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双连杆式传感器固定机构以及桥梁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1064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不会产生安装位置偏差的双连杆式传感器固定机构,包括:两个固定组件,分别与两个固定孔相对应;以及至少一个连接件,其中,固定组件具有用于固定在安装位置处的基座以及固定在该基座上的连杆,连杆由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的上连杆和下连杆构成,使得下连杆及上连杆穿过固定孔后下连杆能够向应变传感器方向旋转从而固定应变传感器,连接件为弱连接件,两个固定组件的基座之间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传感器固定机构具有安装简单、不易产生安装位置误差的优点。进一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含有该传感器固定机构的桥梁监测装置。

Fixed mechanism of double-link sensor and bridge monito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连杆式传感器固定机构以及桥梁监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结构监测领域,涉及一种传感器固定机构及含有该传感器固定机构的桥梁监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双连杆式传感器固定机构及桥梁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应变传感器能够通过将机械形变转换为电信号的方式来测定结构物的形变,因此在结构监测领域应用广泛。使用时,应变传感器需要牢固地固定至待测结构物表面,从而使得应变传感器与结构物协同变形并保证应变传感器不脱落。目前常用的应变传感器具有两个贯穿的固定孔,其固定装置包括两个带有基座的螺栓和螺母,具体安装方式为:将带有螺栓的基座粘贴在结构表面,将传感器插入螺栓,最后旋紧配套螺母,应变传感器固定完成。上述应变传感器固定方法虽然能有效固定传感器,但是弊端也显而易见:螺母和螺帽分离设计使得丢掉其中之一即丧失了整个装置的功能性;传感器安装的位置一般也是不易操作的位置(例如桥梁底面等),在此位置进行旋紧螺母较耗费精力,操作不当还易损坏传感器;由于传感器有固定长度,而两个独立基座的形式容易产生安装位置偏差,造成传感器的安装松动,进而测量精度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装方便、不会产生安装位置偏差的传感器固定机构及桥梁监测装置,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连杆式传感器固定机构,用于将具有两个贯通的固定孔的应变传感器安装在待测结构上的安装位置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固定组件,分别与两个固定孔相对应;以及至少一个连接件,其中,固定组件具有用于固定在安装位置处的基座以及固定在该基座上的连杆,连杆由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的上连杆和下连杆构成,使得下连杆及上连杆穿过固定孔后下连杆能够向应变传感器方向旋转从而固定应变传感器,连接件为弱连接件,两个固定组件的基座之间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双连杆式传感器固定机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上连杆和下连杆的其中一个在转轴位置处设有形状为圆形且深度方向与转轴长度方向同向的凹陷部,上连杆和下连杆的另外一个在转轴位置处设有形状为椭圆形且嵌在凹陷部内的突起部,凹陷部内侧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弧形凹槽,突起部两端部分的形状与凹槽相对应,使得上连杆和下连杆发生相对转动后突起部的位置能够被凹槽限制,从而让上连杆与下连杆之间的角度固定进而完成对应变传感器的固定。本技术提供的双连杆式传感器固定机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上连杆和下连杆的其中一个在转轴位置处设有形状为圆形且深度方向与转轴长度方向同向的凹陷部,上连杆和下连杆的另外一个在转轴位置处设有形状为圆形且嵌在凹陷部内的突起部,凹陷部内侧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分布的第一棘齿,突起部外侧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分布的第二棘齿,第一棘齿与第二棘齿相配合,使得上连杆和下连杆发生相对转动后二者之间的角度固定进而完成对应变传感器的固定。本技术提供的双连杆式传感器固定机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弱连接件为塑料或橡胶制成的连接杆或连接片。本技术提供的双连杆式传感器固定机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基座为金属基座。本技术提供的双连杆式传感器固定机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基座远离上连杆的一侧具有固定区域,该固定区域上设有用于将基座固定粘贴在安装位置处的粘胶层。本技术提供的双连杆式传感器固定机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粘胶层上还设有离型层。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桥梁监测装置,用于对作为待测结构的桥梁进行监测,其特征在于,包括:应变传感器,用于对待测结构的进行应变监测,具有两个贯通的固定孔;以及双连杆式传感器固定机构,用于应变传感器安装在待测结构上的安装位置处,其中,双连杆式传感器固定机构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双连杆式传感器固定机构。技术作用与效果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双连杆式传感器固定机构及桥梁监测装置,由于基座之间采用连接件进行连接,并且基座上设有能够相对转动的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因此无需其他额外零件就可将应变传感器安装在待测结构上,不仅操作简单,还能避免零件丢失而造成的不能使用的弊端。由于基座通过具有一定长度的连接件相互连接,使得两个连杆之间的距离能够与应变传感器的固定孔之间的距离相同,因此安装时不会产生安装位置偏差。