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尿石素类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尿石素类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尿石素A、尿石素C为代表的尿石素类,已知是石榴、覆盆子、黑莓、云莓、草莓、核桃等中所含的鞣花单宁等的鞣花酸的代谢物。已知鞣花单宁被归类为水解性单宁,在被摄取时在体内被水解而转换为鞣花酸。另外,也在果实等以鞣花酸的形式存在。至今,例如,关于活体内的尿石素类的生成,在大鼠中,通过对尿中的尿石素类进行分析,揭晓了由老鹳草素等鞣花单宁产生尿石素类(非专利文献1)。另外据报道,在人类中,在摄取包含以安石榴苷为主的鞣花单宁的石榴提取物之后的尿中检测到尿石素类,特别地,尿石素A及尿石素C是主要的鞣花酸代谢物(非专利文献2)。已知这些尿石素类具有各种生理活性,期待其作为医药品、化妆品、饮食品的原料的利用。例如,报道了尿石素A具有抗氧化作用(非专利文献3)、抗炎作用(非专利文献4)、抗糖化作用(非专利文献5)、自噬促进作用(非专利文献6)等功能,期待其作为具有抗老化功能的原料的开发。作为合成这些尿石素类的方法,报道了以下方法等(非专利文献7):以2-溴-5-甲氧基苯甲酸作为起始原料,通过脱甲基化制成2-溴-5-羟基 ...
【技术保护点】
1.下述通式(2)所示的第2尿石素类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a),步骤(a):在含有下述式(1)所示的第1尿石素类的溶液中,使具有由第1尿石素类生成下述式(2)所示的第2尿石素类的能力的微生物由第1尿石素类生成第2尿石素类的步骤,[化学式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2.26 JP 2016-251761;2017.04.10 JP 2017-077531.下述通式(2)所示的第2尿石素类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a),步骤(a):在含有下述式(1)所示的第1尿石素类的溶液中,使具有由第1尿石素类生成下述式(2)所示的第2尿石素类的能力的微生物由第1尿石素类生成第2尿石素类的步骤,[化学式1]式中,R1至R7各自表示羟基、氢原子或甲氧基,且R1至R7中的1个以上为羟基,[化学式2]式中,R1至R7分别与上述通式(1)所示的第1尿石素类的R1至R7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1尿石素类与所述第2尿石素类的组合分别为:尿石素M5与尿石素E的组合、尿石素M6与尿石素M7的组合、尿石素C与尿石素A的组合、或异尿石素A与尿石素B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微生物为属于梭菌(Clostridium)属的微生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属于梭菌(Clostridium)属的微生物为选自下组中的一种以上:属于鲍氏梭菌(Clostridiumbolteae)的微生物、属于芦笋状梭菌(Clostridiumasparagiforme)的微生物、及属于奇特龙梭菌(Clostridiumcitroniae)的微生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属于鲍氏梭菌(Clostridiumbolteae)的微生物为选自下组中的一种以上:鲍氏梭菌(Clostridiumbolteae)JCM12243株、DSM15670株、及DSM29485株。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属于芦笋状梭菌(Clostridiumasparagiforme)的微生物为芦笋状梭菌(Clostridiumasparagiforme)DSM15981株。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属于奇特龙梭菌(Clostridiumcitroniae)的微生物为奇特龙梭菌(Clostridiumcitroniae)DSM19261株。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1尿石素类与所述第2尿石素类的组合各自为尿石素C与尿石素A的组合。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尿石素C是在含有尿石素C的原料的溶液中,使具有由尿石素C的原料生成尿石素C的能力的微生物由尿石素C的原料生成而获得的。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进一步包括下述步骤(b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工藤真丈,中岛贤则,山本浩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赛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