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用缓冲吊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0873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客车用缓冲吊耳,包括吊耳本体和缓冲通孔,所述吊耳本体的上方设置有上固定框,且上固定框的下方设置有上装配孔,所述上装配孔的内侧设置有金属固定环,所述上装配孔的外侧设置有金属环,且金属环的内侧设置有夹层,所述金属环的下方设置有上支撑骨架,且上支撑骨架的下方设置有折边,所述折边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槽,且连接槽的内侧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通孔位于吊耳本体的中部,且缓冲通孔的下方设置有下装配孔。该客车用缓冲吊耳设置有上支撑骨架、下支撑骨架和橡胶材质的吊耳本体,在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在保持装置结构强度的同时,起到良好的减震缓效果,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A Buffer Lift for Bu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车用缓冲吊耳
本技术涉及吊耳相关
,具体为一种客车用缓冲吊耳。
技术介绍
吊耳是一种安装在设备上用于将装置吊起挂置的受力构件,在很多设备中都有广泛运用,如汽车的排气管主要是通过吊耳将其固定到汽车底盘底部,而对于客车等大排量的汽车排气管而言,其排气管的抖动载荷较大,普通的刚性连接吊耳减震效果较差,十分影响乘车体验,而一些橡胶材质的吊耳在长时间使用时容易发生磨损,使用寿命较短。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客车用吊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用缓冲吊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普通吊耳减震效果差,橡胶吊耳耐受强度差,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客车用缓冲吊耳,包括吊耳本体和缓冲通孔,所述吊耳本体的上方设置有上固定框,且上固定框的下方设置有上装配孔,所述上装配孔的内侧设置有金属固定环,且金属固定环的侧面设置有凸沿,并且金属固定环的内侧设置有开口,所述上装配孔的外侧设置有金属环,且金属环的内侧设置有夹层,所述金属环的下方设置有上支撑骨架,且上支撑骨架的下方设置有折边,所述折边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槽,且连接槽的内侧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通孔位于吊耳本体的中部,且缓冲通孔的下方设置有下装配孔,所述下装配孔的外侧设置有下支撑骨架,且下支撑骨架的下方设置有下固定框。优选的,所述金属固定环和凸沿为一体化结构,且金属固定环和上装配孔通过凸沿扣成卡合连接,并且上装配孔和下装配孔的内侧均设置有金属固定环,同时金属固定环的内侧均匀分布有开口。优选的,所述金属环和上支撑骨架为一体化结构,且金属环的中轴线和金属固定环的中轴线相互重合,并且金属环和金属固定环之间设置有夹层,同时夹层和吊耳本体为一体化结构。优选的,所述上支撑骨架和下支撑骨架的侧面均设置有折边和连接槽,且上支撑骨架和下支撑骨架之间通过连接槽构成卡合连接,并且上支撑骨架和下支撑骨架之间设置有缓冲层,同时缓冲层和吊耳本体为一体化结构。优选的,所述缓冲通孔设置有2个,且缓冲通孔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折边和连接槽。优选的,所述下装配孔、下支撑骨架和下固定框与上装配孔、上支撑骨架和上固定框均关于吊耳本体的中心线相互对称,且吊耳本体为对称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客车用缓冲吊耳,1、设置有上支撑骨架、下支撑骨架和橡胶材质的吊耳本体,在装置的使用过程中,金属材质的上支撑骨架和下支撑骨架与橡胶材质的吊耳本体配合使用可以便于在保持装置结构强度的同时,起到良好的减震缓效果,提高装置的实用性;2、设置有上固定框、下固定框和金属固定环,在装置的使用过程中金属材质的上固定框和下固定框可以在吊耳本体外侧起到良好的防护效果,同时金属固定环可以在上装配孔和下装配孔与外部装置连接时起到减少磨损的作用,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配合开口使用,可以使上固定框和下固定框能够进行一定的弹性形变,便于装置的连接装配;3、设置有折边和连接槽,在装置的使用过程中,通过连接槽连接的上支撑骨架和下支撑骨架可以便于进行一定的弯曲活动,配合与吊耳本体一体化的缓冲层使用可以在装置发生剧烈震动时起到良好的减震防护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吊耳本体;2、上固定框;3、上装配孔;4、金属固定环;5、凸沿;6、开口;7、金属环;8、夹层;9、上支撑骨架;10、折边;11、连接槽;12、缓冲层;13、缓冲通孔;14、下装配孔;15、下支撑骨架;16、下固定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客车用缓冲吊耳,包括吊耳本体1、上固定框2、上装配孔3、金属固定环4、凸沿5、开口6、金属环7、夹层8、上支撑骨架9、折边10、连接槽11、缓冲层12、缓冲通孔13、下装配孔14、下支撑骨架15和下固定框16,吊耳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上固定框2,且上固定框2的下方设置有上装配孔3,上装配孔3的内侧设置有金属固定环4,且金属固定环4的侧面设置有凸沿5,并且金属固定环4的内侧设置有开口6,上装配孔3的外侧设置有金属环7,且金属环7的内侧设置有夹层8,金属环7的下方设置有上支撑骨架9,且上支撑骨架9的下方设置有折边10,折边10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槽11,且连接槽11的内侧设置有缓冲层12,缓冲通孔13位于吊耳本体1的中部,且缓冲通孔13的下方设置有下装配孔14,下装配孔14的外侧设置有下支撑骨架15,且下支撑骨架15的下方设置有下固定框16。