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立柱构成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0637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车用立柱构成部件。车用立柱构成部件(12)是长条形状,以横穿长度方向的至少一条接合线(110a~d)焊接多个钢板(120A~E)而构成,关于各个该接合线,其上下两侧的钢板的强度不同。另外,在至少一条接合线中,包含一条以上相对于车用立柱构成部件(12)的长度方向的正交方向倾斜了的第一接合线(110a、110c)。

Components of Vehicle Colum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用立柱构成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拼焊坯件而制造的车用立柱构成部件。
技术介绍
构成汽车的骨架的立柱等构造部件例如通过冲压成型将钢板加工为各种立体的形状由此而被制造。例如日本特开2009-1121号公报公开了如下部件:利用在中柱的加强部件中在上部、中央部、下部焊接拉伸强度不同的钢板而构成的坯件,来制造。这样组合了不同种类的钢板的冲压用的坯件通常被称为拼焊坯件。汽车所使用的构造部件越轻型则在油耗性能的观点方面越有利。利用上述那样的拼焊坯件而局部地使用轻型的钢板的方法是用于轻型化的一个方法。另一方面,从碰撞安全性能的观点考虑,需要在碰撞时即使车体骨架变形也能够在车室内确保乘客的生存空间。一般,若两端被固定的长条形状的部件的强度恒定,则存在当受到了横向负载时在长度的中央挠曲变大而那里容易弯曲或弯折的倾向。若在侧面碰撞时立柱在中央被折弯成“く”字形,则威胁生存空间的可能性增高。因此,期望能够得到考虑了轻型化并且能够提高碰撞安全性能的车用立柱构成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车用立柱构成部件。该车用立柱构成部件是长条形状,以横穿长度方向的至少一条接合线焊接多个钢板而构成,关于各个上述接合线,其上下两侧的钢板的强度不同。另外,在至少一条接合线中,包含一条以上相对于车用立柱构成部件的长度方向的正交方向倾斜了的第一接合线。这样设置,从而在倾斜了的第一接合线的上下的钢板之间车用立柱构成部件的实际强度逐渐地变化,即使从侧方受到力立柱也能够很难在该第一接合线处折弯。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关于包含第一接合线的各个接合线,其上下两侧的钢板的板厚不同。使单侧的钢板相对于接合线比以往薄,由此能够在保持所需的区域的强度的状态下使立柱轻型化。在其它优选实施例中,在车用立柱构成部件的上下两端的至少一方,包含沿着与长度方向实质正交的方向的第二接合线,该第二接合线的外侧的钢板的强度比内侧的钢板小。通过这样设置,在立柱从侧方受到了力时,有意地引发第二接合线的两侧的钢板中的强度弱的钢板在接合线的附近折弯那样的折弯模式,能够抑制立柱的中央部处的折弯。在其它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接合线包含两条,紧挨着最上侧的第一接合线的外侧以及紧挨着最下侧的第一接合线的外侧的两张钢板的强度均比它们之间的钢板的强度小。由此以两条第一接合线之间的钢板为中心而使强度在上下两方向阶梯性地变化。在其它优选实施例中,配置为:强度最大的钢板包含车用立柱构成部件的长度方向长度的中央。由此能够防止立柱折弯为大的“く”字形而侵入乘客的生存空间。在其它优选实施例中,关于至少两条相邻的第一接合线,其上侧的第一接合线的下侧的端点比下侧的第一接合线的上侧的端点靠上。由此,通过该两条接合线分别产生的强度的迁移区域不重复。因此,特别是若强度最大的钢板的两侧的接合线满足该条件,则能够很难使立柱在该钢板的位置处进一步折弯。在其它优选实施例中,至少两条第一接合线平行。由此,能够使用两个固定了的焊接电极、激光源,一边输送钢板一边同时焊接两条接合线。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是在上述任一个车用立柱构成部件的制造中使用的坯件。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中柱的外侧部件的立体图。图2是示意性表示侧面碰撞时的图1的立柱的变形的II-II线的立柱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能够在图1的立柱的外侧部件的制造中使用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坯件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例的坯件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其它实施例的坯件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其它实施例的坯件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其它实施例的坯件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其它实施例的坯件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其它实施例的坯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的坯件是用于通过冲压成型形成在汽车等车辆的侧部配置的立柱的构成部件的实质上平坦的拼焊(焊接)坯件。