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钢丝网模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2006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后浇带钢丝网模板装置,包括侧模稳固单元、底模和底模支撑单元;侧模稳固单元包括:左钢丝网、左加强钢板、右钢丝网、右加强钢板、顶水平伸缩柱和底水平伸缩柱;底模支撑单元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支腿、位于所述支腿下方的底座以及用于将所述底座紧固于地面的紧固机构。优点为:(1)通过底部和顶部的水平伸缩柱对后浇带两侧的侧模(即钢丝网)进行支撑稳定,防止后浇带变形,支撑强度高,从而保证施工质量;(2)侧模稳固单元和底模支撑单元均采用螺纹连接装配方式,且其伸缩和升降高度调节方便,具有安装和拆卸过程简单的优点,从而方便工人操作,提高施工效率。

Steel Wire Mesh Template Device for Post-pouring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浇带钢丝网模板装置
本技术属于后浇带模板
,具体涉及一种后浇带钢丝网模板装置。
技术介绍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后浇带模板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难点之一,目前,主要采用木模板沿着后浇带方向搭设落地式支模体系的方式。该种方式具有以下问题:后浇带模板安装和拆卸过程复杂,从而不方便工人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后浇带钢丝网模板装置,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后浇带钢丝网模板装置,包括侧模稳固单元(100)、底模(200)和底模支撑单元(300);所述侧模稳固单元(100)包括:左钢丝网(101)、左加强钢板(102)、右钢丝网(103)、右加强钢板(104)、顶水平伸缩柱(105)和底水平伸缩柱(106);在混凝土结构主体(400)之间形成后浇带(500);所述后浇带(500)的左侧壁设置所述左钢丝网(101),所述左钢丝网(101)的右侧设置所述左加强钢板(102);所述左加强钢板(102)的顶部和底部均延伸到所述后浇带(500)的外面;所述后浇带(500)的右侧壁设置所述右钢丝网(103),所述右钢丝网(103)的左侧设置所述右加强钢板(104);所述右加强钢板(104)的顶部和底部均延伸到所述后浇带(500)的外面;在所述左加强钢板(102)和所述右加强钢板(104)之间的顶部位置设置所述顶水平伸缩柱(105);在所述左加强钢板(102)和所述右加强钢板(104)之间的底部位置设置所述底水平伸缩柱(106);所述顶水平伸缩柱(105)和所述底水平伸缩柱(106)均包括水平转筒(1051)、左柱体(1052)和右柱体(1053);所述水平转筒(1051)的左侧具有正向外螺纹,其与所述左柱体(1052)右端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左柱体(1052)左端具有正向外螺纹,其与所述左加强钢板(102)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水平转筒(1051)的右侧具有反向外螺纹,其与所述右柱体(1053)左端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右柱体(1053)右端具有反向外螺纹,其与所述右加强钢板(104)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底模(200)设置于所述后浇带(500)的下方,并且,所述底模(200)的左右两侧边沿均延伸到所述混凝土结构主体(400)的下面;所述底模(200)的中心区域具有用于容置所述底水平伸缩柱(106)的凹槽(201);所述底模支撑单元(300)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支腿(301)、位于所述支腿(301)下方的底座(302)以及用于将所述底座(302)紧固于地面的紧固机构(303);所述支腿(301)包括托架(3011)、上支腿(3012)、垂直转筒(3013)和下支腿(3014);所述垂直转筒(3013)的顶端具有正向外螺纹,其与所述上支腿(3012)底端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上支腿(3012)顶端具有正向外螺纹,其与所述托架(3011)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托架(3011)固定到所述底模(200)的底部;所述垂直转筒(3013)的底端具有反向外螺纹,其与所述下支腿(3014)顶端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下支腿(3014)底端具有反向外螺纹,其与所述底座(302)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垂直转筒(3013)和所述水平转筒(1051)的外面还安装有转筒旋转单元;所述转筒旋转单元包括:固定套于所述垂直转筒(3013)或所述水平转筒(1051)外面的大齿轮(601)、与所述大齿轮(601)啮合的小齿轮(602)、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小齿轮(602)转动的手柄(603)。本技术提供的后浇带钢丝网模板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底部和顶部的水平伸缩柱对后浇带两侧的侧模(即钢丝网)进行支撑稳定,防止后浇带变形,支撑强度高,从而保证施工质量;(2)侧模稳固单元和底模支撑单元均采用螺纹连接装配方式,且其伸缩和升降高度调节方便,具有安装和拆卸过程简单的优点,从而方便工人操作,提高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后浇带钢丝网模板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底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后浇带钢丝网模板装置,参考图1,包括侧模稳固单元100、底模200和底模支撑单元300;侧模稳固单元100包括:左钢丝网101、左加强钢板102、右钢丝网103、右加强钢板104、顶水平伸缩柱105和底水平伸缩柱106;在混凝土结构主体400之间形成后浇带500;后浇带500的左侧壁设置左钢丝网101,钢丝网是由密集细钢丝编织形成的网状结构,钢丝网的固定方式,可以是捆扎在混凝土结构主体400内的主钢筋上;左钢丝网101的右侧设置左加强钢板102;左加强钢板102的顶部和底部均延伸到后浇带500的外面;后浇带500的右侧壁设置右钢丝网103,右钢丝网103的左侧设置右加强钢板104;右加强钢板104的顶部和底部均延伸到后浇带500的外面;在左加强钢板102和右加强钢板104之间的顶部位置设置顶水平伸缩柱105;在左加强钢板102和右加强钢板104之间的底部位置设置底水平伸缩柱106;顶水平伸缩柱105和底水平伸缩柱106均包括水