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块式轨枕双排坑自动出入窑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速铁路轨枕预制施工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双块式轨枕双排坑自动出入窑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工厂双块式轨枕预制智能化施工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施工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发展需要,行业相关人员开始研究专用智能化设备,但是由于现如今绝大部分轨枕生产线的蒸汽养护系统与脱模系统之间的联系还不太成熟,基本上都是依靠桥式起重机从养护池中吊起轨枕与模具,再吊运到脱模台上进行脱模这种系统不仅工作效率低,全部需要人工来操作完成,而且危险系数很高,不利于轨枕生产的进度,所以急需要研制可以加快工作效率,减少人力的双块式轨枕双排坑自动出入窑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块式轨枕双排坑自动出入窑设备。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双块式轨枕双排坑自动出入窑设备,它包括上行式支撑平台、活动安装在上行式支撑平台上且可移动的上行式大车行走机构以及位于上行式支撑平台下方用于支撑上行式支撑平台的支撑架,支撑架与上行式支撑平台之间形成吊枕空间,所述的上行式大车行走机构上设置有可移动的上行式小车走行机构,上行 ...
【技术保护点】
1.双块式轨枕双排坑自动出入窑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行式支撑平台(1)、活动安装在上行式支撑平台(1)上且可移动的上行式大车行走机构(2)以及位于上行式支撑平台(1)下方用于支撑上行式支撑平台(1)的支撑架(3),支撑架(3)与上行式支撑平台(1)之间形成吊枕空间,所述的上行式大车行走机构(2)上设置有可移动的上行式小车走行机构(4),上行式小车走行机构(4)上设置有升降机构(5),升降机构(5)的升降端上还设置有始终位于吊枕空间内的夹持机构(6);所述的夹持机构(6)包括信号发射器(6.4)、信号接收器(6.5)和夹持抓(6.6),所述的信号发射器(6.4)和所述的信 ...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块式轨枕双排坑自动出入窑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行式支撑平台(1)、活动安装在上行式支撑平台(1)上且可移动的上行式大车行走机构(2)以及位于上行式支撑平台(1)下方用于支撑上行式支撑平台(1)的支撑架(3),支撑架(3)与上行式支撑平台(1)之间形成吊枕空间,所述的上行式大车行走机构(2)上设置有可移动的上行式小车走行机构(4),上行式小车走行机构(4)上设置有升降机构(5),升降机构(5)的升降端上还设置有始终位于吊枕空间内的夹持机构(6);所述的夹持机构(6)包括信号发射器(6.4)、信号接收器(6.5)和夹持抓(6.6),所述的信号发射器(6.4)和所述的信号接收器(6.5)分别设于夹持抓(6.6)上;上行式支撑平台(1)与上行式大车行走机构(2)之间设置有第一平面移动副,上行式大车行走机构(2)和上行式小车走行机构(4)之间设置有第二平面移动副,第一平移动副和第二平面移动副带动夹持机构(6)在同一水平面上横向和纵向的移动,升降机构(5)带动夹持机构(6)在竖直方向上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块式轨枕双排坑自动出入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行式支撑平台(1)由钢板和型钢焊接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块式轨枕双排坑自动出入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行式小车走行机构(4)包括架体(4.1),所述的架体(4.1)左侧下端面上安装有第一传感器(7)、减速传感器(8)、第二传感器(9)和第三传感器(4.4),所述的第一传感器(7)与左侧极限位置相对应,所述的第二传感器(9)与右侧极限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减速传感器(8)位于第一传感器(7)和第二传感器(9)之间,所述的第三传感器(4.4)与升降端极限位置相对应。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明,徐超,郭战战,张建敏,李卫东,王晓风,张奎,武小璐,张传罡,赵照,赵继凯,张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三局集团线桥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