本例的金属固定环4和凸沿5为一体化结构,且金属固定环4和上装配孔3通过凸沿5扣成卡合连接,并且上装配孔3和下装配孔14的内侧均设置有金属固定环4,同时金属固定环4的内侧均匀分布有开口6,金属固定环4可以在装置和外部连接件进行连接装配时起到较好的耐磨防护效果,同时开口6可以便于金属固定环4进行一定的形变,便于上装配孔3和外部连接件之间的连接装配。金属环7和上支撑骨架9为一体化结构,且金属环7的中轴线和金属固定环4的中轴线相互重合,并且金属环7和金属固定环4之间设置有夹层8,同时夹层8和吊耳本体1为一体化结构,便于上支撑骨架9和上装配孔3之间力的传递,同时夹层8可以起到很好的减震防护效果。上支撑骨架9和下支撑骨架15的侧面均设置有折边10和连接槽11,且上支撑骨架9和下支撑骨架15之间通过连接槽11构成卡合连接,并且上支撑骨架9和下支撑骨架15之间设置有缓冲层12,同时缓冲层12和吊耳本体1为一体化结构,通过上支撑骨架9和下支撑骨架15的支撑可以有效提高装置的结构强度,通过折边10和连接槽11进行连接同时配合缓冲层12使用可以同时保持有效的缓冲能力。缓冲通孔13设置有2个,且缓冲通孔1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折边10和连接槽11,缓冲通孔13的镂空结构可以在保持装置结构强度的同时,便于保持一定宽度,对装置的侧向受力进行更好的缓冲。下装配孔14、下支撑骨架15和下固定框16与上装配孔3、上支撑骨架9和上固定框2均关于吊耳本体1的中心线相互对称,且吊耳本体1为对称结构,装置整体的对称结构,便于提高装置整体的结构强度,减少装置局部受力过大造成损坏的可能。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客车用缓冲吊耳时,更具图1-3所示,首先将需要进行固定的连接管路分别穿过上装配孔3和下装配孔14,从而对连接件进行连接固定,金属固定环4可以提高上装配孔3和下装配孔14内侧的耐磨能力,同时开口6可以便于金属固定环4进行一定的活动,方便吊耳本体1对连接处的减震,之后即可开始使用。在装置的使用过程中,上固定框2和下固定框16可以在吊耳本体1的侧边起到防护作用,防止装置间发生碰撞对吊耳本体1造成损伤,在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当装置下方连接的排气管路发生震动时,结合图3-4所示,震动所产生的力会传递至下装配孔14外的夹层8、连接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客车用缓冲吊耳,包括吊耳本体(1)和缓冲通孔(13),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上固定框(2),且上固定框(2)的下方设置有上装配孔(3),所述上装配孔(3)的内侧设置有金属固定环(4),且金属固定环(4)的侧面设置有凸沿(5),并且金属固定环(4)的内侧设置有开口(6),所述上装配孔(3)的外侧设置有金属环(7),且金属环(7)的内侧设置有夹层(8),所述金属环(7)的下方设置有上支撑骨架(9),且上支撑骨架(9)的下方设置有折边(10),所述折边(10)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槽(11),且连接槽(11)的内侧设置有缓冲层(12),所述缓冲通孔(13)位于吊耳本体(1)的中部,且缓冲通孔(13)的下方设置有下装配孔(14),所述下装配孔(14)的外侧设置有下支撑骨架(15),且下支撑骨架(15)的下方设置有下固定框(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车用缓冲吊耳,包括吊耳本体(1)和缓冲通孔(13),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上固定框(2),且上固定框(2)的下方设置有上装配孔(3),所述上装配孔(3)的内侧设置有金属固定环(4),且金属固定环(4)的侧面设置有凸沿(5),并且金属固定环(4)的内侧设置有开口(6),所述上装配孔(3)的外侧设置有金属环(7),且金属环(7)的内侧设置有夹层(8),所述金属环(7)的下方设置有上支撑骨架(9),且上支撑骨架(9)的下方设置有折边(10),所述折边(10)的内侧设置有连接槽(11),且连接槽(11)的内侧设置有缓冲层(12),所述缓冲通孔(13)位于吊耳本体(1)的中部,且缓冲通孔(13)的下方设置有下装配孔(14),所述下装配孔(14)的外侧设置有下支撑骨架(15),且下支撑骨架(15)的下方设置有下固定框(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用缓冲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固定环(4)和凸沿(5)为一体化结构,且金属固定环(4)和上装配孔(3)通过凸沿(5)扣成卡合连接,并且上装配孔(3)和下装配孔(14)的内侧均设置有金属固定环(4),同时金属固定环(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宏春黄一恩侯偏喜赵仲荷王延枝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宏元精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