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导条厚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8664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芯导条厚度检测装置,包括托板和平台,托板移动到指定位置,对待测电芯起支撑作用,平台带动安装在平台上的厚度检测立柱和纠偏检测立柱向下移动,厚度检测立柱上端的检测帽相对于平台发生了高度变化,第一检测开关检测到该高度变化,测出导条的厚度。纠偏检测立柱上端的检测帽相对于平台发生了高度变化,第二检测开关检测到该高度变化,判断导条未对齐,存在偏离的情况;检测帽相对于平台的高度不发生变化,即可以判断出导条已经对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对电芯导条的厚度及其对齐情况的检测,在电池组装的过程中,通过检测出相应电芯导条的厚度和对其情况,提高合格率,避免在使用中出现短路等问题。

A Measuring Device for the Thickness of Core Condu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芯导条厚度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芯导条厚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也称充电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随着电信、信息市场的发展,特别是移动电话和笔记本电脑的大量使用,给锂离子电池带来了市场机遇。在目前商品化的二次电池中,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最高,可以实现二次电池的薄形化;另外,正因为锂离子电池的体积比能量和质量比能量高,使用寿命长,安全性能好,工艺简便,可充且无污染,具备当前电池工业发展的诸多特点,因此在发达国家中有较快的增长。大容量电动锂离子电池已在电动汽车中试用,并且已经在人造卫星、航空航天和储能方面得到应用。目前,电池在组装过程中,时常会出现电芯导条的厚度参数不达标,电芯导条的位置未能够对齐,出现偏差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电芯在实际应用的时候无法安装到相应的设备上,电芯导条位置的偏差容易导致电路短路,对设备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同时对电芯导条进行厚度和纠偏检测的电芯导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导条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上下移动的托板和平台,所述平台可滑动的安装有厚度检测立柱和纠偏检测立柱,厚度检测立柱的和纠偏检测立柱的上端均安装有检测帽,厚度检测立柱的下端安装有测导条垫块,纠偏检测立柱的下端安装有测导条外片检测板,所述测导条外片检测板上设有纠偏检测棒,平台上还安装有第一检测开关和第二检测开关,第一检测开关用于捕捉厚度检测立柱上的检测帽相对平台的高度变化,第二检测开关用于捕捉纠偏检测立柱上的检测帽相对平台的高度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导条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上下移动的托板和平台,所述平台可滑动的安装有厚度检测立柱和纠偏检测立柱,厚度检测立柱的和纠偏检测立柱的上端均安装有检测帽,厚度检测立柱的下端安装有测导条垫块,纠偏检测立柱的下端安装有测导条外片检测板,所述测导条外片检测板上设有纠偏检测棒,平台上还安装有第一检测开关和第二检测开关,第一检测开关用于捕捉厚度检测立柱上的检测帽相对平台的高度变化,第二检测开关用于捕捉纠偏检测立柱上的检测帽相对平台的高度变化。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芯导条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测导条垫块与平台之间设有用于使测导条垫块运动复位的第一弹簧,测导条外片检测板与平台之间设有用于使测导条外片检测板运动复位的第二弹簧。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芯导条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厚度检测立柱上,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纠偏检测立柱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芯导条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开关和第二检测开关通过传感器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帆刘海湘徐克坤刘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士格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