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利于提高桑黄菌丝体中黄酮含量的固体培养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8318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利于提高桑黄菌丝体中黄酮含量的固体培养基,其原料按重量份比包括:葡萄糖20‑30份、马铃薯20‑30份、黄豆粉10‑20份、干酪素10‑20份、蛋白胨5‑10份、硫酸镁5‑8份、氯化钙1‑5份、氯化钠1‑5份、酵母菌4‑9份、杂木屑20‑26份和鲜猪粪5‑10份,所述干酪素是采用新鲜牛奶脱脂,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培养技术领域。该有利于提高桑黄菌丝体中黄酮含量的固体培养基,达到采用家畜粪便和杂木屑进行发酵制备培养基质的目的,实现直接采用葡萄糖、黄豆粉、干酵素和硫酸镁配制出高营养成份的培养基质,大大提高了桑黄菌培养基质营养含量,很好的满足了桑黄菌的生长需求,可使培养基质培养出的桑黄菌中黄酮含量较低,从而十分有利于桑黄菌的培养。

A Solid Medium for Increasing Flavonoid Content in Phellinus igniarius Myceliu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olid culture medium which is beneficial to improving flavonoid content in the mycelium of Phellodendron morifolium. The raw materials of the solid culture medium include: 20*30 portions of glucose, 20*30 portions of potatoes, 10*20 portions of soybean powder, 10*20 portions of casein, 5*10 portions of peptone, 5*8 portions of magnesium sulfate, 1*5 portions of calcium chloride, 1*5 portions of sodium chloride, 4*9 portions of yeasts, 20 portions of sawdust and 5 portions of fresh pig manure. The casein is degreased with fresh milk, an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dible fungi culture. This solid culture medium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flavonoid content in the mycelium of Phellinus igniarius, achieving the purpose of using livestock manure and sawdust for fermentation to prepare culture medium, realizing the preparation of high nutrient content culture medium directly using glucose, soybean powder, dry enzyme and magnesium sulfate, greatly improving the nutrient content of culture medium of Phellinus igniarius, and satisfying the growth needs of Phellinus igniarius. The content of flavonoids in Phellinus mulberriae cultured in culture medium was lower, which was very beneficial to the culture of Phellinus mulberria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利于提高桑黄菌丝体中黄酮含量的固体培养基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培养
,具体为一种有利于提高桑黄菌丝体中黄酮含量的固体培养基。
技术介绍
