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时间BB84协议的片上解码器及解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量子通信与集成光学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时间BB84协议的片上解码器及解码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公认的量子密钥分发装置主要是基于传统的分立光学棱镜或光纤器件,体积大,难以集成,成本高,不利于大规模的商业化。随着硅基光子学的发展,分立光学器件的功能逐渐可在片上实现,从而方便集成,同时利用成熟的硅器件加工平台,可以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量产。于是人们开始尝试将量子密钥分发装置所需的器件和子系统集成在片上。对于时间BB84协议量子密钥分发,其解调端的设置一般与发射端所制备的量子态所对应,即解调端的探测基与发射端的制备基一致,无法对不同制备基的BB84协议进行解调;同时,由于一般系统中的色散、温度抖动、干涉环不稳定等效应会不可避免的导致相位漂移,因此传统方案需要在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加入恒温、减震措施并对系统参数做实时监控以减少相位漂移,这会导致额外成本以及码率牺牲。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时间BB84协议的片上解码器及解码方法,用于解决传统方案中分立元件体积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时间BB84协议的片上解码器,包括:输入波导(100),用于输入待解码信号光;1×2光分束器(200),包括第一光分束器(201)、第二光分束器(202)以及第三光分束器(203),其中,所述第一光分束器(201)将所述待解码信号光分成等强度的两束并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二光分束器(202)以及第三光分束器(203),之后所述第二光分束器(202)和第三光分束器(203)进一步将接收到的信号光分别分成等强度的两束信号光;光延时线(300),设于所述第一光分束器(201)和第二光分束器(202)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一光分束器(201)发送至第二光分束器(202)信号光进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时间BB84协议的片上解码器,包括:输入波导(100),用于输入待解码信号光;1×2光分束器(200),包括第一光分束器(201)、第二光分束器(202)以及第三光分束器(203),其中,所述第一光分束器(201)将所述待解码信号光分成等强度的两束并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二光分束器(202)以及第三光分束器(203),之后所述第二光分束器(202)和第三光分束器(203)进一步将接收到的信号光分别分成等强度的两束信号光;光延时线(300),设于所述第一光分束器(201)和第二光分束器(202)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一光分束器(201)发送至第二光分束器(202)信号光进行延时;可调光衰减器(400),设于所述第一光分束器(201)和第三光分束器(203)之间,用于使第一光分束器(201)发送至第三光分束器(203)信号光的光强与所述光延时线(300)延时后的信号光的光强一致;相位偏置调制器(500),包括第一相位偏置调制器(501)、第二相位偏置调制器(502)、第三相位偏置调制器(503)以及第四相位偏置调制器(504),用于调节输入信号光的相位;2×2干涉耦合器(600),包括第一干涉耦合器(601)、第二干涉耦合器(602)、第三干涉耦合器(603)以及第四干涉耦合器(604),分别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光进行厄米运算,其中,第一干涉耦合器(601)和第二干涉耦合器(602)分别设于第二光分束器(202)和第三光分束器(203)后,第二光分束器(202)发出的两束信号光中其中一束通过第一相位偏置调制器(501)发送至第一干涉耦合器(601),另一束发送至第二干涉耦合器(602),第三光分束器(203)发出的两束信号光中其中一束通过第二相位偏置调制器(502)发送至第二干涉耦合器(602),另一束发送至第一干涉耦合器(601);第三干涉耦合器(603)设于第一干涉耦合器(601)后,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干涉耦合器(601)发送的两束信号光,其中一束信号光经所述第三相位偏置调制器(503)调制后发送至所述第三干涉耦合器(603),第四干涉耦合器(604)设于第二干涉耦合器(602)后,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干涉耦合器(602)发送的两束信号光,其中一束信号光经所述第四相位偏置调制器(504)调制后发送至所述第四干涉耦合器(604);输出波导(700),包括第一输出波导(701)、第二输出波导(702)、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进成,杨林,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