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为固定接头形式的等速万向节具有以下特征:一外接头部分12,该外接头部分包括一纵轴线以及沿轴向相反放置的一连接端和一孔端,并设置有诸外滚珠滚道22↓[1]、22↓[2];一内接头部分13,该内接头部分包括一纵轴线L13和用于指向外接头部分的外接头部分12的孔端的一轴的连接装置,并设置有诸内滚珠滚道23↓[1]、23↓[2];诸外滚珠滚道和诸内滚珠滚道互相形成诸滚道对22↓[1]、23↓[1];22↓[2]、23↓[2];各滚道对容纳一转矩传送滚珠14↓[1]、14↓[2];每两个毗邻的滚道对包括:诸外滚珠滚道22↓[1]、22↓[2],这些外滚珠滚道的中心线位于互相大致平行延伸的平面E1、E2中;以及诸内滚珠滚道23↓[1]、23↓[2],这些内滚珠滚道的中心线位于互相大致平行延伸的平面E1’、E2’中;一环形滚珠保持架16位于外接头部分12和内接头部分13之间,并包括沿圆周分布的诸保持架窗孔17,每个窗孔容纳毗邻的两对滚道22↓[1]、23↓[1]和22↓[2]、23↓[2]中的转矩传送滚珠14↓[1]、14↓[2];在一对准的接头中,滚珠14↓[1]、14↓[2]的中心K1、K2由保持架16保持在接头中心面上,并且当接头铰接转动时它们被引导到纵轴线之间的角对分平面上;每对滚道对的外滚珠滚道22↓[1]、22↓[2]和内滚珠滚道23↓[1]、23↓[2]的滚道截面相对于对称轴ES1、ES2对称,这两根对称轴与平面E1、E2、E1’、E2’一起形成向相反方向张开的相同大小的角,并各自包括一个公共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定接头形式的等速万向节(constant velocity joint),它具有以下特征一外接头部分,该外接头部分包括一纵轴线L12以及轴向相反放置的一连接端和一孔端并设置有诸外滚珠滚道;一内接头部分,该内接头部分包括一纵轴线L13和用于指向外接头部分的外接头部分的孔端的一轴用的连接装置并设置有诸内滚珠滚道;诸外滚珠滚道和诸内滚珠滚道互相形成诸滚道对;各滚道对容纳一转矩传送滚珠;每两个毗邻的滚道对包括两外滚珠滚道,这两外滚珠滚道的中心线位于互相大致平行延伸的平面E1、E2中;以及两内滚珠滚道,这两内滚珠滚道的中心线位于互相大致平行延伸的平面E1’、E2’中;一环形滚珠保持架位于外接头部分和内接头部分之间并包括沿圆周分布的诸保持架窗孔,每个窗孔容纳毗邻的两个滚道对中的诸转矩传送滚珠,在一对准的接头中,滚珠的中心K1、K2由保持架固定在接头中心面EM上,并且,当接头铰接转动时它们被引导到纵轴线L12、L13之间的角对分平面(angle-bisecting plane)上。
技术介绍
这种类型的接头从例如DE 44 40 285 C1中可知。在这些接头中,可只通过半数的滚珠来沿转矩方向传递转矩。类似类型的接头可从DE 100 33 491 A1中知道,其中,外滚珠滚道和内滚珠滚道的截面由圆弧形成,滚珠滚道截面的各个对称轴线位于那些包括中心线的平面中。在有转矩的情况下,根据转矩的传送方向,这在滚道的边缘形成不利的负荷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所述类型的接头,该接头在转矩负荷的情况下具有最有利的转矩状况,且与转矩传送方向无关。该目的通过提供所述类型的接头来达到,其中,每一滚道对的外滚珠滚道和内滚珠滚道的滚道截面相对于对称轴线ES1、ES2对称,这两根对称轴线与平面E1、E2、E1’、E2’一起形成向相反方向张开的相同大小的角φ1、φ2,并各自包括一公共点M、M’。这里设想角度φ1、φ2的范围为0.8到1.3φ0,其中2φ0是一对准的接头中径向射线RS1、RS2之间的中心角,这两根径向射线从纵轴线L12、L13穿过两对毗邻的滚道的滚珠的中心K1、K2。