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圈或内圈双挡边引导保持架的角接触球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7457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外圈或内圈双挡边引导保持架的角接触球轴承,其内、外圈之间设有与它们点接触并由保持架限位的成列钢球,该轴承的内圈及外圈受力挡边的高度大于各自非受力挡边的高度,内(外)圈非受边挡边高度降低,其引导面到与其对应的外(内)圈受力挡边圆周面的距离稍大于符合强度要求的保持架厚度,保持架一侧的圆环置于其内,保持架另一侧的圆环设在内(外)圈受力挡边引导面与外(内)圈锁口之间,保持架两侧的圆环与多孔圆环相连构成保持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满足了45°左右大接触角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的强度要求,而且保持架引导精度高、运转平稳性好、具有抗振性,既使用在轴向力大、有振动的场合其运行依然平稳。(*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滚动轴承。
技术介绍
人们知道,角接触球轴承的结构是内、外圈之间设有与它们点接触并由保持架限位的成列钢球。该轴承保持架的引导方式,一般都采用引导精度高、运转平稳性好的双挡边圆周面引导保持架,即外圈或内圈两个挡边(承载轴向力的受力挡边和非受力挡边)的两个圆周面引导保持架。通常情况下,接触角小于等于25°时,这两个引导面直径相等,即两挡边高度(内圈或外圈圆周面到沟道顶的距离)相等,两引导面的轴向截面在一条直线上。因此由其引导的由多孔圆环及其两侧的圆环构成的保持架各部分内外径相等,使保持架内环面及外环面的轴向截面均为一条直线。但是当接触角在40°左右时,与钢球接触点对应的内圈和外圈受力挡边高度都要增加,其结果使得内外圈两受力挡边的两个圆周面之间的距离缩短,导致其间所能容纳的现有结构形式的保持架的厚度很小,不能满足保持架的强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45°左右大接触角球轴承使用的不仅引导精度高、运转平稳性好、抗振动而且还能满足保持架强度要求的外圈或内圈双挡边引导保持架的角接触球轴承。当保持架由内圈引导时,内圈非受力挡边高度降低,其引导面到与其对应的外圈受力挡边圆周面的距离稍大于符合强度要求的保持架厚度,保持架一侧的圆环置于其内。保持架另一侧的圆环设在内圈受力挡边引导面与外圈锁口之间。保持架两侧的圆环与多孔圆环相连构成套圈形保持架整体,其内外环面的轴向截面均为折线。换句话说,由多孔圆环过渡连接的保持架两侧圆环的内径及外径不等,与内圈非受力挡边引导面对应的保持架圆环内、外径均小于与内圈受力挡边引导面对应的保持架圆环内、外径,并且外圈受力挡边圆周面半径与内圈非受力挡边引导面半径之差稍大于保持架厚度。当保持架由外圈引导时,外圈非受力挡边高度降低,其引导面到与其对应的内圈受力挡边圆周面的距离稍大于符合强度要求的保持架厚度,保持架一侧的圆环置于其内。保持架另一侧的圆环设在外圈受力挡边引导面与内圈锁口之间。保持架两侧的圆环与多孔圆环相连构成套圈形保持架整体,其内外环面的轴向截面均为折线。换句话说,由多孔圆环过渡连接的保持架两侧圆环的内径及外径不等,与外圈非受力挡边引导面对应的保持架圆环内、外径均大于与外圈受力挡边引导面对应的保持架圆环内、外径,并且内圈受力挡边圆周面半径与外圈非受力挡边引导面半径之差(绝对值)稍大于保持架厚度。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满足了45°左右大接触角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的强度要求。2.保持架引导精度高、运转平稳性好、具有抗振性,既使用在轴向力大、有振动的场合其运行依然平稳。3.也适用于单、双及多列角接触球轴承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例1的局部轴向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例2的局部轴向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所示的一种内圈双挡边引导保持架的角接触球轴承的局部轴向截面示意图中,其内1外2圈之间设有与它们点接触并由保持架3限位的单列钢球4,该轴承的内圈及外圈受力挡边的高度大于各自非受力挡边的高度。内圈非受力挡边高度降低,其引导面5到与其对应的外圈受力挡边圆周面6的距离稍大于符合强度要求的保持架厚度,保持架一侧的圆环7置于其内,与该侧圆环厚度相同的保持架另一侧的圆环8设在内圈受力挡边引导面与外圈锁口之间,保持架两侧的圆环与基本上是同样厚度的多孔圆环9相连构成保持架。在图2所示的一种外圈双挡边引导保持架的角接触球轴承的局部轴向截面示意图中,其内1外2圈之间设有与它们点接触并由保持架3限位的单列钢球4,该轴承的内圈及外圈受力挡边的高度大于各自非受力挡边的高度。外圈非受力挡边高度降低,其引导面10到与其对应的内圈受力挡边圆周面11的距离稍大于符合强度要求的保持架厚度,保持架一侧的圆环7置于其内,与该侧圆环厚度相同的保持架另一侧的圆环8设在外圈受力挡边引导面与内圈锁口之间,保持架两侧的圆环与基本上是同样厚度的多孔圆环9相连构成保持架。权利要求1.一种外圈或内圈双挡边引导保持架的角接触球轴承,其内外圈之间设有与它们点接触并由保持架限位的成列钢球,该轴承的内圈及外圈受力挡边的高度大于各自非受力挡边的高度,其特征在于内(外)圈非受边挡边高度降低,其引导面到与其对应的外(内)圈受力挡边圆周面的距离稍大于符合强度要求的保持架厚度,保持架一侧的圆环置于其内,保持架另一侧的圆环设在内(外)圈受力挡边引导面与外(内)圈锁口之间,保持架两侧的圆环与多孔圆环相连构成保持架。专利摘要一种外圈或内圈双挡边引导保持架的角接触球轴承,其内、外圈之间设有与它们点接触并由保持架限位的成列钢球,该轴承的内圈及外圈受力挡边的高度大于各自非受力挡边的高度,内(外)圈非受边挡边高度降低,其引导面到与其对应的外(内)圈受力挡边圆周面的距离稍大于符合强度要求的保持架厚度,保持架一侧的圆环置于其内,保持架另一侧的圆环设在内(外)圈受力挡边引导面与外(内)圈锁口之间,保持架两侧的圆环与多孔圆环相连构成保持架。本技术不仅满足了45°左右大接触角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的强度要求,而且保持架引导精度高、运转平稳性好、具有抗振性,既使用在轴向力大、有振动的场合其运行依然平稳。文档编号F16C33/58GK2763616SQ20052008886公开日2006年3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6日专利技术者刘伟齐, 李成明 申请人:瓦房店冶金轴承集团有限公司, 刘伟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圈或内圈双挡边引导保持架的角接触球轴承,其内外圈之间设有与它们点接触并由保持架限位的成列钢球,该轴承的内圈及外圈受力挡边的高度大于各自非受力挡边的高度,其特征在于:内(外)圈非受边挡边高度降低,其引导面到与其对应的外(内)圈受力挡边圆周面的距离稍大于符合强度要求的保持架厚度,保持架一侧的圆环置于其内,保持架另一侧的圆环设在内(外)圈受力挡边引导面与外(内)圈锁口之间,保持架两侧的圆环与多孔圆环相连构成保持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齐李成明
申请(专利权)人:瓦房店冶金轴承集团有限公司刘伟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