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染污水分类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790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染污水分类处理处工艺,将印染污水分为化纤类污水与棉类综合污水两大,并将化纤类污水分为碱减量污水和化纤一般污水两小类,后在进行处理;通过将碱减量滤液并入化纤一般滤液中,调解后进行后续物化工艺,可有效节省药剂,从而降低了运行成本;通过将棉类综合污水做碱性工艺处理,以作为混合污水Ⅲ反调的碱源,从而能节省化纤类污水的碱用量;将棉退浆污水、棉印花污水及棉染色污水合并成一类污水即棉类综合污水,通过三种污水的混合,能彼此平均了污染物的浓度,降低了处理难度;同时降低了建造面积;并且通过可集中控制棉类综合污水的PH值,为下一步与混合污水Ⅲ混合创造先决条件。

A Classified Treatment Process for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染污水分类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特指一种印染污水分类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传统的印染污水处理工艺中,只将碱减量水和其它污水分离,碱减量水做预处理后并入其它污水中,这类工艺物化成本高,效果一般。其缺陷在于:棉类污水适合碱性工艺处理(即反应后出水PH>7.0);而通常的化纤类污水因为除锑、除TA的要求,适合酸性工艺处理(即反应出水PH<4.0)。两种工艺适用的药剂、工艺控制点均不同,如果不分开,混合在一起做物化处理,会使得化纤类污水与棉类污水二者均达不到最近物化处理的目的,且药剂浪费,增加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且效果理想的印染污水分类处理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染污水分类处理处工艺,先将印染污水分为化纤类污水与棉类综合污水两大,并将化纤类污水分为碱减量污水和化纤一般污水两小类,再进行处理;处理步骤如下:a.将碱减量污水先通过格栅井Ⅰ再经酸析处理,得碱减量滤液后再注入一般废水调节池中;将化纤一般污水通过格栅井Ⅱ后得化纤一般滤液后,再注入一般废水调节池中;将印染污水通过格栅井Ⅲ后,再经物化处理后得棉类滤液备用;b.将步骤a中注有碱减量滤液与化纤一般滤液的一般废水调节池中加入酸及聚铁进行调解,后的混合污水Ⅰ;c.将经步骤b得到的混合污水Ⅰ注入气浮机Ⅰ,后得到混合污水Ⅱ;d.将进步骤c得到的混合污水Ⅱ及经步骤a得到的棉类滤液注入气浮机Ⅱ,后得混合污水Ⅲ;e.将经步骤d得到的混合污水Ⅲ注入高效厌氧池处理,后得混合污水Ⅳ;f.将经步骤e得到的混合污水Ⅳ注入缺氧池处理,后得混合污水Ⅴ;g.将经步骤f得到的混合污水Ⅴ注入高效好氧池处理,后得混合污水Ⅵ。其中气浮机Ⅰ用于去混合污水Ⅰ中的TA,降锑、降低COD及除油的作用;气浮机Ⅱ的能起到回调碱,去除水中残余的三价Fe离子,降低悬浮物,进一步去除COD的作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步骤a中碱减量污水通过格栅井Ⅰ后,又经过减量水调节池调节,再经过酸析反应桶酸析,最后经过白泥压榨机得碱减量滤液;所述的步骤a中印染污水通过格栅井Ⅲ后,又经过棉类污水调节池调节,再经过棉类污水反应池反应,最后经棉类污水沉淀池沉淀得棉类滤液。其中棉类污水做碱性工艺,药剂采用硫酸亚铁和酸,通过工艺控制将棉类滤液的PH控制在9-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步骤b中碱减量滤液与化纤一般滤液的比例为3:4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步骤a中的棉类综合污水由棉退浆污水、棉印花污水及棉染色污水组成。