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存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2787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6:41
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有效地阻断或抑制来自控制盘的热量向保管区域传递,降低热量对保管区域内的物品的影响。储存库(100)具备:划分储存库内外的壁部(11),配置在壁部(11)的内侧、保管物品(M)的保管区域(12),配置在壁部(11)上、吸引外部的空气并导入到内部的风扇(14),配置在壁部(11)内侧且保管区域(12)的侧面、收纳控制盘的控制盘收纳部(15),配置在控制盘收纳部(15)的壁部(11)一侧的第1隔热层(16),以及配置在控制盘收纳部(15)的保管区域(12)一侧的第2隔热层(17)。

Reposito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储存库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存库。
技术介绍
为了保管多个收容分划板或半导体晶圆等的容器(物品),储存库设置在半导体工厂等地方。储存库具有划分内外的壁部,配置在壁部的内侧、载置容器的保管区域,配置在壁部的外侧、收纳控制各部分的动作的控制盘的控制盘收纳部。这样的储存库中由于控制盘发热,有可能给保管在保管区域内的容器或该容器的收容物带来影响。因此,为了使控制盘收纳部的热量不传递到保管区域,我们知道在控制盘收纳部的保管区域一侧配置了隔热层的结构(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1429号公报专利技术的概要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储存库在控制盘收纳部的保管区域一侧配置隔热层,利用该隔热层阻断或抑制经由控制盘收纳部与保管区域的边界部分的热量传递。但是,控制盘的热量还有从控制盘收纳部与保管区域的边界部分以外的地方传递到保管区域的可能性,如果该热量传递到保管区域,则有可能给载置在保管区域内的容器或容器的收容物带来影响。因此,类似上述的储存库中要求有效地阻断或抑制来自控制盘的发热传递到保管区域、降低控制盘的热量对保管区域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情况,本专利技术以提供通过有效地阻断或抑制来自控制盘的热量传递到保管区域,由此能够降低热量对保管区域内的物品(容器或者容器的收容物)的影响的储存库为目的。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储存库具备:划分储存库内外的壁部,配置在壁部的内侧、保管物品的保管区域,配置在壁部上、吸引外部的空气并导入到内部的风扇,配置在壁部内侧且保管区域的侧面、收纳控制盘的控制盘收纳部,配置在控制盘收纳部的壁部一侧的第1隔热层,以及配置在控制盘收纳部的保管区域一侧的第2隔热层。并且,第1隔热层可以是使空气能够流通的通气层。并且,通气层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管道,管道可以具有:配置在上部和下部中的一方、将壁部的外部和管道的内部连通的第1通气口,配置在上部和下部中的另一方、将管道的内部与控制盘收纳部的内部连通的第2通气口,以及配置在控制盘收纳部的与保管区域相反一侧的侧面、吸引控制盘收纳部内部的空气并喷出到储存库外部的第2风扇。并且,第2风扇可以配置在比风扇靠上方。并且,控制盘收纳部可以上下设置多层,可以在每一层配置第2风扇。并且,第2隔热层也可以是使空气能够流通的通气层。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具备配置在控制盘收纳部的壁部一侧的第1隔热层和配置在控制盘收纳部的保管区域一侧的第2隔热层,因此能够分别在控制盘收纳部的壁部一侧和保管区域一侧抑制温度上升。配置在壁部上的风扇吸引外部的空气并导入保管区域内部的结构中,存在因热量从控制盘收纳部的壁部一侧传递到外部而温度升高后的空气被设置在相同壁部一侧的风扇吸引的风险,但通过具备第1隔热层,能够阻断或抑制热量从控制盘收纳部向壁部一侧传递,能够抑制被风扇导入保管区域内部的空气温度上升。利用该结构,能够阻断或抑制来自控制盘的热量传递到保管区域,能够降低热量对保管区域内的物品的影响。并且,在第1隔热层为使空气能够流通的通气层的情况下,通过在第1隔热层有效地阻断或抑制热量传递,能够确实地降低控制盘发热的影响。并且,在通气层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管道,管道具有:配置在上部和下部中的一方、将壁部的外部与管道的内部连通的第1通气口,配置在上部和下部中的另一方、将管道的内部与控制盘收纳部的内部连通的第2通气口,以及配置在控制盘收纳部的与保管区域相反一侧的侧面、吸引控制盘收纳部内部的空气并喷出到储存库外部的第2风扇的情况下,由于第2风扇使管道内产生空气流、将控制盘收纳部内部的热量散发到外部,因此能够确实地降低来自控制盘发热的影响。并且,在第2风扇配置在比风扇靠上方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从第2风扇排出到储存库外部的空气再被风扇导入到储存库内的保管区域。