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及B柱处上车体与下车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2152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身及B柱处上车体与下车体之间的连接结构,B柱处上车体与下车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B柱内板下段、门槛、座椅横梁、横梁支架及B柱内板上段,装配时,B柱内板下段装配于门槛与之共同形成门槛总成,B柱内板下段具有一高于门槛安装区,座椅横梁的一端设置于门槛上,横梁支架的一端装配于座椅横梁上与之形成座椅横梁总成,横梁支架的另一端相对于横梁支架的一端弯折后形成叠置搭接于B柱内板下段上的安装区的搭接板,B柱内板下段装配于B柱内板上段。座椅横梁的受力点传至横梁支架的搭接板上,使座椅横梁的受力点提高,有效提高侧面碰撞的安全性能,更好的满足2018版碰撞法规的要求,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

Connection Structure between Upper and Lower Car Bodies at Automobile, Body and Column 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车身及B柱处上车体与下车体之间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身的连接结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车身及B柱处上车体与下车体之间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在车身的研发过程中,B柱下段与下车体之间的连接结构,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因为B柱下段与下车体之间的连接结构直接影响整车的碰撞安全性能,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性能。所以,更好的B柱下段与下车体之间的连接结构不仅能够提高整车的性能,还能提高整车乘坐的舒适性。目前,大都数白车身结构为全钢制车身,传统的钢制车身中,门槛分为内门槛和外门槛,B柱处上车体与下车体的连接方式通常采用B柱直接伸进内门槛与外门槛之间,然后通过钢点焊接在一起,但是普遍存在侧面碰撞的安全性能较低,无法满足2018版碰撞法规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提高侧面碰撞的安全性能的汽车、车身及B柱处上车体与下车体之间的连接结构。一种B柱处上车体与下车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B柱内板下段、门槛、座椅横梁、横梁支架及B柱内板上段,所述B柱内板下段装配于所述门槛上且与所述门槛共同形成门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B柱处上车体与下车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B柱内板下段、门槛、座椅横梁、横梁支架及B柱内板上段,所述B柱内板下段装配于所述门槛上且与所述门槛共同形成门槛总成,所述B柱内板下段具有一安装区,所述安装区高于所述门槛,所述座椅横梁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门槛上,所述横梁支架的一端装配于所述座椅横梁上且与所述座椅横梁形成座椅横梁总成,所述横梁支架的另一端相对于所述横梁支架的一端弯折后形成搭接板,所述搭接板叠置搭接于所述B柱内板下段上的安装区,所述门槛总成通过所述B柱内板下段装配于所述B柱内板上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柱处上车体与下车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B柱内板下段、门槛、座椅横梁、横梁支架及B柱内板上段,所述B柱内板下段装配于所述门槛上且与所述门槛共同形成门槛总成,所述B柱内板下段具有一安装区,所述安装区高于所述门槛,所述座椅横梁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门槛上,所述横梁支架的一端装配于所述座椅横梁上且与所述座椅横梁形成座椅横梁总成,所述横梁支架的另一端相对于所述横梁支架的一端弯折后形成搭接板,所述搭接板叠置搭接于所述B柱内板下段上的安装区,所述门槛总成通过所述B柱内板下段装配于所述B柱内板上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柱处上车体与下车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内板下段通过旋转攻丝铆接和自冲铆接相组合的方式装配于所述门槛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柱处上车体与下车体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内板下段包括第一装配板,所述第一装配板通过旋转攻丝铆接的方式装配于所述门槛的顶面;或者所述B柱内板下段包括第一装配板及第二装配板,所述第二装配板相对于所述第一装配板弯折,所述第一装配板通过旋转攻丝铆接的方式装配于所述门槛的顶面,所述第二装配板通过旋转攻丝铆接的方式装配于所述门槛的侧面;或者所述B柱内板下段包括第一装配板、第二装配板及第三装配板,所述第二装配板相对于所述第一装配板弯折,所述第三装配板相对于所述第一装配板弯折,且所述第三装配板与所述第二装配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装配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装配板通过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景民沈龙钟建强罗培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