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置燃气瓶与车架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0247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3:31
一种后置燃气瓶与车架的连接结构,包括两个车架及燃气瓶,两个车架之间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上设置有可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两块承载板,两块承载板上均垂直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固定块,固定块内设置有开口腔,开口腔内设置有可沿固定块的高度方向滑动的移动块,移动块上位于两个固定块之间的部位设置有夹持装置,燃气瓶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块承载板位于两个固定块之间的部位上,夹持装置抵触在燃气瓶的外壁上,燃气瓶的下方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支撑板、承载块,承载块内设置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穿过承载块后与支撑板相连接,支撑板抵触在燃气瓶的外壁上。本设计不仅适用范围广、减震效果好,而且使用寿命长、固定效果好。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Rear Gas Cylinder and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置燃气瓶与车架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商用车
,尤其涉及一种后置燃气瓶与车架的连接结构,主要适用于扩大适用范围、提高减震效果。
技术介绍
目前,大自然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温室效应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环境污染问题已然成为全球重视的焦点所在,为了避免日益严重的生态和气候灾难,治理环境污染,发展低碳经济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已成为全球达成的共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燃油汽车的拥有量也随之增加,而汽车尾气的排放对大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格外严重,天然气汽车以低排放、抑制温室效应以及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正在得到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推广,同时也成为了21世纪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天然气汽车主要以天然气提供动力能源,需要在汽车上增加设置燃气瓶以及相应的管道。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3957820U,授权公告日为2014年11月26日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后置燃气瓶与车架的连接方式,包括车架、至少一个燃气瓶和支架,燃气瓶与支架固定连接,支架与车架固定连接,支架通过连接块和U型螺栓与车架固定连接,或支架吊装在车架纵梁的外侧;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车架以及支架的配合,充分利用了整车空间位置,而且不影响底盘各部件的装配关系,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也降低了装配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虽然该技术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后置燃气瓶与车架的连接方式,但是其仍然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燃气瓶与车架之间不能进行牢靠固定,汽车在移动时经常会发生燃气瓶与车架之间的碰撞,尤其在坎坷的路面上行驶,燃气瓶在晃动时也无法进行减震,容易造成燃气瓶的泄露而发生危险,并且在对燃气瓶进行固定时,也无法根据燃气瓶的大小合理的进行高度和长度的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适用范围窄、减震效果差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减震效果好的后置燃气瓶与车架的连接结构。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后置燃气瓶与车架的连接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车架及燃气瓶,所述两个车架之间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上水平设置有一号承载板与二号承载板,所述一号承载板、二号承载板可沿支撑块的长度方向滑动,一号承载板、二号承载板上均垂直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固定块,固定块内设置有开口腔,开口腔内设置有可沿固定块的高度方向滑动的移动块,移动块上位于两个固定块之间的部位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燃气瓶的一端设置在一号承载板位于两个固定块之间的部位上,燃气瓶的另一端设置在二号承载板位于两个固定块之间的部位上,所述夹持装置抵触在燃气瓶的外壁上,燃气瓶的下方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支撑板、承载块,承载块内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穿过承载块后与支撑板相连接,支撑板抵触在燃气瓶的外壁上。所述减震装置包括隔板与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一端连接有多根压杆,压杆穿过承载块后与支撑板相连接,所述移动板的另一端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与隔板之间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上套装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限位块相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隔板相连接,所述空腔内壁上位于移动板两侧的部位均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设置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移动板相连接。所述二号承载板靠近一号承载板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凹槽,凹槽内的相对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设置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与连接杆的一端相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一号承载板相连接,连接杆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盲孔,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插杆,插杆穿过通孔后延伸至盲孔内。所述夹持装置包括连接板与L型夹持板,所述连接板、L型夹持板均位于两个固定块之间,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块与移动块的两端相连接,所述L型夹持板与连接板相连接,L型夹持板的内侧壁与燃气瓶的外壁相抵触。所述开口腔内的相对侧壁上连接有两根相互平行的丝杆,所述移动块套装在两根丝杆上,移动块上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第一螺纹通孔内贯穿设置有螺杆,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开口腔的底部,螺杆的另一端穿过固定块后与转动块相连接。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盲孔,所述一号承载板、二号承载板的四角都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第二螺纹通孔内设置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穿过第二螺纹通孔后延伸至第一螺纹盲孔内。