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非晶结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7198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非晶结晶器,包括主轴,主轴的两端设有进水主水路和出水主水路,主轴上设分水座,分水座上设置有进水分水槽和出水汇水槽,进水分水槽内设有进水分水孔,出水汇水槽内设有出水汇水孔;分水座外套装有铜套,分水座和铜套之间排列安装有间隔设置的进水分水盘和出水汇水盘;每个进水分水盘上设置有进水环形水路,每个出水汇水盘上设置有出水环形水路,铜套的内周面上设有轴向环形水路;冷却水经过进水主水路和进水分水孔分散进入到进水环形水路内,流经轴向环形水路进入到出水环形水路内,汇聚到出水主管路内排出,缩短了单位水分子与散热面的接触时间,带走更多热量,保证了铜辊表面冷却均匀一致,提高喷带质量。

High Performance Amorphous Crystall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性能非晶结晶器
本技术涉及非晶薄带制造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冷却效果好的非晶结晶器。
技术介绍
非晶合金薄带的工艺,是将融化后的液态高温钢水通过喷嘴喷射到高速旋转的结晶器(冷却辊)上,以1×106℃/S冷却速度直接冷却形成0.02~0.04mm的固体薄带,结晶器的冷却效果及铜辊面的温差精度是决定非晶薄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现有结晶器的铜棍面冷却水路基本上为单水路(即一端进水一端出水)或中心进水两端出水结构,结晶器铜辊面在喷带时表面温差过大,造成带材厚度不均和性能的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却温度均匀一致的高性能非晶结晶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高性能非晶结晶器,包括主轴,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轴向延伸且相互独立的进水主水路和出水主水路,所述主轴上设置有周向分布的分水座,所述分水座上间隔设置有轴向延伸的进水分水槽和出水汇水槽,每个所述进水分水槽的槽底设置有与所述进水主水路连通的进水分水孔,每个所述出水汇水槽的槽底设置有与所述出水主水路连通的出水汇水孔;所述分水座外套装有铜套,所述分水座和所述铜套之间排列安装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进水分水盘和出水汇水盘,所述进水分水盘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分水槽一一对应的进水分水口,所述出水汇水盘上设置有与所述出水汇水槽一一对应的出水汇水口;每个所述进水分水盘上设置有进水环形水路,每个所述出水汇水盘上设置有出水环形水路,所述铜套的内周面上排列设置有多个连通所述进水环形水路和所述出水环形水路的轴向环形水路;所述铜套的两端安装有密封压紧装置。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水分水盘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多个环形的均流槽,最内层的所述均流槽与所述进水分水口连通,每层所述均流槽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均流分水口,每个位于内层的所述均流分水口对应两个位于相邻外层的所述均流分水口。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水汇水盘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多个环形的汇流槽,最内层的所述汇流槽与所述出水汇水口连通,每层所述汇流槽的外壁上均设置有汇流汇水口,每个位于内层的所述汇流汇水口对应两个位于相邻外层的所述汇流汇水口。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相邻所述轴向环形水路之间设置有凸起的导热环。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热环为尖部呈90°的三角形导热环。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压紧装置包括依次安装在所述铜套两端的端盖和压盘。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端盖与所述分水座之间安装有固定螺栓。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高性能非晶结晶器,包括主轴,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轴向延伸且相互独立的进水主水路和出水主水路,所述主轴上设置有周向分布的分水座,所述分水座上间隔设置有轴向延伸的进水分水槽和出水汇水槽,每个所述进水分水槽的槽底设置有与所述进水主水路连通的进水分水孔,每个所述出水汇水槽的槽底设置有与所述出水主水路连通的出水汇水孔;所述分水座外套装有铜套,所述分水座和所述铜套之间排列安装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进水分水盘和出水汇水盘,所述进水分水盘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分水槽一一对应的进水分水口,所述出水汇水盘上设置有与所述出水汇水槽一一对应的出水汇水口;每个所述进水分水盘上设置有进水环形水路,每个所述出水汇水盘上设置有出水环形水路,所述铜套的内周面上排列设置有多个连通所述进水环形水路和所述出水环形水路的轴向环形水路;所述铜套的两端安装有密封压紧装置;工作时,冷却水经过进水主水路和进水分水孔分散进入到铜套内的进水环形水路内,经过轴向环形水路进入到出水环形水路内,最后汇聚到出水主管路内排出,缩短了单位水分子与散热面的接触时间,带走更多热量,避免了现有结晶器由于水路进水端和出水端水路过长,单位水分子温升所造成的铜套表面温差,保证了冷却铜辊与铁水熔潭接触后铜辊表面的冷却均匀一致,从而提高喷带质量。