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蜗轮箱输入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028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传动轴,具体是指一种蜗轮箱的输入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轴体、轴端,它的特点是轴端为圆锥体,圆锥体的下面为一平面,圆锥体的斜角为1°~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实现无间隙配合,使整个产品运转平稳,降低噪音、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蜗轮箱的场合。(*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动轴,具体是指一种蜗轮箱的输入轴。 技术背景蜗轮箱是一种常用的机械设备,其中的输出轴更是蜗轮箱与其它设备进行动 力传输的关系部件,它的好坏将直接决定了蜗轮箱的使用寿命、效率等。输出 轴端部是与其他机械部件的接口部位,常用的设计是圆柱体加键槽结构,为间 隙配合,而蜗轮箱的工作条件必须是正反向运转。时间一长,势必造成键与键 槽的快速靡损,影响使用寿命,而且在连接时,由于键槽不易对准,增加了装 配难度。 一旦,装配后有间隙存在,在使用过程中,则会出现不断的噪音,影 响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 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蜗轮箱输入轴,它包括轴体、轴端,其特征在于轴端为圆锥体,圆锥 体的下面为一平面。作为优选,上述的一种蜗轮箱输入轴,所述的圆锥体的斜角为r ~7° 。作为更佳选择,所述的圆锥体的斜角为2。 ~5° 。在本技术中,把轴端部设计成圆锥体结构,具有较好配合精度,使装 配变得容易,圆锥体下面的一个平面代替键与键槽配合起传递扭矩作用,配合 部件皮带轮由外螺纹与螺母作轴向紧固,实现无间隙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可以实现无间隙配合,使整个产品运转平稳,降低噪音、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蜗轮箱轴端和部分轴体结构示意图图2 A-A向视图剖面图1、轴端 2、平面3、外螺纹4、圆锥体的斜角 5、轴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作说明参照附图l,制作一蜗轮箱的输入轴,轴体5为一常规的圆柱体。参照附图2,在轴端1的下面制作一个平面2,圆锥体的斜角为2。。端部的外螺纹3按 常规的制作,当蜗轮箱的输入轴与配合部件皮带轮由外螺纹3与螺母进行轴向 紧固,实现无间隙配合,使整个产品运转平稳。降低噪音、延长使用寿命,提 高经济效益。权利要求1、一种蜗轮箱输入轴,它包括轴体(5)、轴端(1),其特征在于轴端为圆锥体,圆锥体的下面为一平面(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蜗轮箱输入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锥体的 斜角(4)为1° ~7°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蜗轮箱输入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锥体的 斜角(4)为2° 5°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布了一种传动轴,具体是指一种蜗轮箱的输入轴。本技术包括轴体、轴端,它的特点是轴端为圆锥体,圆锥体的下面为一平面,圆锥体的斜角为1°~7°。本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实现无间隙配合,使整个产品运转平稳,降低噪音、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蜗轮箱的场合。文档编号F16C3/02GK201250838SQ20082012192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4日专利技术者俞湘泉, 於兴法, 杨小明, 樊建华, 虞明祥 申请人:杭州星光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蜗轮箱输入轴,它包括轴体(5)、轴端(1),其特征在于轴端为圆锥体,圆锥体的下面为一平面(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於兴法俞湘泉樊建华杨小明虞明祥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星光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