这一方式的意义说明如下如果φ1、φ2等于φ0,则每对滚道的外滚珠滚道和内滚珠滚道的滚道截面相对于径向射线RS1、RS2对称,这两根径向射线从纵轴线穿过滚道对的转矩传送滚珠的中心K1、K2。如果φ1、φ2不等于φ0,则每对滚道的外滚珠滚道和内滚珠滚道的滚道截面相对于直线PS1、PS2对称,这两根直线位于横截面中、平行于径向射线RS1、RS2并相交于离开纵轴线L12、L13一段距离的一公共点M’上。因此,在滚珠被引导于成对地延伸于大致平行的平面E1、E2、E1’、E2’中的滚珠滚道中的固定接头中——其中,为了增加负荷承受能力而将每两个滚珠容纳在一个保持架窗孔中——可确认对力导入滚珠滚道的情况有所改善并确保力的基本均匀分布,而不必考虑力矩的传送方向。可将每对滚道的滚道截面设计成相对于从纵轴线L12、L13穿过滚珠中心K1、K2的径向射线RS1、RS2以及相对于平行于这样的径向射线的直线PS1、PS2是对称的,这样就能达到上述的改善。相对于各个径向射线RS1、RS2的非严格的对称是允许的并且是有利的,对于滚珠滚道是由在所限定的诸平面上运动的诸工具所制成的情况由其如此,其中诸工具的轴线较佳地保持互相平行。根据第一个基本实施例,设想外滚珠滚道的滚道中心线M22和内滚珠滚道的滚道中心线M23位于平面E1、E2中,平面E1、E2互相平行并平行于接头的纵轴线L12、L13延伸,且延伸通过毗邻的两对滚道的滚珠的中心。设想接头的形式为双滚珠接头,其中,在每一种情况下,在接头中心面EM中,一对准的接头中的两对毗邻滚道的基线处的切线之间的开口角α1、α2向同一个方向张开,具体是向外接头部分的连接端张开。根据第二个基本实施例,设想接头的形式为一反向滚道接头(countertrack joint),其中,在接头中心面EM中一对准的接头中的两对毗邻滚道的基线处的切线之间的开口角α1、α2向相反方向张开。更具体地说,设想一个对准的接头中的两对毗邻的滚道的滚珠位于不同的节圆半径上。根据再一个替换方案的基本实施例,设想外滚珠滚道的中心线M221、M222在平面E1、E2中延伸,同时与平行于纵轴线L12、L13的直线形成交角γ0,平面E1、E2互相平行并延伸通过两对毗邻的滚道中的滚珠的中心,且它们离开接头中心M的垂直距离相等;以及,内滚珠滚道的中心线M231、M232在平面E1’、E2’中延伸,同时与平行于纵轴线L12、L13的直线形成交角γ0’,平面E1’、E2’互相平行并延伸通过两对毗邻的滚道中的滚珠的中心,且它们离开接头中心M的垂直距离相等。角γ0和γ0’大小相等且向相反的方向张开,从而得到外滚道的平面E1、E2和内滚道的平面E1’、E2’之间的交角γ0+γ0’。与滚珠处的空间控制角(spatial control angle)随着转矩的引入方向而略有变化的、最初提到的实施例相反,上述实施例有可能补偿在滚珠处的空间控制角ε0、ε0’对转矩传送方向的依赖。更具体地说,设想将交角γ0、γ0’处理成在顺时针旋转的转矩Kr0和逆时针旋转的转矩Kl0的情况下滚珠滚道的空间控制角都相等。另外,设想有了穿过毗邻的两对滚道中的滚珠的中心的径向射线RS1、RS2之间的中心角2φ0,就可根据等式γ0=ε0×tanφ0来计算交角γ0,从而确保无论在接头上的负荷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空间控制角大小都相等。如果滚道中心线位于轴向平行面E1、E2中,就会由顺时针和逆时针转矩旋转而得到不同的空间控制角,这是因为对于逆时针旋转和顺时针旋转的转矩负荷的接触角δ相对于径向射线RS是对称的。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的负荷的空间控制角为Kr0=ε0×cos(δ+φ)Kl0=ε0×cos(δ-φ0)由于+/-φ0的影响,它们显然不同。