所述一号承载板、二号承载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盲孔,所述空腔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三螺纹通孔,第三螺纹通孔内设置有第二螺栓,第二螺栓穿过第三螺纹通孔后延伸至第二螺纹盲孔内。所述L型夹持板的制造材料为碳素钢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一种后置燃气瓶与车架的连接结构中一号承载板、二号承载板可沿支撑块的长度方向滑动,一号承载板、二号承载板上均垂直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固定块,固定块内设置有开口腔,开口腔内设置有可沿固定块的高度方向滑动的移动块,移动块上位于两个固定块之间的部位设置有夹持装置,夹持装置抵触在燃气瓶的外壁上,上述设计可以调节夹持装置的水平位置与竖直高度,从而实现对不同型号燃气瓶的固定;燃气瓶的下方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支撑板、承载块,承载块内设置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穿过承载块后与支撑板相连接,支撑板抵触在燃气瓶的外壁上,通过支撑板与减震装置,解决了行驶过程中燃气瓶晃动的问题。因此,本技术适用范围广、减震效果好。2、本技术一种后置燃气瓶与车架的连接结构中减震装置包括隔板与移动板,移动板可沿空腔的内壁滑动,移动板的一端连接有多根压杆,压杆穿过承载块后与支撑板相连接,移动板的另一端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与隔板之间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上套装有弹簧;当燃气瓶晃动时,通过弹簧的复位功能进行减震,从而减少燃气瓶因晃动而造成的碰撞,保护燃气瓶不受破坏,延长了燃气瓶的使用寿命。因此,本技术减震效果好、使用寿命长。3、本技术一种后置燃气瓶与车架的连接结构中二号承载板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凹槽,凹槽内的相对侧壁上滑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与一号承载板相连接,连接杆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盲孔,第二滑槽的内壁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插杆,插杆穿过通孔后延伸至盲孔内,上述设计不仅能调节一号承载板与二号承载板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夹持装置间的距离,而且操作简便、固定效果好。因此,本技术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固定效果好。4、本技术一种后置燃气瓶与车架的连接结构中夹持装置包括相连接的连接板与L型夹持板,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块与移动块的两端相连接,L型夹持板的内侧壁与燃气瓶的外壁相抵触,通过四个L型夹持板对燃气瓶的四角进行夹持,提高了固定效果与减震效果;开口腔内的相对侧壁上连接有两根相互平行的丝杆,移动块套装在两根丝杆上,移动块上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第一螺纹通孔内贯穿设置有螺杆,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开口腔的底部,螺杆的另一端穿过固定块后与转动块相连接,转动块转动带动螺杆转动,螺杆转动带动移动块移动,移动块移动带动夹持装置移动,从而调节夹持装置的高度,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实用性强。因此,本技术固定效果好、减震效果好、操作简便、实用性强。5、本技术一种后置燃气瓶与车架的连接结构中支撑块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盲孔,一号承载板、二号承载板的四角都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第二螺纹通孔内设置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穿过第二螺纹通孔后延伸至第一螺纹盲孔内;一号承载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置燃气瓶与车架的连接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车架(1)及燃气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车架(1)之间连接有支撑块(3),支撑块(3)上水平设置有一号承载板(4)与二号承载板(5),所述一号承载板(4)、二号承载板(5)可沿支撑块(3)的长度方向滑动,一号承载板(4)、二号承载板(5)上均垂直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固定块(6),固定块(6)内设置有开口腔(61),开口腔(61)内设置有可沿固定块(6)的高度方向滑动的移动块(62),移动块(62)上位于两个固定块(6)之间的部位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燃气瓶(2)的一端设置在一号承载板(4)位于两个固定块(6)之间的部位上,燃气瓶(2)的另一端设置在二号承载板(5)位于两个固定块(6)之间的部位上,所述夹持装置抵触在燃气瓶(2)的外壁上,燃气瓶(2)的下方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支撑板(7)、承载块(8),承载块(8)内设置有空腔(81),空腔(81)内设置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穿过承载块(8)后与支撑板(7)相连接,支撑板(7)抵触在燃气瓶(2)的外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置燃气瓶与车架的连接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车架(1)及燃气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车架(1)之间连接有支撑块(3),支撑块(3)上水平设置有一号承载板(4)与二号承载板(5),所述一号承载板(4)、二号承载板(5)可沿支撑块(3)的长度方向滑动,一号承载板(4)、二号承载板(5)上均垂直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固定块(6),固定块(6)内设置有开口腔(61),开口腔(61)内设置有可沿固定块(6)的高度方向滑动的移动块(62),移动块(62)上位于两个固定块(6)之间的部位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燃气瓶(2)的一端设置在一号承载板(4)位于两个固定块(6)之间的部位上,燃气瓶(2)的另一端设置在二号承载板(5)位于两个固定块(6)之间的部位上,所述夹持装置抵触在燃气瓶(2)的外壁上,燃气瓶(2)的下方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支撑板(7)、承载块(8),承载块(8)内设置有空腔(81),空腔(81)内设置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穿过承载块(8)后与支撑板(7)相连接,支撑板(7)抵触在燃气瓶(2)的外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置燃气瓶与车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置包括隔板(82)与移动板(83),所述移动板(83)的一端连接有多根压杆(84),压杆(84)穿过承载块(8)后与支撑板(7)相连接,所述移动板(83)的另一端连接有限位块(85),限位块(85)与隔板(82)之间连接有限位杆(86),限位杆(86)上套装有弹簧(87),弹簧(87)的一端与限位块(85)相连接,弹簧(87)的另一端与隔板(82)相连接,所述空腔(81)内壁上位于移动板(83)两侧的部位均设置有固定板(88),固定板(88)上设置有第一滑槽(89),第一滑槽(89)内设置有第一滑块(810),第一滑块(810)与移动板(83)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置燃气瓶与车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承载板(5)靠近一号承载板(4)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凹槽,凹槽内的相对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启良梁海波徐潇寒张善玉刘钊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