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898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脱硫设备,属于脱硫领域,脱硫设备包括第一脱硫组,第一脱硫组包括第一脱硫罐、进液管、第一喷淋件、以及多个第二喷淋件,第一脱硫罐的侧壁上开设有空腔,多个第二喷淋件固定在第一脱硫罐的内侧壁上,第二喷淋件与空腔连通,进液管穿过第一脱硫罐的上壁延伸至第一脱硫罐内,第一喷淋件固定连通在进液管的底端,第一喷淋件位于多个第二喷淋件的上方,进液管与空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脱硫设备脱硫效果好。

Desulfuriza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脱硫设备
本技术属于脱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硫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脱硫方法一般有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脱硫等三种。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渴求也不断增加,燃煤烟气中的SO2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减少SO2污染已成为当今大气环境治理的当务之急。不少烟气脱硫工艺已经在工业中广泛应用,其对各类锅炉和焚烧炉尾气的治理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有的脱硫设备的碱液与废弃烟气的接触不充分,脱硫效果并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脱硫设备,脱硫效果好。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脱硫设备,包括第一脱硫组,第一脱硫组包括第一脱硫罐、进液管、第一喷淋件、以及多个第二喷淋件,第一脱硫罐的侧壁上开设有空腔,多个第二喷淋件固定在第一脱硫罐的内侧壁上,第二喷淋件与空腔连通,进液管穿过第一脱硫罐的上壁延伸至第一脱硫罐内,第一喷淋件固定连通在进液管的底端,第一喷淋件位于多个第二喷淋件的上方,进液管与空腔连通。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多个第二喷淋件沿第一脱硫罐的内壁周向间隔设置,且分布轨迹呈螺旋状。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脱硫组(1);所述第一脱硫组(1)包括第一脱硫罐(11)、进液管(12)、第一喷淋件(13)、以及多个第二喷淋件(14);所述第一脱硫罐(11)的侧壁上开设有空腔(4);多个所述第二喷淋件(14)固定在所述第一脱硫罐(11)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喷淋件(14)与所述空腔(4)连通;所述进液管(12)穿过所述第一脱硫罐(11)的上壁延伸至所述第一脱硫罐(11)内,所述第一喷淋件(13)固定连通在所述进液管(12)的底端,所述第一喷淋件(13)位于多个所述第二喷淋件(14)的上方,所述进液管(12)与所述空腔(4)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脱硫组(1);所述第一脱硫组(1)包括第一脱硫罐(11)、进液管(12)、第一喷淋件(13)、以及多个第二喷淋件(14);所述第一脱硫罐(11)的侧壁上开设有空腔(4);多个所述第二喷淋件(14)固定在所述第一脱硫罐(11)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喷淋件(14)与所述空腔(4)连通;所述进液管(12)穿过所述第一脱硫罐(11)的上壁延伸至所述第一脱硫罐(11)内,所述第一喷淋件(13)固定连通在所述进液管(12)的底端,所述第一喷淋件(13)位于多个所述第二喷淋件(14)的上方,所述进液管(12)与所述空腔(4)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喷淋件(14)沿所述第一脱硫罐(11)的内壁周向间隔设置,且分布轨迹呈螺旋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喷淋件(14)均向上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件(13)和所述第二喷淋件(14)的底部均具有多个雾化喷头(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管(2)、以及第二脱硫组(3);所述连接管(2)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脱硫组(1)一侧壁的上方连通;所述连接管(2)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脱硫组(3)的一侧壁的下方连通;所述第二脱硫组(3)位于所述第一脱硫组(1)的斜上方;所述第二脱硫组(3)包括第二脱硫罐(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和孙张礼和韩国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和顺碳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