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1858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复方氨酚烷胺制剂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组成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微丸的原料混合粉进行离心制丸,同时喷入聚维酮K30水溶液,再对制得的16~24目湿丸进行干燥,制丸过程中,混合粉末均匀洒落,在离心外力的不断作用下形成母丸,再经不断离心旋转作用,保证了母丸的流动性,最终得到质量均一的微丸。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备工艺简单,产品质量稳定,有效避免传统糖衣锅造丸方法由于粉末加入速度及力度不稳定而导致产品主要成分含量不均匀的问题。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自动化程度高,与传统糖衣锅造丸方法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生产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微丸的时间大大缩短,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A Compound Paracetamol and Amantadine Capsule Pellets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方氨酚烷胺制剂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上呼吸道感染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疼、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其虽然具有一定的自愈性,但部分病人可诱发肺部并发症、中毒性休克等严重继发症,甚至危及病人生命。由于90%以上的感冒均是由病毒经呼吸道或汗腺等侵入人体所致,因此,若想快速治愈感冒,则需要服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如目前市场中广受患者青睐的感冒药之一—感康(复方氨酚烷胺片),其为复方制剂,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咖啡因、人工牛黄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其中,对乙酰氨基酚具有镇痛和解热作用;金刚烷胺可抗“亚—甲型”流感病毒,可抑制病毒繁殖;咖啡因为中枢兴奋药,能增强对乙酰氨基酚的解热镇痛效果,并能减轻其他药物所致的嗜睡、头晕等中枢抑制作用;马来酸氯苯那敏为抗过敏药,能减轻流涕、鼻塞、打喷嚏等症状;人工牛黄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上述诸药配伍制成复方,可增强解热、镇痛效果,解除或改善感冒所致的各种症状。然而,片剂剂型在生产中产尘量大,所用辅料多,易吸潮,且片剂崩解时间长。而胶囊剂型具有整洁、美观、容易吞服,可掩盖药物不良臭味和减少药物对咽、喉的刺激性等特点,其不仅在胃液中分散快、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而且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同时胶囊壳还可保护药物免受湿气和空气氧化作用。为此,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氨咖黄敏胶囊微丸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部分原料药与辅料混合先制备母粒,经流化床干燥后再经离心造粒喷雾干燥,边加粉料边喷入粘合剂,制备得到氨咖黄敏胶囊微丸颗粒。但该方法为了提高母粒颗粒的流动性,需预先在较高温度下对母粒进行干燥,这不仅增加了操作工序及生产成本,而且增大了有关药物因受热分解产生有毒成分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方法制备得到的胶囊微丸有关物质含量较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微丸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无需高温干燥母粒,大大降低有关药物受热分解产生有毒成分的风险,操作简单,易于控制,适合工业化生产,制备得到的胶囊微丸具有有关物质低及产品质量稳定等显著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微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马来酸氯苯那敏、人工牛黄、咖啡因及淀粉混匀,得到混合粉;对上述混合粉进行离心制丸,同时喷入聚维酮K30水溶液,制得16~24目的湿丸;干燥上述湿丸,即得所述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微丸。进一步地,所述湿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部分混合粉送入离心制丸机中,以25~30r/m的速度进行离心制丸,同时匀速喷入聚维酮K30水溶液,并适时添加混合粉,至形成24~40目的母丸;停止放大,以30~40r/m的速度继续离心至少3min,放出物料,过24目筛;(2)取通过24目筛的母丸送入离心制丸机中,匀速喷入聚维酮K30水溶液的同时持续送入剩余的混合粉,以25~30r/m的速度对母丸进行放大至16~24目;停止放大,以30~40r/m的速度继续离心至少3min,放出物料,分别过24目和16目筛,得到16~24目的湿丸。进一步地,所述聚维酮K30水溶液的喷入速度为10~30mL/min。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马来酸氯苯那敏、所述人工牛黄及所述咖啡因按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得预混合粉;再将所述预混合粉与所述对乙酰氨基酚、所述盐酸金刚烷胺及所述淀粉混合均匀,即得所述混合粉。进一步地,所述干燥的温度为55~65℃。进一步地,所述对乙酰氨基酚、所述盐酸金刚烷胺、所述马来酸氯苯那敏、所述人工牛黄、所述咖啡因及所述淀粉的质量比为600:240:4.8:24:32.97:(50~55)。进一步地,所述聚维酮K30水溶液中,聚维酮K30与纯水的质量比为(4~6):(160~170)。