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型大旋风系统构成板材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7146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型大旋风系统构成板材加工装置,属于板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工作台、机架、上模和下模,上模与下模对正,所述下模一侧设有工件定位装置,另一侧设有工件固定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气缸和定位板,定位气缸与工作台相对固定,定位板与定位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且定位板与下模的顶面抵接,固定装置与定位板配合使用。达到提高板材的加工效率的效果。

A High Efficiency Large Cyclone System Constituting Plate Process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型大旋风系统构成板材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板材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型大旋风系统构成板材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大旋风喷房对工件的烤漆以及粉末的喷涂具有重要作用,大旋风喷房在组装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板材,在板材的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板材折弯机,折弯机是一种能够对不同厚度的板材进行折弯的机器,包括工作台、机架、上模和下模,下模固定在工作台上,在工作台内设有液压系统,上模与液压系统连接,带动上模向下模靠近或远离,上模与机架滑动连接,当上模靠近下模时对放在下模上的板材进行折弯。现有的折弯机在对板材进行折弯加工时,需要人工手动进行定位,确定折弯的位置相同,从而使得弯折后的板材保持一致,但是这种人工定位的方式需要人工每次都需要调整,给工作人员的操作带来不便,同时也会导致板材的加工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型大旋风系统构成板材加工装置,达到提高板材的加工效率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效型大旋风系统构成板材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机架、上模和下模,上模与下模对正,所述下模一侧设有工件定位装置,另一侧设有工件固定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气缸和定位板,定位气缸与工作台相对固定,定位板与定位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且定位板与下模的顶面抵接,固定装置与定位板配合使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要加工的板材放到下模上,使得定位板与板材一侧抵接,另一侧通过固定装置对板材进行固定,然后控制上模向下模的方向移动,与板材抵接,并使得板材发生弯折,定位气缸与定位板的配合使用,无需工作人员每次需要对板材进行定位,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和加工效率,同时固定装置的设置,对板材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无需工作人员手动固定。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压板和弹性件,固定座竖直设置并与工作台连接,压板水平设置并与固定座的顶部铰接,压板的长度方向与下模的长度方向互相平行,弹性件设置在固定座和压板之间,两端分别与固定座和压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板材放在下模上后,拉动压板,使得压板与板材的上表面抵接,弹性件的设置,当上模压板材时,板材也能向上翘起,不会对板材的弯折产生影响,从而提高板材的加工效率,并且也不需要工作人员手扶,防止在折弯时,由于上模与板材间的振动对人手造成伤害,提高操作的便捷性。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座与下模的顶部齐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座与下模的顶部齐平时,对于一些大型板材,此时固定座和压板可对板材进行支撑,无需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支撑,提高使用的灵活性。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为弹簧,在固定座上固定连接有向上倾斜的支杆,弹簧一端套在支杆上并与支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压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杆的设置,对压板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同时弹簧一端套在支杆上时,增大了弹簧与支杆的接触点,从而提高了弹簧与支杆的连接强度,有效防止弹簧与支杆发生脱离,从而提高压板的使用寿命。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水平的驱动丝杠,驱动丝杠的长度方向与下模的长度方向平行,驱动丝杠与工作台转动连接,与固定座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丝杠的设置,并与工作人员调节固定座在工作台上的位置,从而使得压板和固定座能够对不同的板材进行固定,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和灵活性。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丝杠远离固定座的一端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减速器和电机,电机与减速器固定连接,减速器与驱动丝杠固定连接,带动驱动丝杠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转动时能够带动驱动丝杠转动,从而驱使固定座在驱动丝杠上移动,同时减速器的使用,能够控制驱动丝杠转动的速度,从而实现固定座在工作台上的微调,驱动组件的设置,提高工作人员调节的便捷性。