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三轮、两轮摩托车
,具体涉及一种可控超越滑行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摩托车双向可控超越滑行器,从现有文献资料看,以滚柱式超越滑行器居多,但 付诸实施的少,从实施和未实施的现有技术看,有以下共同点1) 多数采用了 "机械设计手册"(2000年6月第2版)第4巻第41篇第10章超越离合器 公知的压簧,顶销式滚柱复位机构,如ZL00223238.3, ZL0022274LX。或用扭簧连接 拨爪与星轮结构,依赖扭簧扭力使拨爪带动滚柱复位,如ZL98202373.1、ZL99232531.5。 上述传统的压簧、顶销式滚柱复位机构,在星轮上需要加工安装孔,装配较困难而变 通的扭簧连接拨爪与星轮结构,扭簧易与相关件产生干涉、擦挂、并占据滑行器本不富 裕的空间。2) 现有滑行器的反向接合(俗称反拖)普遍采用的只侧压,通过拨爪侧面与滚道环侧面接 触时的摩擦力使拨爪与星轮位移,由拨爪带动滚柱反向,实现反向结合,如 ZL00223238.3、 ZL98202373.1 、 ZL99232531.5。此种结构摩擦力大小变化由操纵者的握 力控制,力小不易反向,力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超越滑行器,包括滚道环(1),星轮(2)、保持控制架(3)、滚柱、控制组件(6)和挡板(7);星轮(2)置于滚道环(1)中,保持控制架(3)为圆环状,通过圆环上的保持爪插在星轮(2)与滚道环(1)之间;挡板(7)设置在滚道环(1)和星轮(2)挡住滚柱的一面;其特征在于:星轮(2)的外圆(11)上制有至少一段平面(12)或法面对称的偏心圆弧面或对数螺旋面,其余的为圆弧面(13),保持控制架(3)的保持爪之间设有槽(14)、(15),分别与星轮(2)外圆上制有的平面(12)或偏心圆弧面或对数螺旋面和圆弧面(13)对应;滚柱分为锁定滚柱(4)和支承滚柱(5),锁定滚柱(4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