进一步,连接件为弱连接件,因此不会因基座之间的连接设计引入新的测量误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桥梁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双连杆式传感器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双连杆式传感器固定机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上连杆与下连杆之间的连接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上连杆与下连杆之间的连接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桥梁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桥梁监测装置100用于对作为待测结构的桥梁1进行检测,包括应变传感器5以及双连杆式传感器固定机构10。其中,应变传感器5呈长方体形状,其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上各设有一个贯通的固定孔;双连杆式传感器固定机构10用于将该应变传感器5固定至桥梁1上。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双连杆式传感器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双连杆式传感器固定机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及图3所示,双连杆式传感器固定机构10具有两个固定组件11以及三个连接件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图4所示,固定组件11包括基座3以及连杆2。基座3为金属基座,由钢材、铸铁、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制作而成。其上表面为平坦表面,该平坦表面上设有涂布粘胶层的固定区域,粘胶层上还设有离型层。使用时,将离型层揭去,即可通过粘胶层将基座3粘贴在桥梁1的预定安装位置上。连接件4为弱连接件,即,由塑料、橡胶等刚度较小的材料制成的杆状件。三个连接件4相互平行设置,其两端分别固定在基座3上,使得两个固定组件11的基座3上的连杆2能够保持一定距离,该距离与应变传感器5的两个固定孔之间的距离相同。连杆2由上连杆2.1和下连杆2.2构成,上连杆2.1固定在基座3的下表面上且与基座3一体形成,其长度与应变传感器5的厚度相对应。下连杆2.2的上端部与上连杆2.1的下端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即,上连杆2.1和下连杆2.2上均具有贯穿孔,转轴同时穿过两个贯穿孔;同时,转轴两端分别具有位于上连杆2.1和下连杆2.2外侧的凸缘部(图中未示出),由此,上连杆2.1和下连杆2.2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的同时还被该转轴固定在一起。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上连杆与下连杆之间的连接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如图5所示,上连杆2.1的下端部在转轴位置处设有圆形的凹陷部2.1.1,该凹陷部2.1.1内侧上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弧形凹槽2.1.2(图中仅示出一部分)。下连杆2.2的上端部设有呈椭圆形的突起部2.2.1,该突起部2.2.1嵌在凹陷部2.1.1内。突起部2.2.1的长度与凹陷部2.1.1的直径相对应,并且突起部2.2.1的两端部分形状与凹槽2.1.2相对应,在静止状态时,突起部2.2.1的两端就分别嵌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连杆式传感器固定机构,用于将具有两个贯通的固定孔的应变传感器安装在待测结构上的安装位置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固定组件,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孔相对应;以及至少一个连接件,其中,所述固定组件具有用于固定在所述安装位置处的基座以及固定在该基座上的连杆,所述连杆由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的上连杆和下连杆构成,使得所述下连杆及所述上连杆穿过所述固定孔后所述下连杆能够向所述应变传感器方向旋转从而固定所述应变传感器,所述连接件为弱连接件,两个所述固定组件的所述基座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连杆式传感器固定机构,用于将具有两个贯通的固定孔的应变传感器安装在待测结构上的安装位置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固定组件,分别与两个所述固定孔相对应;以及至少一个连接件,其中,所述固定组件具有用于固定在所述安装位置处的基座以及固定在该基座上的连杆,所述连杆由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的上连杆和下连杆构成,使得所述下连杆及所述上连杆穿过所述固定孔后所述下连杆能够向所述应变传感器方向旋转从而固定所述应变传感器,所述连接件为弱连接件,两个所述固定组件的所述基座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连杆式传感器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的其中一个在所述转轴位置处设有形状为圆形且深度方向与所述转轴长度方向同向的凹陷部,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的另外一个在所述转轴位置处设有形状为椭圆形且嵌在所述凹陷部内的突起部,所述凹陷部内侧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弧形凹槽,所述突起部两端部分的形状与所述凹槽相对应,使得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发生相对转动后所述突起部的位置能够被所述凹槽限制,从而让所述上连杆与所述下连杆之间的角度固定进而完成对所述应变传感器的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连杆式传感器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的其中一个在所述转轴位置处设有形状为圆形且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烨雷晓鸣孙利民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