桑黄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锈革孔菌科,针层孔菌属是火木层孔菌和裂蹄针层孔菌,桑黄是近几年开发的一种多年生的珍贵药用真菌,有"森林黄金"之美称,其可治血崩、血淋、带下、闭经等妇科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桑黄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纤维化、抗氧化及提高人体免疫力等显著效果,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生物抗肿瘤效果第一的珍稀药用真菌,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日用化工、保健品等行业,当今世界最难攻克的疾病是癌症,由于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天然抗癌药物的研究始终是药物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及体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类黄酮具有广泛的抑癌和防癌作用,尤其是对一些认为与人体雌激素分泌有关的癌,如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具有较好的作用,桑黄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类黄酮,类黄酮是自然界药用植物中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按其结构分为黄酮、黄酮醇、黄烷酮、二氧黄酮醇、异黄酮等,目前已鉴定的生物类黄酮有6400多种,类黄酮具有调节血脂、消除氧自由基、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理活性,桑黄菌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使用独特培养基进行培养。目前的桑黄菌培养基质营养含量较低,不能满足桑黄菌的生长需求,且现有培养基质培养出的桑黄菌中黄酮含量较低,不能实现对桑黄培养基质进行改进来实现对桑黄菌进行很好的培养,无法达到采用家畜粪便和杂木屑进行发酵制备培养基质的目的,不能实现直接采用葡萄糖、黄豆粉、干酵素和硫酸镁配制出高营养成份的培养基质,从而给桑黄菌的培养带来了极大的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利于提高桑黄菌丝体中黄酮含量的固体培养基,解决了现有的桑黄菌培养基质营养含量较低,不能满足桑黄菌的生长需求,且现有培养基质培养出的桑黄菌中黄酮含量较低,不能实现对桑黄培养基质进行改进来实现对桑黄菌进行很好的培养,无法达到采用家畜粪便和杂木屑进行发酵制备培养基质的目的,不能实现直接采用葡萄糖、黄豆粉、干酵素和硫酸镁配制出高营养成份培养基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有利于提高桑黄菌丝体中黄酮含量的固体培养基,其原料按重量份比包括:葡萄糖20-30份、马铃薯20-30份、黄豆粉10-20份、干酪素10-20份、蛋白胨5-10份、硫酸镁5-8份、氯化钙1-5份、氯化钠1-5份、酵母菌4-9份、杂木屑20-26份和鲜猪粪5-10份。优选的,其原料包括如下组分:葡萄糖25份、马铃薯25份、黄豆粉15份、干酪素15份、蛋白胨7份、硫酸镁6份、氯化钙3份、氯化钠3份、酵母菌6份、杂木屑23份和鲜猪粪7份。优选的,其原料包括如下组分:葡萄糖20份、马铃薯20份、黄豆粉10份、干酪素10份、蛋白胨5份、硫酸镁5份、氯化钙1份、氯化钠1份、酵母菌4份、杂木屑20份和鲜猪粪5份。优选的,其原料包括如下组分:葡萄糖30份、马铃薯30份、黄豆粉20份、干酪素20份、蛋白胨10份、硫酸镁8份、氯化钙5份、氯化钠5份、酵母菌9份、杂木屑26份和鲜猪粪10份。优选的,所述干酪素是采用新鲜牛奶脱脂,加乳酸,将pH调至4.6,使干酪素微胶粒失去电荷而凝固沉淀。优选的,所述葡萄糖是选用脱干玉米通过粉碎研磨设备得到玉米粉,然后向玉米粉中加入水和淀粉酶搅拌2-3h,过滤滤渣,即可获得所需葡萄糖。优选的,所述固体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将选取的杂木屑和鲜猪粪依次倒入粉碎机中,进行充分粉碎,然后将粉碎后的物料倒入混合搅拌机中,以400-600r/min的转速搅拌1-2h,使杂木屑与鲜猪粪进行充分混合,得到培养物料,之后将选取的酵母菌接种于培养物料内,以500-60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20-30min,密封发酵20-25d,即可获得发酵营养基质;S2、将选取的马铃薯先进行去皮处理,然后将马铃薯放入锅炉内加水淹没,加热煮沸,持续煮沸10-20min,之后将煮熟的马铃薯在锅炉内捣碎,再次加热煮沸20-25min,然后静置空冷30-40min,即可得到马铃薯营养悬液;S3、将S2得到的营养悬液倒入S1中的发酵营养基质内,以转速为400-600r/min搅拌30-40min,然后将选取的葡萄糖、黄豆粉、干酪素、蛋白胨,硫酸镁、氯化钙和氯化钠依次加入到混合搅拌机内,以700-900r/min的转速搅拌1-2h,即可获得培养基;S4、将S3获得的培养基原料在37-48℃下加热脱水至水分含量为总重量的50-66%,然后使用无菌薄膜包裹,之后采用88-100℃水蒸气高压灭菌处理10-25min,即可得到固体培养基。