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将黄芩药材中黄芩苷水解为黄芩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216998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28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黄芩药材中黄芩苷水解率的方法,属于天然产物提取分离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测定待处理黄芩药材中自带黄芩酶的酶解率:取待处理黄芩药材(已知黄芩苷含量),粉碎成粗粉,取50.0g,加入黄芩苷10.0g,加水200mL,调节pH值至4.5,50℃保温3小时,抽滤,药渣干燥,测定黄芩苷含量,计算自带酶酶解率。2)根据待处理黄芩自带黄芩酶的酶解率,选择糖苷酶和辅助酶的用量;3)待处理黄芩药材粉碎,加入药材粉末质量3~5倍的水进行浸润,调节混合体系pH值至4~6,然后加入糖苷酶和辅助酶,于40~60℃下保温10~14h,完成水解。药材中黄芩苷水解率大于9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将黄芩药材中黄芩苷水解为黄芩素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然产物提取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将黄芩药材中黄芩苷水解为黄芩素的方法。
技术介绍
黄芩是清热解毒类中药的代表品种之一,黄酮类是其有效成分,已分离到的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等40余种。黄芩传统炮制工艺有炒制、煮制、酒制、姜汁制、醋制、猪胆汁制、蜜制、米泔水制等(闻永举,2005);《中国药典》规定了黄芩的水煮、蒸、酒炙三种方法。黄芩药材中特有的黄芩酶,在一定条件下能将黄芩苷、汉黄芩苷等水解为黄芩素、汉黄芩素等苷元。后者多为邻位三羟基黄酮,易被氧化而使药材从黄色变为绿色。黄芩传统炮制(炒、煮、蒸)的主要目的在于以高温灭活黄芩酶,阻止黄酮苷类水解。传统炮制工艺中,也有用米泔水或米醋浸泡黄芩的方法,与上述高温炮制灭活酶的思路不同。如明代《炮炙大法》“黄芩,米泔水浸七日,炙干,又浸又炙,如此七次。”元代《瑞竹堂经验方》“黄芩,用米醋浸七日,炙干,又浸又炙,如此七次。”明代《普济方》“黄芩,醋浸一宿,晒”。上述方法与高温炮制的区别在于,通过浸泡促进黄芩酶水解黄芩苷类成分,如米泔水所含的淀粉酶可促进黄芩酶活性,米醋为黄芩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将黄芩药材中黄芩苷水解为黄芩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测定待处理黄芩药材中自带黄芩酶的酶解率;2)根据步骤1)测得的待处理黄芩自带黄芩酶的酶解率,选择糖苷酶和辅助酶的用量;3)将待处理黄芩药材粉碎,加入黄芩药材粉末质量3~5倍的水进行浸润,得到混合体系,调节混合体系pH值至4~6,然后加入糖苷酶和辅助酶,于40~60℃下保温10~14h,完成水解,黄芩药材中黄芩苷水解率大于9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将黄芩药材中黄芩苷水解为黄芩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测定待处理黄芩药材中自带黄芩酶的酶解率;2)根据步骤1)测得的待处理黄芩自带黄芩酶的酶解率,选择糖苷酶和辅助酶的用量;3)将待处理黄芩药材粉碎,加入黄芩药材粉末质量3~5倍的水进行浸润,得到混合体系,调节混合体系pH值至4~6,然后加入糖苷酶和辅助酶,于40~60℃下保温10~14h,完成水解,黄芩药材中黄芩苷水解率大于9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黄芩药材中黄芩苷水解为黄芩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测定黄芩药材中自带黄芩酶的酶解率的具体操作如下:取待处理黄芩药材粉碎成粗粉,取粗粉50.0g,加入黄芩苷10.0g,加水200mL,调节pH值至4.5,50℃保温3小时,抽滤,药渣干燥,测定黄芩苷含量;按下式计算自带酶酶解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涛杨彦平穆祥武小卫高雷苏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雨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