更进一步地,所述对乙酰氨基酚、所述盐酸金刚烷胺、所述马来酸氯苯那敏、所述人工牛黄、所述咖啡因、所述淀粉、所述聚维酮K30及所述纯水的质量比为600:240:4.8:24:32.97:53.23:5:16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微丸。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咖啡因为无水咖啡因,即不带结晶水的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微丸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组成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微丸的原料混合粉进行离心制丸,同时喷入聚维酮K30水溶液,再对制得的16~24目湿丸进行干燥,制丸过程中,混合粉末均匀洒落,在离心外力的不断作用下形成母丸,再经不断离心旋转作用,保证了母丸的流动性,最终得到质量均一的微丸。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工艺简单,产品质量稳定,有效避免传统糖衣锅造丸方法由于粉末加入速度及力度不稳定而导致产品主要成分含量不均匀的问题。另外,本专利技术方法自动化程度高,与传统糖衣锅造丸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方法生产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微丸的时间大大缩短,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自动化操作,避免了人工等因素的影响,最终的成品率由传统的60%提升到80%以上。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微丸的制备方法,以聚维酮K30水溶液作为粘合剂,粘合效果好,解决了微丸在干燥、整粒及总混过程中易破碎的问题,提高了微丸颗粒的产率,制备得到的微丸粒度分布均匀,进一步提高了微丸的流动性。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微丸的制备方法,对制得的湿丸进行整体干燥,而无需预先在较高温度下对母丸进行干燥,不仅大大降低了有关药物因受热分解产生有毒成分的风险,而且减少了操作工序及生产成本。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微丸的制备方法,将处方中含量较少的成分先进行等量递增混合,再与含量较多的成分进行混合,提高了混合粉的均匀度,有效避免产品主要成分含量不均匀而导致的产品质量不稳定问题。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微丸,粒粒径均匀,硬度适中,且原料药有效成分分布均匀,有关物质含量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下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所述最佳实施方式,不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和保护范围构成限制,任何人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或是将本专利技术与其他现有技术的特征进行组合而得出的任何与本专利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步骤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常规实验步骤的操作或条件即可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试剂产品。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微丸,其原料组成具体为:对乙酰氨基酚600kg,盐酸金刚烷胺240kg,马来酸氯苯那敏4.8kg,人工牛黄24kg,咖啡因32.97kg,淀粉53.23kg,聚维酮K305kg,纯水165kg。采用上述原料制备所述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微丸的步骤为:称取处方用量的聚维酮K30及纯水,将聚维酮K30充分溶解于纯水中,得到聚维酮K30水溶液,待用;称取处方用量的马来酸氯苯那敏、人工牛黄及咖啡因,按等量递增法混合均匀,得到预混合粉;将上述预混合粉、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及淀粉分别均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微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马来酸氯苯那敏、人工牛黄、咖啡因及淀粉混匀,得到混合粉;对上述混合粉进行离心制丸,同时喷入聚维酮K30水溶液,制得16~24目的湿丸;干燥上述湿丸,即得所述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微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微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马来酸氯苯那敏、人工牛黄、咖啡因及淀粉混匀,得到混合粉;对上述混合粉进行离心制丸,同时喷入聚维酮K30水溶液,制得16~24目的湿丸;干燥上述湿丸,即得所述复方氨酚烷胺胶囊微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部分混合粉送入离心制丸机中,以25~30r/m的速度进行离心制丸,同时匀速喷入聚维酮K30水溶液,并适时添加混合粉,至形成24~40目的母丸;停止放大,以30~40r/m的速度继续离心至少3min,放出物料,过24目筛;(2)取通过24目筛的母丸送入离心制丸机中,匀速喷入聚维酮K30水溶液的同时持续送入剩余的混合粉,以25~30r/m的速度对母丸进行放大至16~24目;停止放大,以30~40r/m的速度继续离心至少3min,放出物料,分别过24目和16目筛,得到16~24目的湿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维酮K30水溶液的喷入速度为10~30mL/min。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龙黄武军黄伟德邹国辉张嬉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铜鼓仁和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