并且,在控制盘收纳部上下设置有多层、按每层配置第2风扇的情况下,能够对每层形成的控制盘收纳部分别将内部的空气排出到外部,能够高效地阻断或抑制热量从各控制盘收纳部向保管区域传递。并且,在第2隔热层为使空气能够流通的通气层或隔热材料的情况下,由于在控制盘收纳部与保管区域的边界配置有通气层,因此能够适当地阻断或抑制热量向保管区域传递。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储存库的一例的剖视图;图2为从侧面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储存库的剖视图;图3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储存库的侧视图;图4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储存库的主视图;图5为图4的沿A-A线的剖视图;图6为图3的沿B-B线的剖视图;图7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储存库的其他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该方式。并且,在附图中为了说明实施方式,将一部分放大或强调记载等,适当改变比例进行表达。并且,在各图中,将水平方向(与地板FL平行的方向)即后述的保管区域12的长边方向(或后述搬运机构40的行进方向)标为第1方向D1、将水平方向即与第1方向D1正交的方向标为第2方向D2、将与地板FL垂直的上下方向标为第3方向D3。图1和图2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储存库100的一例的图。图1为从上方看储存库100的剖视图,图2为从侧面(第1方向D1)看储存库100的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储存库100具有主体部10、货架部20、移载装置30和搬运机构40。储存库100将物品M保管在内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物品M为例如收容分划板的分划板箱。物品M收容的分划板为1块或多块。在收容多块分划板的情况下,物品M以上下方向排列的状态收容。主体部10设置在半导体工厂等建筑物F的地板FL上,例如管理内部的温度或湿度等。主体部10具有壁部11、保管区域12、管道13、风扇14、控制盘收纳部15、第1隔热层16和第2隔热层17。壁部11围绕包含保管区域12的空间地配置,划分储存库100的内外。壁部11例如从上方看的情况下形成为矩形。保管区域12为保管物品M的空间,设置在壁部11的内侧。保管区域12形成在搬运机构40(移载装置30)行进的区域的两侧。管道13分别配置在2个保管区域12的壁部11一侧。管道13为例如矩形箱状,沿上下方向延伸地设置。管道13从保管区域12的最下部一直延伸到最上部地沿上下方向设置。并且,管道13沿着壁部11的水平方向(第1方向D1)排列配置有多条。图1中与载置在货架部20的2个物品M相对应地设置有管道13,但并不局限于该结构,既可以与1个物品M相对应设置管道13,也可以与3个以上的物品M相对应设置管道13。并且,沿水平方向配置的多条管道13既可以是相同的大小,也可以是不同的大小。管道13通过隔开规定间隔配置内侧的管道壁部13e和外侧的管道壁部13f而形成,具有导入口13a、流通限制部13b和喷出口13c、13d。另外,外侧的管道壁部13f形成储存库100的壁部11。导入口13a配置在管道13的上端。导入口13a将朝下方流动的空气导入管道13。导入口13a导入例如被建筑物F的顶棚部CL所装备的吊顶风扇CF吹动流到下方的空气。另外,在建筑物F的顶棚部CL配置有多台吊顶风扇CF,在建筑物F内形成下行气流。吊顶风扇CF可以使用例如风扇过滤单元。导入口13a以朝上方开口的状态配置,以便将该吊顶风扇CF所产生的下行气流(向下方流动的空气)的一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存库,具备:划分储存库内外的壁部,配置在所述壁部的内侧、保管物品的保管区域,配置在所述壁部上、吸引外部的空气导入到内部的风扇,配置在所述壁部内侧且所述保管区域的侧面、收纳控制盘的控制盘收纳部,配置在所述控制盘收纳部的所述壁部一侧的第1隔热层,以及配置在所述控制盘收纳部的所述保管区域一侧的第2隔热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2.07 JP 2017-0202251.一种储存库,具备:划分储存库内外的壁部,配置在所述壁部的内侧、保管物品的保管区域,配置在所述壁部上、吸引外部的空气导入到内部的风扇,配置在所述壁部内侧且所述保管区域的侧面、收纳控制盘的控制盘收纳部,配置在所述控制盘收纳部的所述壁部一侧的第1隔热层,以及配置在所述控制盘收纳部的所述保管区域一侧的第2隔热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存库,所述第1隔热层为使空气能够流通的通气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存库,所述通气层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草间侑铃木亨
申请(专利权)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