立柱例如可以是位于前门之前的前柱(A立柱)、位于前门与后门之间的中柱(B立柱)、位于后门之后的后柱(C立柱)。通常立柱被构成为组合长条形状的外侧部件与内侧部件而形成闭合剖面,外侧部件为具有凸缘的帽型剖面。往往也在立柱的内部在与外侧部件接近的一侧配置有成为相同的帽型剖面的加强部件。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的坯件例如能够用于通过冲压成型而制造该立柱的外侧部件、加强部件。图1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中柱10的外侧部件12。该外侧部件12具有上下端的安装部14、18和中间的梁部16,车顶20与侧梁(门槛板)30通过安装部14、18而被接合。此外,通常安装部14、18为了增加车顶20、侧梁30的结合面积而被形成为T字形状,具有由拉深加工形成的形状等复杂的形状,另一方面中间的梁部16具有比较简单的形状。如图3~9的各种实施例所示,坯件100、200、300、400、500、600、700在横穿长度方向102的至少一条接合线110、210、310、410、510、610、710(分别标注英文小写字母来进行区别)处焊接多个钢板120、220、320、420、520、620、720(分别标注英文大写字母来进行区别)而构成。图3示出了能够在图1的中柱的外侧部件的冲压成型中使用的坯件100,图4~9示出了与图3不同的实施例的坯件。在图3与图4的实施例中,坯件通过沿着横穿长度方向102的方向的四条接合线110a~d、210a~d焊接5张钢板而构成。同样,图5、6、7是包含三条接合线310a~c、410a~c、510a~c的四张构成的坯件的实施例,图8是包含两条接合线610a~b的三张构成的坯件的实施例,图9是包含一条接合线710a的两张构成的坯件的实施例。各接合线处的钢板的焊接方法能够使用激光焊接、等离子体焊接、(压平)缝焊等任意适当的方法。钢板能够在使端彼此对接了的状态、或者重叠了的状态下进行焊接。各接合线为了便于焊接而能够设为直线状。关于各接合线,位于其上下两侧的(隔着接合线而相邻的)钢板的强度(或者耐力)设为不同。钢板的强度取决于材料本身的(淬火后的)拉伸强度、钢板的厚度,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通过改变材料、厚度而将立柱构成部件中的各部分的强度(或者耐力)调节为所希望的值。作为一个实施例,能够以包含坯件的长度方向长度L的正中央的方式,设计强度最大的钢板。例如在图3的坯件100中,将中央的钢板120A的强度设为最大并且包含坯件100的长度方向长度L的正中央(距端部的距离L/2的位置)。通过这样设置,能够防止在受到了横向的力时立柱折弯成大的“く”字形并侵入乘客的生存空间(图2)。另外,包含立柱构成部件的安装部14、18在内的末端的钢板(例如图1的120C、E)被设为其强度比其它钢板小,由此能够容易成型包含由拉深加工形成的形状在内的复杂的形状。并且,从最强的钢板朝向两端的钢板使强度阶梯性地减小,由此能够不会跨越接合线而产生急剧的强度差。因此,在图3、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优选将中央的钢板120A、220A与端部的钢板120C、E、220C、E连结的中间的钢板120B、D、220B、D设为中间的强度(A>B>C、A>D>E)。在图5、6所示那样的四张构成的实施例中,在最强的钢板与端部的钢板之间存在其它钢板的情况下,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立柱构成部件,其中,该车用立柱构成部件是长条形状,以横穿长度方向的至少一条接合线焊接多个钢板而构成,关于各个上述接合线,其上下两侧的钢板的强度不同,且包含一条以上相对于车用立柱构成部件的长度方向的正交方向倾斜了的第一接合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2.01 JP 2017-0165951.一种车用立柱构成部件,其中,该车用立柱构成部件是长条形状,以横穿长度方向的至少一条接合线焊接多个钢板而构成,关于各个上述接合线,其上下两侧的钢板的强度不同,且包含一条以上相对于车用立柱构成部件的长度方向的正交方向倾斜了的第一接合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立柱构成部件,其中,关于各个接合线,其上下两侧的钢板的板厚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立柱构成部件,其中,在车用立柱构成部件的上下两端的至少一方,包含沿着与长度方向实质正交的方向的第二接合线,该第二接合线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坂洋康永山义之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