固接,所述底架1两侧形成有车轮孔13,所述车轮6在车轮孔13中并通过转动轴61与底架1转动连接,所述车轮6与制动片66接触,所述制动片66与活塞杆65固接,所述活塞杆65穿过弹簧桶62与活塞63固接,所述活塞杆65与弹簧桶62滑动连接,所述活塞63在弹簧桶62内并与弹簧桶6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64一端与活塞63固接另一端与弹簧桶62固接,所述第一拉线55穿过弹簧桶62与活塞63固接。优选的,还包括顶架2、支撑桶3、支撑杆4和第一连接件32,所述底架1上方与顶架2铰接,所述底架1上方与支撑杆4铰接,所述支撑桶3套装在支撑杆4外侧并与支撑杆4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4形成有若干支撑杆孔41,所述支撑桶3形成有支撑桶孔31,所述第一连接件32穿过支撑桶孔31和支撑杆孔41将支撑桶3和支撑杆4位置固定。优选的,还包括摩擦板箱7、第二拉线56、推板71、第三弹簧72、推杆73和第一摩擦板74,所述总拉线54与第二拉线56固接,所述底架1与摩擦板箱7固接,所述第二拉线56穿过摩擦板箱7与推板71固接,所述推板71与摩擦板箱7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弹簧72一端与摩擦板箱7固接另一端与推板71固接,所述推板71下方与推杆73固接,所述推杆73穿过摩擦板箱7与第一摩擦板74固接,推杆73与摩擦板箱7滑动连接。优选的,还包括顶杆8、第三拉线57、铰接轴81、内杆82、第四弹簧83、第二摩擦板84、固定板85和第二连接件86,所述总拉线54与第三拉线57固接,所述底架1两侧形成有顶杆槽16,所述顶杆8在顶杆槽16中,所述顶杆8通过铰接轴81与底架1铰接,所述内杆8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车辆运输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车轮(6)、滑块(51)、滑杆(52)、第一弹簧(53)、总拉线(54)、第一拉线(55)、限位块(58)、转动轴(61)、弹簧桶(62)、活塞(63)、第二弹簧(64)、活塞杆(65)和制动片(66),所述底架(1)两侧形成有叉车孔(11),所述滑块(51)在叉车孔(11)内并与底架(1)滑动连接,所述叉车孔(11)后方的底架(1)形成有限位块孔(12),所述限位块孔(12)内设置有限位块(58),所述滑块(51)与滑杆(52)固接,所述滑杆(52)穿过底架(1)与限位块(58)固接并与底架(1)滑动连接,所述滑杆(52)外侧套装有第一弹簧(53),所述第一弹簧(53)两端分别与滑块(51)和底架(1)接触,所述限位块(58)与总拉线(54)固接,所述总拉线(54)与第一拉线(55)固接,所述底架(1)两侧形成有车轮孔(13),所述车轮(6)在车轮孔(13)中并通过转动轴(61)与底架(1)转动连接,所述车轮(6)与制动片(66)接触,所述制动片(66)与活塞杆(65)固接,所述活塞杆(65)穿过弹簧桶(62)与活塞(63)固接,所述活塞杆(65)与弹簧桶(62)滑动连接,所述活塞(63)在弹簧桶(62)内并与弹簧桶(6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64)一端与活塞(63)固接另一端与弹簧桶(62)固接,所述第一拉线(55)穿过弹簧桶(62)与活塞(63)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车辆运输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车轮(6)、滑块(51)、滑杆(52)、第一弹簧(53)、总拉线(54)、第一拉线(55)、限位块(58)、转动轴(61)、弹簧桶(62)、活塞(63)、第二弹簧(64)、活塞杆(65)和制动片(66),所述底架(1)两侧形成有叉车孔(11),所述滑块(51)在叉车孔(11)内并与底架(1)滑动连接,所述叉车孔(11)后方的底架(1)形成有限位块孔(12),所述限位块孔(12)内设置有限位块(58),所述滑块(51)与滑杆(52)固接,所述滑杆(52)穿过底架(1)与限位块(58)固接并与底架(1)滑动连接,所述滑杆(52)外侧套装有第一弹簧(53),所述第一弹簧(53)两端分别与滑块(51)和底架(1)接触,所述限位块(58)与总拉线(54)固接,所述总拉线(54)与第一拉线(55)固接,所述底架(1)两侧形成有车轮孔(13),所述车轮(6)在车轮孔(13)中并通过转动轴(61)与底架(1)转动连接,所述车轮(6)与制动片(66)接触,所述制动片(66)与活塞杆(65)固接,所述活塞杆(65)穿过弹簧桶(62)与活塞(63)固接,所述活塞杆(65)与弹簧桶(62)滑动连接,所述活塞(63)在弹簧桶(62)内并与弹簧桶(6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64)一端与活塞(63)固接另一端与弹簧桶(62)固接,所述第一拉线(55)穿过弹簧桶(62)与活塞(63)固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车辆运输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架(2)、支撑桶(3)、支撑杆(4)和第一连接件(32),所述底架(1)上方与顶架(2)铰接,所述底架(1)上方与支撑杆(4)铰接,所述支撑桶(3)套装在支撑杆(4)外侧并与支撑杆(4)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4)形成有若干支撑杆孔(41),所述支撑桶(3)形成有支撑桶孔(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赫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赫博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