且棉退浆污水、棉印花污水及棉染色污水的比例为5:7: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经所述步骤g处理后得到的混合污水Ⅵ在需要时经过超滤池后再经超滤产水池得到滤液Ⅰ,滤液Ⅰ在有需要时可排至车间初级回用;所述的滤液Ⅰ经RO系统后得到滤液Ⅱ,滤液Ⅱ在需要时再通过RO产水池后排至车间深度回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滤液Ⅱ在不需要时经RO浓水池后得到滤液Ⅲ;滤液Ⅲ可直接排至外排池中等待外排,也可再经芬顿氧化池,最后经反调沉淀池后再排至外排池中等待外排。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g处理后得到的混合污水Ⅵ在不需要时经反调沉淀池后再排至外排池中等待外排。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e中的高效厌氧池由厌氧池与厌氧沉淀池组成,所述经步骤d得到的混合污水Ⅲ先经厌氧池,后经厌氧沉淀池,得到的液体再回流至厌氧池中经多次循环后得到混合污水Ⅳ。所述的厌氧池的HRT≥48h,选用连续环式反应池,混合液在厌氧池中以一条闭合渠道进行连续循环,使用一种带方向控制的搅拌装置,向厌氧池中的物质传递水平速度,从而被搅动的液体在闭合式渠道中循环。为了防止污泥沉淀,必须保证沟内足够的流速(平均流速大于0.3m/s);由于污水在池内停留的时间比较长,需要池内有较大的循环流量(为进水量的数倍至数十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步骤g中的高效好氧池由好氧池与好氧沉淀池组成,所述的步骤f得到的混合污水Ⅴ先经过好氧池,后经过好氧沉淀池;经好氧池得到的液体回流至步骤e的缺氧池中经多次循环后再流至好氧沉淀池;所述的好氧沉淀池得到的液体分别回流至步骤e中的厌氧池及步骤f中的缺氧池中经多次循环后得到混合污水Ⅵ。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工艺还包括对河水的处理工艺,所述的河水处理工艺涉及格栅井Ⅳ、河水调节池、斜管沉淀池、无阀滤池、河水反冲水池,反冲水气浮池及河水清水池;所述的河水先经格栅井Ⅳ,后经河水调节池,再经斜管沉淀池后流至无阀滤池;经无阀滤池过滤的河水部分直接流至河水清水池;另一部分先经河水反冲水池,再经反冲水气浮池后流至河水清水池。河水清水池中的水能直接用于车间使用。经所述格栅井Ⅰ、格栅井Ⅱ、格栅井Ⅲ、格栅井Ⅳ得到的格栅渣均外运焚烧。经所述白泥压榨机得到的泥饼外运处理。所述的气浮机Ⅰ产生的浮渣排至酸性污泥浓缩池中,再排至压泥机房。所述的气浮机Ⅱ产生的浮渣、厌氧沉淀池产生的沉淀污泥、好氧沉淀池产生的沉淀污泥、反调沉淀池产生的沉淀污泥、棉类污水沉淀池产生的沉淀污泥、斜管沉淀池产生的沉淀污泥及反冲水气浮池产生的浮渣均排至碱性污泥浓缩池中,再排至压泥机房。而压泥机房产生的泥饼为外运处理。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1.将碱减量滤液并入化纤一般滤液中,调解后进行后续物化工艺,可有效节省药剂,从而降低了运行成本。2.通过将棉类综合污水做碱性工艺处理,以作为混合污水Ⅲ反调的碱源,从而能节省化纤类污水的碱用量。3.将棉退浆污水、棉印花污水及棉染色污水合并成一类污水即棉类综合污水,通过三种污水的混合,能彼此平均了污染物的浓度,降低了处理难度;降低了处理难度,同时降低了建造面积;并且通过可集中控制棉类综合污水的PH值,为下一步与混合污水Ⅲ混合创造先决条件。4.通过厌氧池推流和闭合循环的特点,有利于克服短流,提高缓冲能力,在短期内(如一个循环)呈推流状态,而在长期内(如多次循环)又呈混合状态,二者的结合使入流至少经历一个循环且基本杜绝短流。5.厌氧池有独立的厌氧沉淀池,提供独立的厌氧回流循环,与传统的厌氧工艺,停留的时间更长,厌氧效率更高更彻底,利用厌氧开环、断链、氨化等功能,使苯胺、总氮、色度及COD得到有效处理,且厌氧能耗相比好氧能耗低,节约了运行成本。且厌氧因厌氧效率高且彻底,从而节省了好氧的需氧量,进而节约生化好氧的能耗。6.芬顿氧化池的设置能保障外排的污水稳定达标,从而为工业区提标做准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部件名称:1-格栅井Ⅰ、2-一般废水调节池、3-格栅井Ⅱ、4-格栅井Ⅲ、5-气浮机Ⅰ、6-气浮机Ⅱ、7-缺氧池、8-减量水调节池、9-酸析反应桶、10-白泥压榨机、11-棉类污水调节池、12-棉类污水反应池、13-棉类污水沉淀池、14-超滤池、15-RO系统、16-RO产水池、17-RO浓水池、18-外排池、19-芬顿氧化池、20-反调沉淀池、21-厌氧池、22-厌氧沉淀池、23-好氧池、24-好氧沉淀池、25-格栅井Ⅳ、26-河水调节池、27-斜管沉淀池、28-无阀滤池、29-河水反冲水池、30-反冲水气浮池、31-河水清水池、32-超滤产水池、33-压泥机房、34-酸性污泥浓缩池、35-碱性污泥浓缩池。