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装置、驱动丝杠和驱动组件设有两组,分别位于下模长度方向的两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装置和驱动丝杠、驱动组件设置有两组时,能够对板材的两侧均进行固定,有效防止上模与板材抵接时,板材会在下模上移动,提高板材固定的效率,间接提高板材的加工效率。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模与工作台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模与工作台滑动连接后,便于工作人员更换不同的下模,从而能够加工出不同弯折度的板材,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和灵活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定位装置与固定装置的配合使用,便于对板材进行定位和固定,无需工作人员来回调节,使得板材折弯后的弯度相同,提高板材的加工效率;2、驱动丝杠与驱动组件的配合使用,便于调节固定座在工作台上的位置,使得固定装置能够对不同的板材进行固定,提高使用的灵活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旨在显示定位装置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旨在显示驱动丝杠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11、下模;2、机架;21、上模;3、定位装置;31、定位气缸;32、定位板;4、固定装置;41、固定座;411、支杆;42、压板;43、弹簧;5、驱动丝杠;6、驱动组件;61、减速器;62、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高效型大旋风系统构成板材加工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工作台1、机架2、定位装置3和固定装置4,机架2固定在工作台1上,在机架2上滑动连接有上模21,在工作台1上滑动连接有下模11,上模21和下模11对正,定位装置3和固定装置4分别设置在下模11长度方向的两侧。使用时,将板材放在下模11上,通过定位装置3对板材进行定位,定位后,通过固定装置4对板材进行固定,然后控制工作台1上的液压系统带动上模21向下模11的方向移动,并对板材进行折弯。如图2所示,定位装置3包括定位气缸31和定位板32,定位气缸31水平设置,并与工作台1相对固定,定位板32与定位气缸3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且定位板32与上模21的顶面抵接,定位气缸31和定位板32沿下模1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结合图1,固定装置4包括固定座41、压板42和弹性件,固定座41竖直设置在工作台1上且固定座41的顶部与下模11的顶部齐平,压板42水平设置并与固定座41的顶部铰接,压板42的长度方向与下模11的长度方向平行,弹性件为弹簧43,弹簧43设置在固定座41和压板42之间,在固定座41上固定连接有向上倾斜的支杆411,支杆411位于固定座41和压板42之间,弹簧43一端套在支杆411上,并与支杆4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压板42固定连接。弹簧43与压板42固定连接的一端与压板42的自由端之间留有距离。进一步的,固定装置4设置有两组,两个固定装置4之间留有距离,且两个压板42的自由端相对。将要折弯的板材放在下模11上,板材的一侧与定位板32抵接,然后拉动两个压板42,使得两个压板42均与板材的上表面抵接,当压板42与板材的上表面抵接时,弹簧43被拉伸,当上模21向下模11的方向移动并与板材抵接时,板材出现弯折,同时板材两侧向上翘起,由于压板42与板材的抵接的部分不是很多,板材翘起时,压板42在弹簧43的拉动下从板材上滑落,这样不会对板材的折弯产生干涉,提高加工的效率。两个压板42的设置,有效防止板材移动,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如图3所示,在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型大旋风系统构成板材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1)、机架(2)、上模(21)和下模(11),上模(21)与下模(11)对正,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1)一侧设有工件定位装置(3),另一侧设有工件固定装置(4),定位装置(3)包括定位气缸(31)和定位板(32),定位气缸(31)与工作台(1)相对固定,定位板(32)与定位气缸(3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且定位板(32)与下模(11)的顶面抵接,固定装置(4)与定位板(32)配合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型大旋风系统构成板材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1)、机架(2)、上模(21)和下模(11),上模(21)与下模(11)对正,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1)一侧设有工件定位装置(3),另一侧设有工件固定装置(4),定位装置(3)包括定位气缸(31)和定位板(32),定位气缸(31)与工作台(1)相对固定,定位板(32)与定位气缸(3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且定位板(32)与下模(11)的顶面抵接,固定装置(4)与定位板(32)配合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型大旋风系统构成板材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4)包括固定座(41)、压板(42)和弹性件,固定座(41)竖直设置并与工作台(1)连接,压板(42)水平设置并与固定座(41)的顶部铰接,压板(42)的长度方向与下模(11)的长度方向互相平行,弹性件设置在固定座(41)和压板(42)之间,两端分别与固定座(41)和压板(4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型大旋风系统构成板材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41)与下模(11)的顶部齐平。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型大旋风系统构成板材加工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坤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华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