平转筒1051、左柱体1052和右柱体1053;水平转筒1051的左侧具有正向外螺纹,其与左柱体1052右端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左柱体1052左端具有正向外螺纹,其与左加强钢板102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水平转筒1051的右侧具有反向外螺纹,其与右柱体1053左端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右柱体1053右端具有反向外螺纹,其与右加强钢板104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本技术中,后浇带500两侧的钢丝网作为后浇带的侧模板;加强钢板用于对浇筑好的混凝土结构主体400进行支撑,而顶水平伸缩柱105和底水平伸缩柱106用于调节加强钢板对混凝土结构主体400的支撑强度,形成稳定的结构体系,支撑牢固;为方便安装以及调节支撑强度的大小,本申请中,顶水平伸缩柱105和底水平伸缩柱106采用螺纹连接方式,其使用原理为:安装过程中,首先将左柱体1052的左端螺旋旋入左加强钢板102的内螺纹孔中;然后,使水平转筒1051左端的正向外螺纹旋入左柱体1052右侧的内螺纹孔中;然后,使右柱体1053的左端螺旋套入水平转筒1051右端的反向外螺纹;旋转右柱体1053,使其右端的反向外螺纹旋入右加强钢板104的内螺纹孔中;此时,水平伸缩柱对左右侧加强钢板的支撑力度和支撑稳定性较低,因此,再进一步旋转水平转筒1051,使左柱体1052向左螺旋运动,使右柱体1053向右螺旋运动,直到支撑力度和支撑稳定性满足要求即可。当需要拆卸模板时,只需要反向旋转水平转筒1051,使左柱体1052向右螺旋运动并脱离左加强钢板102,使右柱体1053向左螺旋运动并脱离右加强钢板104即可。因此,由于此处的各零件均为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浇带钢丝网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模稳固单元(100)、底模(200)和底模支撑单元(300);所述侧模稳固单元(100)包括:左钢丝网(101)、左加强钢板(102)、右钢丝网(103)、右加强钢板(104)、顶水平伸缩柱(105)和底水平伸缩柱(106);在混凝土结构主体(400)之间形成后浇带(500);所述后浇带(500)的左侧壁设置所述左钢丝网(101),所述左钢丝网(101)的右侧设置所述左加强钢板(102);所述左加强钢板(102)的顶部和底部均延伸到所述后浇带(500)的外面;所述后浇带(500)的右侧壁设置所述右钢丝网(103),所述右钢丝网(103)的左侧设置所述右加强钢板(104);所述右加强钢板(104)的顶部和底部均延伸到所述后浇带(500)的外面;在所述左加强钢板(102)和所述右加强钢板(104)之间的顶部位置设置所述顶水平伸缩柱(105);在所述左加强钢板(102)和所述右加强钢板(104)之间的底部位置设置所述底水平伸缩柱(106);所述顶水平伸缩柱(105)和所述底水平伸缩柱(106)均包括水平转筒(1051)、左柱体(1052)和右柱体(1053);所述水平转筒(1051)的左侧具有正向外螺纹,其与所述左柱体(1052)右端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左柱体(1052)左端具有正向外螺纹,其与所述左加强钢板(102)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水平转筒(1051)的右侧具有反向外螺纹,其与所述右柱体(1053)左端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右柱体(1053)右端具有反向外螺纹,其与所述右加强钢板(104)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底模(200)设置于所述后浇带(500)的下方,并且,所述底模(200)的左右两侧边沿均延伸到所述混凝土结构主体(400)的下面;所述底模(200)的中心区域具有用于容置所述底水平伸缩柱(106)的凹槽(201);所述底模支撑单元(300)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支腿(301)、位于所述支腿(301)下方的底座(302)以及用于将所述底座(302)紧固于地面的紧固机构(303);所述支腿(301)包括托架(3011)、上支腿(3012)、垂直转筒(3013)和下支腿(3014);所述垂直转筒(3013)的顶端具有正向外螺纹,其与所述上支腿(3012)底端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上支腿(3012)顶端具有正向外螺纹,其与所述托架(3011)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托架(3011)固定到所述底模(200)的底部;所述垂直转筒(3013)的底端具有反向外螺纹,其与所述下支腿(3014)顶端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下支腿(3014)底端具有反向外螺纹,其与所述底座(302)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浇带钢丝网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模稳固单元(100)、底模(200)和底模支撑单元(300);所述侧模稳固单元(100)包括:左钢丝网(101)、左加强钢板(102)、右钢丝网(103)、右加强钢板(104)、顶水平伸缩柱(105)和底水平伸缩柱(106);在混凝土结构主体(400)之间形成后浇带(500);所述后浇带(500)的左侧壁设置所述左钢丝网(101),所述左钢丝网(101)的右侧设置所述左加强钢板(102);所述左加强钢板(102)的顶部和底部均延伸到所述后浇带(500)的外面;所述后浇带(500)的右侧壁设置所述右钢丝网(103),所述右钢丝网(103)的左侧设置所述右加强钢板(104);所述右加强钢板(104)的顶部和底部均延伸到所述后浇带(500)的外面;在所述左加强钢板(102)和所述右加强钢板(104)之间的顶部位置设置所述顶水平伸缩柱(105);在所述左加强钢板(102)和所述右加强钢板(104)之间的底部位置设置所述底水平伸缩柱(106);所述顶水平伸缩柱(105)和所述底水平伸缩柱(106)均包括水平转筒(1051)、左柱体(1052)和右柱体(1053);所述水平转筒(1051)的左侧具有正向外螺纹,其与所述左柱体(1052)右端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左柱体(1052)左端具有正向外螺纹,其与所述左加强钢板(102)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水平转筒(1051)的右侧具有反向外螺纹,其与所述右柱体(1053)左端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右柱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怀姚正德王涛尹景章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