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染污水分类处理工艺,其特征是,将印染污水分为化纤类污水与棉类综合污水两大,并将化纤类污水分为碱减量污水和化纤一般污水两小类,再进行处理;处理步骤如下:a.将碱减量污水先通过格栅井Ⅰ(1)再经酸析处理,得碱减量滤液后再注入一般废水调节池(2)中;将化纤一般污水通过格栅井Ⅱ(3)后得化纤一般滤液后,再注入一般废水调节池(2)中;将印染污水通过格栅井Ⅲ(4)后,再经物化处理后得棉类滤液备用;b.将步骤a中注有碱减量滤液与化纤一般滤液的一般废水调节池(2)中加入酸及聚铁进行调解,后得混合污水Ⅰ;c.将经步骤b得到的混合污水Ⅰ注入气浮机Ⅰ(5),后得到混合污水Ⅱ;d.将进步骤c得到的混合污水Ⅱ及经步骤a得到的棉类滤液注入气浮机Ⅱ(6),后得混合污水Ⅲ;e.将经步骤d得到的混合污水Ⅲ注入高效厌氧池处理,后得混合污水Ⅳ;f.将经步骤e得到的混合污水Ⅳ注入缺氧池(7)处理,后得混合污水Ⅴ;g.将经步骤f得到的混合污水Ⅴ注入高效好氧池处理,后得混合污水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染污水分类处理工艺,其特征是,将印染污水分为化纤类污水与棉类综合污水两大,并将化纤类污水分为碱减量污水和化纤一般污水两小类,再进行处理;处理步骤如下:a.将碱减量污水先通过格栅井Ⅰ(1)再经酸析处理,得碱减量滤液后再注入一般废水调节池(2)中;将化纤一般污水通过格栅井Ⅱ(3)后得化纤一般滤液后,再注入一般废水调节池(2)中;将印染污水通过格栅井Ⅲ(4)后,再经物化处理后得棉类滤液备用;b.将步骤a中注有碱减量滤液与化纤一般滤液的一般废水调节池(2)中加入酸及聚铁进行调解,后得混合污水Ⅰ;c.将经步骤b得到的混合污水Ⅰ注入气浮机Ⅰ(5),后得到混合污水Ⅱ;d.将进步骤c得到的混合污水Ⅱ及经步骤a得到的棉类滤液注入气浮机Ⅱ(6),后得混合污水Ⅲ;e.将经步骤d得到的混合污水Ⅲ注入高效厌氧池处理,后得混合污水Ⅳ;f.将经步骤e得到的混合污水Ⅳ注入缺氧池(7)处理,后得混合污水Ⅴ;g.将经步骤f得到的混合污水Ⅴ注入高效好氧池处理,后得混合污水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污水分类处理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a中碱减量污水通过格栅井Ⅰ(1)后,又经过减量水调节池(8)调节,再经过酸析反应桶(9)酸析,最后经过白泥压榨机(10)得碱减量滤液;所述的步骤a中印染污水通过格栅井Ⅲ(4)后,又经过棉类污水调节池(11)调节,再经过棉类污水反应池(12)反应,最后经棉类污水沉淀池(13)沉淀得棉类滤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污水分类处理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b中碱减量滤液与化纤一般滤液的比例为3:4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污水分类处理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a中的棉类综合污水由棉退浆污水、棉印花污水及棉染色污水组成;且棉退浆污水、棉印花污水及棉染色污水的比例为5:7: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污水分类处理工艺,其特征是:经所述步骤g处理后得到的混合污水Ⅵ在需要时经过超滤池(14)后再经超滤产水池(32)得到滤液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迈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