通过围绕一法向轴线将平面E1、E2旋转交角φ0,有可能保证空间控制角Kr0、Kl0变为相等。这是γ0=ε0×tanφ0的情况。根据滚道截面的第一个实施例,设想外滚珠滚道和内滚珠滚道的滚道截面由圆形部分形成,这些圆形部分的曲线中心在各径向射线RS1、RS2上互相间隔开,并分别在平行于径向射线RS1、RS2的直线PS1、PS2上,且其曲线半径大于滚珠半径,这造成在没有转矩的情况下只与滚珠在位于滚道基座上的一点接触。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特征的具有专利技术性的接头,其中a)是沿图1b中的剖切线C-C的截面的一半;b)是沿图1a中的剖切线B-B的偏移的纵截面。图2示出了形式为双滚珠节的具有专利技术性的接头,其中a)是轴视图;b)是沿图2a中的横剖面A-A、B-B的纵截面。图3示出了为一反向滚道接头形式的具有专利技术性的接头,其中a)是穿过中心面EM的截面;b)是沿图3a中的剖面A-A的纵截面;c)是沿图3a中的剖面B-B的横截面。图4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中为反向滚道接头形式的具有专利技术性的接头,其中a)是穿过中心面EM的横截面; b)是沿图4a中的剖切线A-A的纵截面。图5示出了沿图1b中的剖切线C-C的滚珠滚道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具有专利技术性的接头的局部横截面。图6示出了沿图1b中的剖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为固定接头形式的等速万向节,它具有以下特征:一外接头部分(12),该外接头部分包括一纵轴线L12以及轴向相反放置的一连接端和一孔端,并设置有诸外滚珠滚道(22↓[1]、22↓[2]);一内接头部分(13),该内接头部分包 括一纵轴线L13和用于指向外接头部分的外接头部分(12)的孔端的一轴的连接装置,并设置有诸内滚珠滚道(23↓[1]、23↓[2]);诸外滚珠滚道和诸内滚珠滚道互相形成诸滚道对(22↓[1]、23↓[1];22↓[2]、23↓[2]) ;各滚道对容纳一转矩传送滚珠(14↓[1]、14↓[2]);每两个毗邻的滚道对包括:诸外滚珠滚道(22↓[1]、22↓[2]),这些外滚珠滚道的中心线位于互相大致平行延伸的平面(E1、E2)中;以及,诸内滚珠滚道(23↓[1 ]、23↓[2]),这些内滚珠滚道的中心线位于互相大致平行延伸的平面(E1’、E2’)中;一环形滚珠保持架(16)位于外接头部分(12)和内接头部分(13)之间,并包括沿圆周分布的诸保持架窗孔(17),每个窗孔容纳毗邻的两对滚道(2 2↓[1]、23↓[1];22↓[2]、23↓[2])中的诸转矩传送滚珠(14↓[1]、14↓[2]);在一对准的接头中,诸滚珠(14↓[1]、14↓[2])的中心K1、K2由保持架(16)保持在接头中心面EM上,并且,当接头铰接转 动时它们被引导到纵轴线L12、L13之间的角对分平面上;每对滚道对的诸外滚珠滚道(22↓[1]、22↓[2])和诸内滚珠滚道(23↓[1]、23↓[2])的滚道截面相对于对称轴(ES1、ES2)对称,这两根对称轴与平面(E1、E2、 E1’、E2’)一起形成向相反方向张开的相同大小的角(φ↓[1]、φ↓[2]),并各自包括一个公共点(M、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施瓦茨勒,H哈尼谢费格,
申请(专利权)人:GKN动力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