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是图1中I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主轴和分水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A向剖视图;图5是图3中B-B向剖视图;图6是图3中C-C向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进水分水盘的主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进水分水盘的立体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出水汇水盘的主视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出水汇水盘的立体图;图11是图1中D-D向剖视图;图12是图1中E-E向剖视图;图中:1-主轴;21-进水主水路;22-出水主水路;31-分水座;32-进水分水槽;33-出水汇水槽;34-进水分水孔;35-出水汇水孔;41-铜套;42-轴向环形水路;43-导热环;51-进水分水盘;52-进水分水口;53-进水环形水路;54-均流槽;55-均流分水口;61-出水汇水盘;62-出水汇水口;63-出水环形水路;64-汇流槽;65-汇流汇水口;71-端盖;72-压盘;73-固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高性能非晶结晶器,包括主轴1,所述主轴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轴向延伸且相互独立的进水主水路21和出水主水路22,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主轴1上设置有周向分布的分水座31,所述分水座31上间隔设置有周向延伸的进水分水槽32和出水汇水槽33,如图5和图6所示,每个所述进水分水槽32的槽底设置有与所述进水主水路21连通的进水分水孔34,每个所述出水汇水槽33的槽底设置有与所述出水主水路22连通的出水汇水孔35;所述分水座31外套装有铜套41,所述分水座31和所述铜套41之间排列安装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进水分水盘51和出水汇水盘61,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进水分水盘51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分水槽32一一对应的进水分水口52,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出水汇水盘61上设置有与所述出水汇水槽33一一对应的出水汇水口62;如图2所示,每个所述进水分水盘51上设置有进水环形水路53,每个所述出水汇水盘61上设置有出水环形水路63,所述铜套41的内周面上排列设置有多个连通所述进水环形水路53和所述出水环形水路63的轴向环形水路42;相邻所述轴向环形水路42之间设置有凸起的导热环43。所述导热环43为尖部呈90°的三角形导热环43。所述铜套41的两端安装有密封压紧装置;所述密封压紧装置包括依次安装在所述铜套41两端的端盖71和压盘72。所述端盖71与所述分水座31之间安装有固定螺栓73。具体地,如图11所示,所述进水分水盘51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多个环形的均流槽54,最内层的所述均流槽54与所述进水分水口52连通,每层所述均流槽54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均流分水口55,每个位于内层的所述均流分水口55对应两个位于相邻外层的所述均流分水口55。如图12所示,所述出水汇水盘61上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多个环形的汇流槽64,最内层的所述汇流槽64与所述出水汇水口62连通,每层所述汇流槽64的外壁上均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性能非晶结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轴向延伸且相互独立的进水主水路和出水主水路,所述主轴上设置有周向分布的分水座,所述分水座上间隔设置有轴向延伸的进水分水槽和出水汇水槽,每个所述进水分水槽的槽底设置有与所述进水主水路连通的进水分水孔,每个所述出水汇水槽的槽底设置有与所述出水主水路连通的出水汇水孔;所述分水座外套装有铜套,所述分水座和所述铜套之间排列安装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进水分水盘和出水汇水盘,所述进水分水盘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分水槽一一对应的进水分水口,所述出水汇水盘上设置有与所述出水汇水槽一一对应的出水汇水口;每个所述进水分水盘上设置有进水环形水路,每个所述出水汇水盘上设置有出水环形水路,所述铜套的内周面上排列设置有多个连通所述进水环形水路和所述出水环形水路的轴向环形水路;所述铜套的两端安装有密封压紧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性能非晶结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轴向延伸且相互独立的进水主水路和出水主水路,所述主轴上设置有周向分布的分水座,所述分水座上间隔设置有轴向延伸的进水分水槽和出水汇水槽,每个所述进水分水槽的槽底设置有与所述进水主水路连通的进水分水孔,每个所述出水汇水槽的槽底设置有与所述出水主水路连通的出水汇水孔;所述分水座外套装有铜套,所述分水座和所述铜套之间排列安装有多个间隔设置的进水分水盘和出水汇水盘,所述进水分水盘上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分水槽一一对应的进水分水口,所述出水汇水盘上设置有与所述出水汇水槽一一对应的出水汇水口;每个所述进水分水盘上设置有进水环形水路,每个所述出水汇水盘上设置有出水环形水路,所述铜套的内周面上排列设置有多个连通所述进水环形水路和所述出水环形水路的轴向环形水路;所述铜套的两端安装有密封压紧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非晶结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分水盘上由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国军刘志田邹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能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