(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利于提高桑黄菌丝体中黄酮含量的固体培养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有利于提高桑黄菌丝体中黄酮含量的固体培养基,通过在其原料按重量份比包括:葡萄糖20-30份、马铃薯20-30份、黄豆粉10-20份、干酪素10-20份、蛋白胨5-10份、硫酸镁5-8份、氯化钙1-5份、氯化钠1-5份、酵母菌4-9份、杂木屑20-26份和鲜猪粪5-10份,干酪素是采用新鲜牛奶脱脂,加乳酸,将pH调至4.6,使干酪素微胶粒失去电荷而凝固沉淀,葡萄糖是选用脱干玉米通过粉碎研磨设备得到玉米粉,然后向玉米粉中加入水和淀粉酶搅拌2-3h,过滤滤渣,即可获得所需葡萄糖,固体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将选取的杂木屑和鲜猪粪依次倒入粉碎机中,进行充分粉碎,然后将粉碎后的物料倒入混合搅拌机中,以400-600r/min的转速搅拌1-2h,使杂木屑与鲜猪粪进行充分混合,得到培养物料,S2、将选取的马铃薯先进行去皮处理,然后将马铃薯放入锅炉内加水淹没,加热煮沸,持续煮沸10-20min,之后将煮熟的马铃薯在锅炉内捣碎,再次加热煮沸20-25min,然后静置空冷30-40min,即可得到马铃薯营养悬液,S3、将S2得到的营养悬液倒入S1中的发酵营养基质内,以转速为400-600r/min搅拌30-40min,然后将选取的葡萄糖、黄豆粉、干酪素、蛋白胨,硫酸镁、氯化钙和氯化钠依次加入到混合搅拌机内,以700-900r/min的转速搅拌1-2h,即可获得培养基,S4、将S3获得的培养基原料在37-48℃下加热脱水至水分含量为总重量的50-66%,然后使用无菌薄膜包裹,之后采用88-100℃水蒸气高压灭菌处理10-25min,即可得到固体培养基,可实现对桑黄培养基质进行改进来实现对桑黄菌进行很好的培养,达到采用家畜粪便和杂木屑进行发酵制备培养基质的目的,实现直接采用葡萄糖、黄豆粉、干酵素和硫酸镁配制出高营养成份的培养基质,大大提高了桑黄菌培养基质营养含量,很好的满足了桑黄菌的生长需求,可使培养基质培养出的桑黄菌中黄酮含量较低,从而十分有利于桑黄菌的培养。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三种技术方案:一种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利于提高桑黄菌丝体中黄酮含量的固体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比包括:葡萄糖20‑30份、马铃薯20‑30份、黄豆粉10‑20份、干酪素10‑20份、蛋白胨5‑10份、硫酸镁5‑8份、氯化钙1‑5份、氯化钠1‑5份、酵母菌4‑9份、杂木屑20‑26份和鲜猪粪5‑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利于提高桑黄菌丝体中黄酮含量的固体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比包括:葡萄糖20-30份、马铃薯20-30份、黄豆粉10-20份、干酪素10-20份、蛋白胨5-10份、硫酸镁5-8份、氯化钙1-5份、氯化钠1-5份、酵母菌4-9份、杂木屑20-26份和鲜猪粪5-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利于提高桑黄菌丝体中黄酮含量的固体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如下组分:葡萄糖25份、马铃薯25份、黄豆粉15份、干酪素15份、蛋白胨7份、硫酸镁6份、氯化钙3份、氯化钠3份、酵母菌6份、杂木屑23份和鲜猪粪7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利于提高桑黄菌丝体中黄酮含量的固体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如下组分:葡萄糖20份、马铃薯20份、黄豆粉10份、干酪素10份、蛋白胨5份、硫酸镁5份、氯化钙1份、氯化钠1份、酵母菌4份、杂木屑20份和鲜猪粪5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利于提高桑黄菌丝体中黄酮含量的固体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如下组分:葡萄糖30份、马铃薯30份、黄豆粉20份、干酪素20份、蛋白胨10份、硫酸镁8份、氯化钙5份、氯化钠5份、酵母菌9份、杂木屑26份和鲜猪粪10份。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有利于提高桑黄菌丝体中黄酮含量的固体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酪素是采用新鲜牛奶脱脂,加乳酸,将pH调至4.6,使干酪素微胶粒失去电荷而凝固沉淀。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有利于提高桑黄菌丝体中黄酮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劳以军操时英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锦绣工坊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